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9日晚播出的第十期《戲碼頭》。這期節(jié)目的主題是“活在舞臺上的古典名劇”。800年前的《西廂記》、400百年前的《牡丹亭》、300年前的《桃花扇》,這三出古典名劇分別用越劇和昆曲來演繹。 《西廂記》是元代著名戲曲作家王實甫創(chuàng)作的雜劇,全劇描寫了書生張生(張珙)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孫飛虎、崔母、鄭恒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越劇《西廂記》是越劇四大經(jīng)典劇目之一,留下了諸多經(jīng)典唱段,廣為流傳,同時還造就了“琴心”“拷紅”等經(jīng)典橋段,常常作為保留折子戲演出,深受越劇觀眾喜愛。節(jié)目中,越劇名家袁派花旦陶琪演唱了《西廂記·琴心》。 視頻來源湖北衛(wèi)視《戲碼頭》,僅供學習交流 越劇《西廂記·琴心》陶琪(袁派) 癡情女與負心漢,歷來都是中國傳統(tǒng)戲曲舞臺上演繹的熱門主題。其中負心漢王魁與癡情女敫桂英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被演繹成戲曲后,最早見于宋南戲《王魁》,一時被推為“戲文之首”。后由明人王玉峰編寫為傳奇劇本《焚香記》,逐漸成為多個劇種的經(jīng)典保留劇目。 2019年1月20日晚的《戲碼頭》節(jié)目中,分別用晉劇、秦腔、越劇三個不同的劇種講訴了負心漢王魁與癡情女敫桂英的故事。 《打神告廟》出自明代傳奇《焚香記》,越劇版又名《情探》,是越劇的傳統(tǒng)劇目,也是越劇“傅派”的代表佳作,1958年被拍成電影搬上熒幕。1990年,越劇傅派花旦陳飛就憑《情探·行路》一折首開越劇舞臺上九尺水袖表演之先河,獲得了“天下第一路”的美譽。節(jié)目中,陳飛在越劇《情探·陽告》的戲中,運用五尺水袖的變化來表達人物復雜多變的內(nèi)心情感,在飄舞間訴說著敫桂英凄涼哀怨、有冤難申的可憐遭遇,讓人看后不禁潸然淚下。 視頻來源湖北衛(wèi)視《戲碼頭》,僅供學習交流 越劇《情探·陽告》 陳飛(傅派) 2019年6月16日晚播出《戲碼頭》。這期節(jié)目的主題是“充滿想象力的中國戲曲”。節(jié)目中,分別用京劇、祁劇、越劇和河北梆子來演繹戲曲舞臺上的神鬼傳奇。 李慧娘是明代戲劇家周朝俊在《紅梅記》中塑造的鬼魂形象,鮮明生動而感人至深,她愛憎分明、有情有義,她對愛情的大膽追求和她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情義”和“俠義”精神,數(shù)百年來一直震撼著無數(shù)人的心靈。越劇《李慧娘》在充分詮釋出越劇細膩、委婉的特質(zhì)外,還融入了紹興小百花越劇團文武兼?zhèn)涞奶厣?,別有一番風味。節(jié)目中,越劇名家吳素英為觀眾帶來了《李慧娘》中的精彩唱段。吳素英優(yōu)美委婉的“呂派”唱腔和絲絲入扣的表演,把一個美麗、多情、剛強的李慧娘塑造得栩栩如生。
越劇《李慧娘》選段 吳素英(呂派) |
|
來自: cxag > 《南腔北調(diào)戲曲曲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