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氏針灸 啞門:啞,發(fā)不出聲來,在這里指人體陽氣在此開始衰敗。門,出入的門戶。 穴名意指:督脈陽氣在此散熱冷收。如果陽氣的散熱收引太過則會使人不能發(fā)聲。(病音)門名意與啞門同。(病音)為失語之意。 “回陽九穴之一”,內應舌咽,主治瘖癥。 “凡諸瘖癥皆可取此”! 《針灸大成》謂此穴禁灸。灸之令人啞。原因是其在舌咽及腦附近,所以不宜火攻。。 在中醫(yī)外治當中“凡取經穴治病,可針者針,可灸者灸,針灸俱不宜者。則按而摩之,此為經穴三用”。 定位:位于項部,當后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第一頸椎下。 主治:舌緩不語,音啞,頭重,頭痛,頸項強急,脊強反折,中風尸厥,癲狂,癇證,癔病,衄血,重舌,嘔吐。 功效:收引陽氣 別名:舌厭,橫舌,舌黃,舌腫。 其舌為至柔之,其柔軟自如是陽氣充足之故。厭,厭惡,指督脈陽氣在此散熱冷縮為舌厭惡,當人體陽氣不足之時,舌部陽氣先衰,氣衰則舌不能運轉自如。故名舌厭,舌腫名意與舌厭近同。腫是陽太過陰不足而為腫。橫指普通橫。舌黃名同舌橫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