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意思是,不要那些為興趣而來的人,而是要那些為生活掙扎且沒有退路的人。 為興趣做一件事,是多么不可靠,今日興趣來了,就多做一點,明日興趣沒了,就束之高閣。只有為了生活,前無去路,后有追兵,才不得不俯下身子,忍辱負重地抗起工作的擔子,孤注一擲地去投入去付出,無路可逃,就不能放棄,這樣才可能把事情做成。 最初看到上面這些話是在五年以前,當時并沒有多大體悟。今天再次捧起那本書,這些話讓我沉思良久。我想到了我自己, 2015年我用行動詮釋了這段話。 2015年我嘗試網(wǎng)銷了兩次西北老家農(nóng)村的黃牛肉,第一次在1月初到2月初,很成功,第二次在11月初,失敗了。 成功是因何而成功,失敗又是為何而失敗呢? 無他!成功是因為不得不做,沒有退路;失敗是因為想嘗試著做,退路太多。 至于說成功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失敗是因為困難太大,那都是騙自己的鬼話,給自己的失敗找個借口而已,雖然最初我也認為似乎是難以克服的困難讓我功虧一簣,但現(xiàn)在想來,失敗最根本的原因是心理問題。因為11月份賣牛肉只是個生意,是我諸多人生選擇中的一個,能賣我就賣,不能賣我就撤,出手之前先想到的是退路,失敗已經(jīng)是自己計劃中的一部分,于是果然失敗了,簡直天隨我愿蒼天有眼啊! 但1月份賣牛肉的時候完全不是這么想的。那次賣牛肉是使命而非生意,是為了幫父親排憂解難,是必須得賣不得不賣沒有退路,所以心態(tài)和采取的方式跟11月這次完全不同。比如1月份那次,開始之初我就通過網(wǎng)絡把所有的物料全部買齊了,耗資1萬多元,我還沒從長沙回到老家,物料已經(jīng)先我而到了。所以到家后根本沒有任何退路,唯有想盡一切辦法把事情做成,最終果然做成了。而11月這次,我一分錢的物料都沒有準備,想著先回家布好局探好路,做好準備再投入,因為沒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扛不住了,所以華麗麗地放棄了。 雖然做一件事情從生意的角度考慮比從使命的角度考慮要復雜一些,需要綜合盈虧和前景,放棄也是理性的選擇。但就做成一件事情而言,憑興趣和利益去做,留有太多退路,其成功的概率就比較低,而憑著使命感自絕后路一往無前地去做,成功的概率就很高,這真是成功的天條。怪不得那些成功的大佬們成天講情懷講使命,總說不想賺錢才能賺到錢,總想著賺錢則一定賺不到錢,賺錢只是做好事情之后的一個附屬品,看來不是在忽悠大家,是真的! 關于如何成功,老祖宗有很多總結(jié),我們從小都耳熟能詳,諸如“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敝T如蒲松齡的勵志自勉聯(lián):“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边@些祖訓中透露著成功的秘訣:要成功,就得去做,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和臥薪嘗膽的執(zhí)著。 每個人,天賦有限,不可能擅長所有事,更不可能做好每件事,所以一個人一輩子能做好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當你選擇了與自己的天賦匹配的事業(yè)以后,一定要矢志不渝地去堅持,而不能有太多投機的想法,不能開始想得很美,著手做的時候一遇到困難就想換山頭,要知道沒有哪一座高山是可以輕松攀到頂?shù)?。在我們這樣一個十多億人口的國家,經(jīng)濟欣欣向榮,青年朝氣蓬勃,每個人想有份混溫飽的工作很容易,但競爭激烈,想出人頭地卻很難。一個人在一個領域在一個方向上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全身心地投入,不留退路地堅持。當你付出了比別人多的時間之后,你才可能干掉大部分對手,讓自己卓爾不群,也就是取得成功。這個時間的量,有人總結(jié)說至少是10000小時,如果以每天8小時,一周40小時來算,需要250周,即5年時間。而要做到卓越,需要10年以上。我們是否有為某項事業(yè)全身心投入5年或者10年時間的恒心和毅力? 談到這個話題,我就想到了我的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從2007年初到2013年末,整整7年時間,如果再加上2004年到2006年的準備,恰好10年時間,我在國際貿(mào)易專業(yè)方向上的報關員、報檢員等資格證培訓上投入了大量時間,把這些考試研究得很透徹,最終編的輔導書5年時間內(nèi)雄踞國內(nèi)同類輔導書銷量和影響力第一,網(wǎng)上在線課程從人數(shù)和好評來看至少可以排到國內(nèi)前三,現(xiàn)場培訓在省內(nèi)也是長期處于第一的位置。要知道報關員資格證鼎盛時期全國有50多萬人報考,無數(shù)個人和團體爭食這塊蛋糕,我能做到在全國有此影響力,連那些納斯達克上市的知名網(wǎng)校的專業(yè)團隊也不是我的對手,所以不可謂不成功。 那么怎么成功的? 無他!年輕,心中無敵手;困厄,人生無退路;堅持,永遠不放棄;信心,相信能成功;樂觀,吃苦不言苦。 關于那些年,這件事,有時間了我要專門寫篇文章總結(jié)一下,想說的話太多了,今天說到不留退路這個話題,順便想起我那次創(chuàng)業(yè),感慨萬千,想起了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的一句臺詞:“我挺佩服自個兒的!” 其中有一個細節(jié)跟這篇文章的主題很契合,2007年5月末,我所有的錢都花完了,去廣西大學開講座,回來的時候幾乎連買車票的錢都沒有了,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記得是不是老同學給我買的車票,但真的所有的積蓄都已經(jīng)花完了,出于面子我不敢跟老同學說出我的困頓?;疖嚿衔乙恢痹诎l(fā)愁去哪里籌錢維持業(yè)務,但當火車快到站的時候,銀行短信提示一大筆培訓費入賬了。 只要堅持,不留退路,老天自會幫你。 失敗,不是因為困難太大,而是因為退路太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