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寫了一篇關(guān)于關(guān)于青春期的孩子的文章,很多家長在文章下面留言,都說青春期孩子叛逆,難管,很難溝通。家長們都顯得很焦慮。的確,青春期孩子,叛逆、不聽話、愛頂嘴,你讓往東偏往西……與叛逆期的孩子溝通是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 其中有一位媽媽說,她家女兒正在上初三,正值青春期叛逆期,她說真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溝通才好?! 兩母女一說就吵架,女兒還說不想聽見媽媽說話,除了要零用錢,說一下話,其他時間都不說話,放假這么多天,天天拿著手機(jī),躲在房間里不出來。 這位媽媽說,一天晚上,實在受不了,對著女兒大吼大叫,還動手打了女兒,還把女兒的手機(jī)摔在地上。 結(jié)果女兒說再也不想見這個媽了,把自己鎖在房間里幾天幾夜,不吃不喝。把家人急壞了。 其實叛逆是孩子在青春期階段的主要特點。這時期的孩子,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表現(xiàn)出了成年人的情感和獨立感。 青春期的孩子不希望被壓迫、威脅,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和認(rèn)可。他們還有自己的想法, 對很多事情都不服,喜歡表達(dá)、堅持自己的想法,做事易沖動、不怎么考慮后果。 此時,如果我們不夠了解叛逆期孩子的心理特征,認(rèn)為不聽話、不懂事。不爭氣,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孩子,這樣的后果是只會會更加叛逆,更加不懂事。 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我們切記:不要和孩子正面沖突。如果孩子和你對著干,我們可以試試下面這種溝通方式。 (1)保持冷靜,控制自己的情緒 因為孩子的頂撞,叛逆,往往很多父母心情非常糟糕,甚至有些家長恨不得沖上去揍孩子一頓。 如果家長們有這種狀態(tài),琦想媽媽建議你先不要急著和孩子進(jìn)行溝通,不妨試下找個地方先調(diào)節(jié)一下自己的情緒,等到心情平復(fù)后再和孩子溝通。這樣效果更好。 (2)孩子發(fā)火的時候冷處理 孩子發(fā)火,我們最好的辦法是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想辦法讓他去自己的房間發(fā)火。沒觀眾,他自己慢慢就會安靜下來。另外,家長之間要意見一致,不能一個說行,一 個說不行。 (3)少打罵 孩子做了些“壞事”,并不代表孩子就是真的“壞孩子”,但是絕不能放任不管。為此,我們在確信自己的孩子做了一些“壞事”之后,首先要幫助孩子將事情的影響化到最小。 有的家長可能認(rèn)為只有“打”才是改正“偷竊”行為的最好方法。 其實錯了,打得厲害、只會疏遠(yuǎn)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這樣孩子就會感到更孤獨,得不到家庭的溫暖,甚至不敢回家,流浪在外,有可能會與社會上的浪子交往,被他們所利用,最后走入歧途。 (4)不要說過激的話 一些話說出去后是收不回來的。父母在和孩子溝通中,一時憤怒說了可能會說很多過激的話。這些話說出來父母也許會暫時痛快了,可是孩子呢? 聽到這些傷害自尊心的話,他們會是什么感覺。與孩子換位想一想,體會一下孩子的感受,也許就能克制住那些過激的語言了。 (5)給孩子申訴機(jī)會 當(dāng)孩子犯錯后,我們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quán)力,要給予孩子一個申訴解釋的機(jī)會,讓孩子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這樣我們才會對孩子所犯的錯有一個更全面,清楚的認(rèn)識。以后對孩子的批評會更有針對性,也好讓孩子心悅誠服接受批評。 可能會有家長認(rèn)為棍棒教育比說教更能讓孩子牢記錯識。很多家長會用打罵,體罰孩子。 其實體罰會伴隨家長情緒的爆發(fā),更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更易和家人對著干。 (6)不要大吼大叫 其實父母的吼叫對于糾正孩子的錯誤沒有任何作用,大吼大叫解決不了問題,即便是孩子屈服了,也是被迫的,是因為害怕父母,并不是真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這樣的教育方式是無效的。 家長可以試著心平氣和地與孩子談心,講道理;或是靜靜傾聽孩子的心里話,尋求更多的心靈交流等等。這些方法對于教育孩子都是比較有效果,而且不會激發(fā)孩子的叛逆心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