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門 下元氣弱因感受,風冷濕熱成斯疾,瘡積流注亦有之,進腹攻心定難救,總有蒼術健步湯,青陳蒼白術瓜當,生地柏連防己進,豬牛龍膽納檳榔。 左尺不應病難全,寸口無常君莫治,婦人足腫酸麻痛,生地川芎蒼柏星,牛膝紅花草龍膽,食前煎服便能行。 辨證兩脛腫脹為濕香港腳宜當回拈痛湯,或五積散,加檳榔、木瓜、青藤、穿山甲。 足膝枯細為干香港腳,宜十全大補湯,加牛膝、木瓜、石南藤、五加皮、沒藥、川烏。 檳榔散檳蘇散內香蘇多,甘草陳皮檳瓜半,和姜蔥煎服治香港腳,風濕驅除效若何。 當回拈痛湯治濕香港腳及骨節(jié)疼痛,瘡毒等癥。 拈痛羌茵甘草苓,回知澤米共豬苓,防風蒼術加升葛,還有人參并苦參。 首句各一錢,次句各五分,下二句各四分是也。 防己飲防己柏蒼并白術,檳榔生地川芎沒,犀屑草梢通與連,七五三分次第及。 內熱,加芩; 熱甚及暑天,加石膏; 大便秘,加桃仁; 小便澀,加牛膝、木瓜、薏苡仁; 臂痛,加威靈仙; 脅痛,加膽草; 風甚,加川萆; 濕甚,加木瓜; 食積甚,加山楂、神曲、麥芽。 足氣沖心,合四物湯,肥人宜加痰藥。 健步丸生地陳皮白芍各一兩半蒼術回尾各一兩牛膝條芩吳茱萸各五錢大蒸餅,丸如梧子。 白術、木通各一錢,煎湯,食前送下八十丸。 五積散(見中冷)十全大補湯(見撈瘵)單方治腳腫拘攣威靈仙、川牛膝,等分為末,煉蜜丸如梧子,空心酒下。 忌茶。 治濕熱痛鉛一斤,進鍋熬化,將酒沖進,止飲酒痛自止。 至重者三服。 余論脾主四肢,油膩濃味,茶酒面食,不能節(jié)制。 郁而生熱,熱流于足,而山嵐卑濕,涉水冒雨,足先受之,濕熱相搏,足疾生矣。 其初起時,惡冷發(fā)熱,狀若傷冷,惟足脛紅腫,或筋攣痛,此為別耳。 輕者只于足痛,重者由足進陰,抵小腸,歷脅肋上于頭,又重者香港腳沖心,誤治立死。 輕者先散其冷,重者退其熱,佐以滲濕下行之藥。 茍非足膝□細,勢來緩者,斷不可驟用補氣藥。 治濕神效煮酒方五加皮三兩,宣木瓜三兩,用無灰酒三大壺,進小瓷瓶內,將藥咀,亦進瓶內,將坐,放滾湯鍋中,酒數(shù)沸,取出,冷一宿,空心飲六七杯。 治腳轉筋急將大蒜磨腳心,令偏熱,即瘥。 治香港腳昔人見一縉紳,于劇暑時,置一布囊下用爐火,以足上。 叩之∶則云舊有腳氣疾。 近得一方,用川椒二三斤,實于疏布囊中,跣足踏上,因椒氣惟熱,辟往冷熱也。 越數(shù)年間,其疾療后傳知親,知無不效者。 后又有加破開檳榔并熱艾,各三分之一亦妙,真良方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