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為什么學攝影呢? 有的人說,想學就學了,哪有那么多為什么呀? 可以,當然可以, 但是不一樣的,不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是學不好攝影的,效率會很低很低。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你知道嗎,我剛去西藏了哎,哎喲,美的呀,大山大水、波瀾壯闊。 我也拍了很多照片的,但是我發(fā)現,相機根本沒有辦法拍出那種我看到的那種美。 這種情況呢,一般都是兩種原因導致的 1、設備 可能他的設備確實很差(但是這個影響太小了,很多人用價格不高的手機同樣拍出很不錯的作品) 2、技術 再有就是他的技術不過關,他不知道怎么把他看到的畫面呈現出來。 設備不好,那花點兒錢就能解決了,但是技術不過關,那就需要沉下心好好學了 之前我們講到攝影可以用來傳達信息,跟說話,寫文章,繪畫一樣,都是用來傳遞我們想表達的信息的一種形式。 從小咱們就學怎么說話、表達,但是這類場景還是經常能看到 看見一個美女,別人問我們印象如何?我們可能還是只會說: “wow,美,賊美,真他娘美” 詩人可能會這么表達: “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同樣是表現美,這兩句話傳達出來的層次就有很大的差距,我們說出來的是大白話,別人講出來的就是詩。 攝影也是一樣的,我們肯定希望我們拍出來的是作品,而不是快照,其實仔細去想,你接觸一個人,最開始可能就是她長得好看,讓你印象深刻,你給她拍照能把她漂亮的一面拍下來 但是隨著接觸的深入,你發(fā)現,唉,她居然還很知性,善良,你再給她拍照你希望的就是能把她知性,善良的一面呈現出來了,但是你發(fā)現,不管你怎么拍,感覺總是差了點,味道總是出不來。 我們多希望自己能拍出理查德的多維瑪與大象這樣的照片。 所以我們要學攝影,而且我們學攝影最好不要把它當一門手藝來學,要把它當一門藝術去學。 手藝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藝術是個創(chuàng)作的過程 那不有那么一句話嘛 “不讀書,走再多的路你也只是個郵差” 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攝影,拍再多的照片都只是生活的流水賬,永遠成為不了攝影作品。 藝術家之所以成為藝術家,就是他們可以從周圍事物提取基本視覺美點,并用感人的形式呈現出來 所以“為什么學習攝影?” 我們的目的是要掌握借助相機表現自己思想的方法。 咱們雖然寫不出“劈柴,喂馬”“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樣的句子,但是好好學攝影,是可以拍出來的。 有的人說,我也拍了這么多照片了,你給看看,我這些照片咋樣。到底什么樣的照片才算是一張好照片呢?下期我們講“什么樣的照片算是好照片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