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一瓶秋水一爐香——聊聊以詩入香的白居易與香道文化的不解之緣

 江山攜手 2020-03-07
         

眾所周知,白居易自號香山居士。白居易自稱“予棲心釋梵,浪跡老莊”,他師傅是中唐禪宗高僧佛光如滿和尚,曾于香山“結(jié)香火社”。在他的生活中,香道具有特殊地位和文化功用。在他身上,體現(xiàn)出詩人與香道、香道與詩情、詩藝與香韻的不解之緣。白居易詩中的香無疑是我們今天領(lǐng)略唐代香文化最為形象的百科全書。白居易將香道與禪意自然融匯,這一路以莊禪合流為主,中間間雜過道教、易學、齋戒,終能以無心自閑,逍遙自在的人生實踐,踐行了南宗禪無為無事的思想真諦。

一、白居易一心向佛,篤信佛法

1.焚香與佛前,香道與禪意自然融匯

白居易生活的唐代,屬于中唐時期。中唐佛教以禪為主,禪的發(fā)展至此又以南宗禪為傳承,對白居易影響最大的佛教宗派,即是南宗禪之洪州宗。南宗禪的基本觀念,是所謂“明心見性”,把對于佛性、凈土等等外在追求,轉(zhuǎn)變?yōu)?strong>自性修養(yǎng)功夫;把對“他力救濟”的信仰,轉(zhuǎn)變?yōu)樽孕挠X悟的努力。倡言安心頓悟,被稱為“心宗”。白居易的中隱思想、學佛傾向與心宗正相契合,白居易自由適意的生活方式,正符合洪州宗的心要。


懷讓禪師

白居易不僅學禪、習齋事,晚年還師從如滿禪師,洪州宗懷讓禪師的語錄對他影響極大。不過,雖然白居易主要修習禪宗佛法,但是他“學無常師”,可以看出白居易對于佛教的喜愛之情。

從白居易游寺之廣,交游佛友之多,我們也可以體會得到,“學無常師”這個說法當不是虛言。而白居易拿出自己全部或大部分的薪俸來修建香山寺,似可比擬于那些在迎佛骨時斷臂焚指以血肉之軀來供養(yǎng)佛祖的狂熱信徒,更可凸顯出白居易信佛之誠心。唐代佛教興盛,對香道文化在唐代走向完備有重要的推動。這一點,在白居易身上有形象的體現(xiàn)。開成五年(840),白居易命工畫彌勒佛像及西方世界,焚香禮拜。

在《畫西方幀記》中,白居易發(fā)愿說:“弟子居易,焚香稽首,跪于佛前,起慈悲心,發(fā)弘誓愿。愿此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愿皆離苦得樂,斷惡修善?!?/p>

2.“一瓶秋水一爐香”,蘊含著豐富的香文化

白居易70歲那年,以刑部尚書致仕,正式告別官場,結(jié)束了49年的官宦生涯,隱居東都洛陽。歸洛以后,白居易對香山上的香山寺情有獨鐘,酷愛香山寺的清幽,常到香山寺居住,以詩酒自譴,自號香山居士。作為退隱之地,清幽美麗的香山寺,令他身心自由舒展,于是生出了終老于此的想法。

甘露之變后,白居易終日居住在香山寺內(nèi),一到齋期就吃素斷酒,坐禪念佛,有時甚至一個月不食葷腥。每逢齋戒,更是滴酒不沾,以湯代酒。第二年金秋時節(jié),他開始九月長齋,半榻名花相對,一瓶秋水無塵,坐完道場,覺得心中一片空明寧靜。

于是,寫下一首詩《道場獨坐》:“整頓衣巾拂凈床,一瓶秋水一爐香。不論煩惱先須去,直到菩提亦擬忘?!边@是悟道之境,入禪之境,也是71歲老人“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甘露之變

“一瓶秋水一爐香”,是白居易筆下蘊含豐富的香文化的最佳寫照。作為白居易的鐘愛意象,“一爐香”也是白居易以香入禪的最佳寫真,“一瓶秋水一爐香”,則是白居易以詩入香的最佳象征。香、禪、詩,三位一體,在白居易身上得以完美融合。后代詠香詩中,“一爐香”更頻頻出現(xiàn),有位清代詩人李承燾,干脆將自己的書齋稱為一爐香室,寓清靜閑適之意,并將自己的詩集稱為《一爐香室詩存》。

人知王維乃詩佛,其實白居易亦堪稱詩佛。他不僅是史上著名的以詩悟禪的大詩人,也不僅是以禪入詩的“身不出家心出家”的佛門弟子,甚至還是各種佛史典籍所津津樂道的,進入傳燈譜系的佛門弟子。與他交往的南宗禪高僧,包括法凝、神照、清閑,及馬祖的弟子惟寬、智常、神湊、如滿,很多都是亦師亦友。

二、白居易的焚香、詠香、行香之作

1.焚香詩:棲心釋梵,浪跡老莊

佛禪和老莊,對于白居易來說,在安頓心性和人生實踐上是一致的。而這種一致,正如白居易自道:“棲心釋梵,浪跡老莊”。既要學南禪宗,又要入共同追求西方極樂世界的香火社,這是佛教的途徑。二者同樣被當作樂天安命的人生慰藉。這種莊禪合一的態(tài)度,屢見于白居易詩中。

白居易融入禪意的詠香之詩,還有《冬日早起閑詠》:“晨起對爐香,道經(jīng)尋兩卷。晚坐拂琴塵,秋思彈一遍?!?詩作于大和七年(833),白居易62歲,在洛陽任太子賓客分司。水塘,一作冰塘。詩中的“秋思”,并非秋日寂寞凄涼的思緒,而是一首琴曲之名,此曲乃蜀客姜發(fā)授與白居易。早晨睡夢初醒時,焚一爐好香,可以清心醒夢。


香山寺

在行住坐臥的敘寫中,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里,一位閑適自在的老年詩人形象,徐然佇立。白居易詩,備受歷代老年退休干部的喜愛,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它可以作為詩化的養(yǎng)生大全來欣賞并參考。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進入白居易的書齋,再在那片夜色中,來品味“靜對銅爐香”的意境,才能加深理解詩人溫靜如水的情懷。

2.詠香詩:紅燎爐香竹葉春

白居易詠香詩作和詩句,還有很多,在其全部231首詠物詩中,所占比例也相當可觀。統(tǒng)計《全唐詩》出現(xiàn)的“香”字(含標題、序文、名號,不計樂章、樂府、聯(lián)句、逸句等),數(shù)量排在第一位的是白居易,一共有182處。

白居易筆下詠梅香,詩云:“灼灼早春梅,東南枝最早?!枷沅N掌握,悵望生懷抱。”滿含惜花之意,但并無惜花長怕花開早的惆悵。寫因春梅早開引發(fā)的情思波動,娓娓道來,一一鋪開,說得極纖細,極平淡,但令人有靜觀物理、因花悟道之感。詠梅詩句,還有“碧氈帳暖梅花濕,紅燎爐香竹葉春。”相襯在竹葉中的爐香,烘托著梅花之香,點綴在全篇之中,氣色相映。

作為大唐真國色的牡丹,號稱國色天香,格外為白居易所青睞。唐代牡丹詩130余篇,白樂天一人即有12首,數(shù)量奪冠。

宋代翰林學士李昉曾言:“白公曾詠牡丹芳,一種鮮妍獨異常。眼底見伊真國色,鼻頭聞?wù)呤翘煜恪!?其中最知名的,是白居易那首《惜牡丹花》:“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p>

從白居易的詠香詩句中可以看出,白居易喜歡幽靜的居所,有高潔品格的動植物,還善于營造池光山色,除卻關(guān)心衣食之俗情外,更有高潔清雅、閑情逸致的一面。他將香文化傾注在滿含人生體驗的詩行詞句里,以詩詠香,以詩賞香,以詩贊香。


牡丹

3.行香詩:焚香禮佛的心跡

行香,本即禮佛的一種儀式,即行道燒香。始于南北朝。初,每以燃香熏手,或以香未散行,唐以后,則齋主持香爐巡行道場,或儀導以出街,謂之行香。行香過程中,香爐可以固定放置,也可手持行走使用,稱“行爐”。白居易有《行香歸》,詩云:“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床前雙草屨,檐下一紗燈。珮委腰無力,冠欹發(fā)不勝。鸞臺龍尾道,合盡少年登。”

白居易詩中,多處寫到行香,如《閑吟二首》其一云:“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作于大和四年(830)三月,寫在洛陽,因公事到官寺行香越來越少,因私意向佛而在僧房寄宿則越來越多,這是白居易59歲時心態(tài)的寫照。

白詩寫到行香,常與拜表相搭配使用。拜表,是指官員向皇帝上表、上奏章的禮儀。一般對朝廷除授、賀吊等事,例須上表致意,即所謂拜起居表,當時均有正式的儀式?!杜甲鳌吩疲骸扒鍥銮锼滦邢闳?,和暖春城拜表還。木雁一篇須記取,致身才與不才間?!弊饔陂_成二年(837),他66歲,在洛陽任太子少傅分司。盡管有行香拜表這樣的公事在身,但仍舊可以身心適悠哉,見人忙處覺心閑,這既是詩人置身才與不才之間的妙處,同時也得力于禪修。

         

古代行香

三、總結(jié)

白居易經(jīng)歷了人生的宦海浮沉之后,在晚年生活中,以香入禪,以詩入香,還能以如此閑情雅趣來淡然相對。人如其名其字,樂天知命,安閑順世,其處變不驚的人生態(tài)度,善于自我調(diào)節(jié)的處世之道,其中所獨具的詩性智慧,富于啟迪,令人深思。白居易詠香詩所獨具的知足保和的人生觀念,閑靜適世的志趣選擇,和光同塵的哲理思想,愈發(fā)顯現(xiàn)出更加奪目的當代價值。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