巴德崗,位于加德滿都以東14公里。巴德崗是“朝圣之城”的意思。始建于889年,由于地處商路起點,商隊帶來的巨大財富使得巴德崗成為三個馬拉王國中最強大、最富有的國家,后成為馬拉王朝的首都。巴德崗是中世紀(jì)虔誠的教徒建造的城市,它是古代尼瓦爾人建筑技巧的典范,是尼泊爾中世紀(jì)建筑和藝術(shù)的發(fā)源地。 巴德崗杜巴廣場是巴克塔普爾最大的廣場,四周全是形形色色的寺塔。包括馬拉王朝的王宮及許多獨具特色的神殿、廟宇、佛塔、雕像等,有“露天博物館”之稱。 巴德崗杜巴廣場比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帕坦杜巴廣場更加寬闊。北側(cè)刷著金漆的大門和舊王宮的55扇黑漆檀香木雕花窗(即55窗宮),古舊卻精致。旁邊有巴特薩拉女神廟,這座石構(gòu)的印度教神廟造型優(yōu)美、精工細雕,殿外還懸掛著一個大銅鐘。金門,顧名思義是一個金碧輝煌的門,在眾多紅色建筑中,格外的醒目。55窗宮建于公元1700年,墻壁以紅磚砌成,上面飾以優(yōu)美的背景和雕刻圖案,還有一個帶有55個窗戶的陽臺。 杜巴廣場是巴德崗最大的廣場,四周全是形形色色的寺塔,這里有長達500年馬拉王朝的王宮。杜巴廣場有許多各具藝術(shù)特色的宮殿、庭院、寺廟、雕像等,被譽為“中世紀(jì)尼泊爾藝術(shù)的精華和寶庫”。巴德崗最著名的國王布帕延德拉·馬拉國王的雙手合十鍍金銅像,高高地盤坐在皇宮廣場之上。古城之所以現(xiàn)在還依然擁有這么多的建筑與藝術(shù)品,是與他的保護密不可分的。他的雕像柱也是三個古城最華麗的,由他的兒子拉納吉特·馬拉國王于1754年建造,并立于巴德崗老皇宮黃金門前的石柱上。 尼泊爾馬拉王朝王宮巴德岡故宮的一部分,在古都巴德岡城的中心,建于1427年。主體宮殿是一座四層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墻為暗紅色。因其上開有五十五扇黑漆檀香木雕花木窗而得名。其窗欞飾以寶石、雕花則顯示出尼泊爾中古時期精湛的木雕藝術(shù)水平。 |
|
來自: zdjphoto > 《攝影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