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古代詩歌達(dá)到了巔峰時(shí)期。在唐代,涌現(xiàn)了無數(shù)彪炳史冊的著名詩人,王維、李白、杜甫、孟浩然、賀知章、白居易、元稹、李商隱、杜牧、李賀…… ![]() 這位著名的詩人之間,也相互崇拜和敬重。眾所周知,杜甫的偶像是李白,他為李白寫下了許多詩作,《贈(zèng)李白》、《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等等;而李白的偶像,卻是《孟浩然》,他也為孟浩然寫下了很多詩作,最著名的就是《送孟浩然之廣陵》,此外還有《游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zèng)孟浩然》、《春日歸山寄孟浩然》、《贈(zèng)孟浩然》等等。 曹丕曾經(jīng)在《典論·論文》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文人相輕,自古而然”,也就是說,自古以來,文人們之間都相互看不起。但是,為什么唐代的文人,沒有“相輕”,反而以對方為偶像,對另一位詩人倍加尊敬?李白的名氣,似乎比孟浩然還要大,為什么他如此崇拜孟浩然?其實(shí),李白的那首《贈(zèng)孟浩然》中,隱藏著答案—— ![]() 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是湖北襄陽人,早年隱居于家鄉(xiāng)的鹿門山,閉門讀書,寫詩自娛,后來往吳越等地漫游。其實(shí),無論是漫游還是隱居,孟浩然的目的都是為了求官或者獲得聲譽(yù)。在孟浩然四十歲的時(shí)候,他來到了長安,得到了張九齡和王維的賞識,但卻屢試不第,仕途無門。后來更是因?yàn)橐痪洹安徊琶髦鳁?,多病故人疏”,得罪了唐玄宗,再也沒有入仕的機(jī)會(huì)。他只得重返鹿門山隱居。 然而李白的這首詩,卻將著重點(diǎn)放到了孟浩然的隱居狀態(tài),極力贊美孟浩然隱居不仕的清高品格。那么,李白是對孟浩然的過往并不知情嗎?其實(shí)并非如此,孟浩然天下聞名,他的事跡也盡人皆知,李白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他之所以這樣寫,只是為了表達(dá)自己和孟浩然一樣的心態(tài),說明自己對隱居的向往。 ![]() 尤其是“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一句,“醉月”,指的是賞月醉酒?!爸惺ァ敝傅氖侵芯啤9糯仆椒Q清酒為圣人,稱濁酒為賢人。李白之所以這樣說孟浩然,是因?yàn)樵凇缎绿茣こ体銈鳌分杏羞@樣一段記載:“采訪使韓朝宗約浩然偕至京師,欲薦諸朝,會(huì)故人至,劇飲歡甚。或曰:‘君與韓公有期。’浩然叱曰:‘業(yè)已飲,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辭行。浩然不悔也?!?/p> 也就是說,有一位官員名叫韓朝宗,和孟浩然一起到了京城,準(zhǔn)備推薦孟浩然做官。但是此時(shí)剛好有孟浩然的舊友來拜訪他。孟浩然就和朋友喝起酒來了。有人提醒他說:“您和韓公約好了。”孟浩然生氣地斥責(zé)他說:“喝酒的時(shí)候,不要說別的事!”便不去找韓朝宗。韓朝宗很生氣,就走了,也不再推薦孟浩然做官了。孟浩然也并不后悔。 我們知道,李白也是一位嗜酒如命的人,他不僅被稱為“詩仙”,還被稱為“酒仙”。孟浩然這喝酒的脾氣,和李白應(yīng)該非常相似。 在李白的這首《贈(zèng)孟浩然》中,說出了他崇拜孟浩然的幾個(gè)原因,其一是因?yàn)槊虾迫坏奈牟娠L(fēng)流,天下聞名;其二是因?yàn)槊虾迫恢鞠蚋哐?,隱居不仕;其三是因?yàn)槊虾迫缓绕鹁苼?,必須要盡興。這三點(diǎn),都合了李白的脾氣。而孟浩然成名,又比李白更早,所以,孟浩然便成了李白的偶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