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又稱“孟襄陽”。是盛唐時期第一位山水田園詩的詩人,是山水詩先行者。孟浩然每一首詩都有著極其獨(dú)特藝術(shù)造詣。孟浩然詩題材也比較單一,大多都是以山水田園詩為主。而且這些詩大多都是五言短句。他在晚年時期也過著歸隱生活。孟浩然還和另外個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他們都是比較有名的詩人。 孟浩然出生在一個非常有學(xué)問的家庭,由于從小就受到良好家庭氛圍影響,孟浩然小時候經(jīng)常和他弟弟讀書學(xué)劍,這讓家里人都非常欣慰。成年之后,孟浩然一心想著游玩祖國山水。于是他曾四處游玩各地,這讓人也非常羨慕。在游玩期間,他曾廣泛交友。他認(rèn)識過許多在當(dāng)時著名詩人,如李白、王維……到中晚年時期,他曾想考進(jìn)士入宮,但是無奈落榜,于是就過上了隱居生活。孟浩然隱居這段期間,他第一次感受到自然,感受到那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那種意境。 孟浩然是第一位唐代寫山水田園詩人,他把山水田園詩提高到新境界。孟浩然絕大部分詩都透露著自己的思想情懷,而且每一首詩都有獨(dú)特格調(diào)。每一首詩都透露著他在寫這一首詩的感情。真正做到了把詩和自己情感融為一體,沉浸在詩中。孟浩然所寫大多數(shù)山水田園詩都透露著一種隱居閑適,親近自然、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這種獨(dú)特意境,讓大多數(shù)人感到向往。就是因為這一種灑脫自我,對外面世界不聞不問才把山水田園詩提高到一種新高度,真正做到親近自然。 一?《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二?《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三?《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四?《洛中訪袁拾遺不遇》唐-孟浩然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wù)f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五?《尋菊花潭主人不遇》唐-孟浩然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雞犬空在家。 六?《問舟子》唐-孟浩然向夕問舟子,前程復(fù)幾多。 灣頭正堪泊,淮里足風(fēng)波。 七?《過故人莊》唐-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八?《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九?《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qiáng)仕,無祿尚憂農(nóng)。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xì)夂?,共說此年豐。 十?《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十一?《早寒江上有懷》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風(fēng)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十二?《夏日南亭懷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十三?《與諸子登峴山》唐-孟浩然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fù)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十四?《秋宵月下有懷》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十五?《春中喜王九相尋》唐-孟浩然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酒伴來相命,開尊共解酲。 當(dāng)杯已入手,歌妓莫停聲。 十六?《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唐-孟浩然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fēng)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yáng)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十七?《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十八?《留別王維》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dāng)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yīng)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十九?《宿業(yè)師山房期丁大不至》唐-孟浩然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fēng)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二十?《萬山潭作》唐-孟浩然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 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 游女昔解佩,傳聞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還。 二十一?《歲暮歸南山》唐-孟浩然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二十二?《南歸阻雪》唐-孟浩然我行滯宛許,日夕望京豫。 曠野莽茫茫,鄉(xiāng)山在何處。 孤煙村際起,歸雁天邊去。 積雪覆平皋,饑鷹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屬意在章句。 十上恥還家,裴回守歸路。 二十三?《秦中感秋寄遠(yuǎn)上人》唐-孟浩然一丘常欲臥,三徑苦無資。 北土非吾愿,東林懷我?guī)煛?/p> 黃金燃桂盡,壯志逐年衰。 日夕涼風(fēng)至,聞蟬但益悲。 二十四?《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唐-孟浩然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開火,仙桃正發(fā)花。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二十五?《送陳七赴西軍》唐-孟浩然吾觀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負(fù)鴻鵠志,蹉跎書劍年。 一聞邊烽動,萬里忽爭先。 余亦赴京國,何當(dāng)獻(xiàn)凱還。 二十六?《早梅》唐-孟浩然園中有早梅,年例犯寒開。 少婦曾攀折,將歸插鏡臺。 猶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二十七?《晚泊潯陽望廬山》唐-孟浩然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yuǎn)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 二十八?《他鄉(xiāng)七夕》唐-孟浩然他鄉(xiāng)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gòu)D,空懷故國樓。 緒風(fēng)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 二十九?《自洛之越》唐-孟浩然遑遑三十載,書劍兩無成。 山水尋吳越,風(fēng)塵厭洛京。 扁舟泛湖海,長揖謝公卿。 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 三十?《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唐-孟浩然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寬。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三十一?《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唐-孟浩然送君不相見,日暮獨(dú)愁緒。 江上空裴回,天邊迷處所。 郡邑經(jīng)樊鄧,山河入嵩汝。 蒲輪去漸遙,石徑徒延佇。 三十二?《耶溪泛舟》唐-孟浩然落景余清輝,輕橈弄溪渚。 泓澄愛水物,臨泛何容與。 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 相看似相識,脈脈不得語。 三十三?《采樵作》唐-孟浩然采樵入深山,山深樹重疊。 橋崩臥槎擁,路險垂藤接。 日落伴將稀,山風(fēng)拂蘿衣。 長歌負(fù)輕策,平野望煙歸。 三十四?《洛下送奚三還揚(yáng)州》唐-孟浩然水國無邊際,舟行共使風(fēng)。 羨君從此去,朝夕見鄉(xiāng)中。 予亦離家久,南歸恨不同。 音書若有問,江上會相逢。 三十五?《送杜十四之江南》唐-孟浩然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三十六?《渡浙江問舟中人》唐-孟浩然潮落江平未有風(fēng),扁舟共濟(jì)與君同。 時時引領(lǐng)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三十七?《初秋》唐-孟浩然不覺初秋夜?jié)u長,清風(fēng)習(xí)習(xí)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三十八?《除夜有懷》唐-孟浩然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fù)回。 帳里殘燈才去焰, 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yīng)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 ?三十九?《夜歸鹿門山歌》唐-孟浩然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四十?《涼州詞》唐-孟浩然渾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聲入云。 胡地迢迢三萬里,那堪馬上送明君。 異方之樂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關(guān)山月,思?xì)⑦叧怯蝹b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