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圖片來自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有讀者朋友在我的公眾號(綠時采)留言:“老師您好,您是一名大學老師,您覺得大學四年應該怎樣度過?”
大學怎么度過?我當年剛進大學的時候似乎也這么問過前輩,但前輩怎么回答的我早已不記得了。無論當初前輩們給了我什么建議,轉(zhuǎn)身之間,我肯定都已經(jīng)忘記了。就讀的大學整體氛圍裹挾了我,像我這樣沒有強烈個性的人,只能隨波逐流,混在校園的滾滾人流中懵懂向前,別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偶爾在失眠的夜晚也曾叩問自己,擔心前途,憧憬理想,然而跳出被窩,依然故我。  好在我上的大學還算不錯,同學大多都是高考的佼佼者,一個個不但天資聰穎而且努力上進,老師也大多潛心教學兢兢業(yè)業(yè),所以校園氛圍整體上比較積極向上。我混跡此間,不需要自己想太多,只要努力跟上大家的步伐即可。
 所以整個大學,我沒有好好思考過要怎么度過的問題,唯一的一次慎重思考發(fā)生在畢業(yè)前夕,因為眼界和見識的局限,做了錯誤的決定,產(chǎn)生了糟糕的后果。所以沒有能力向前看的時候,還是不要遙望的好,免得走錯了道兒。大家都走的道兒才是最安全的,跟著大流走,失誤會小些。
 這就是為什么一個懵懂的青年要進入一所好大學的原因。跟優(yōu)秀的聰明人在一起,就像俞敏洪這些年反復說的,他這個懵懂的鄉(xiāng)下孩子進入北大,就是因為跟著王強等同學混,才有了成長、有了見識、有了進步,他不需要自己思考怎么特立獨行地度過大學生活,他只要能跟上同學的腳步就已經(jīng)很好了。
 而那些爛大學,校園文化不好,沒有學習氛圍,沒有好的成長環(huán)境,缺乏積極健康的校園活動,老師不能指導人生,同學無人成為榜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剛?cè)胄5男律蜁悦#恢来髮W該怎么過。當然,大環(huán)境的同化作用是很強的,大一會問這個問題,大二之后恐怕就不會問了。
就算學生個人不問,但一個人的大學生活該如何度過這個命題是永恒的,尤其是爛大學的學生,到底該怎么過?
毋庸諱言,我在一所并不怎么樣的高校任教,曾經(jīng)用心對待過,但終于越來越懈怠,因為讓人失望的地方太多。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特別鄙視自己,順帶鄙視這個學校,對這幫孩子也很失望,因為他們中的很多人不思進取,個別人甚至有點不學無術,就是來混文憑的。 一轉(zhuǎn)眼這么多年過去了,前些年畢業(yè)的學生已經(jīng)漸漸進入懷舊的年齡,近幾年回校聚會的學生越來越多。偶爾在校園里碰到,或者看他們在朋友圈、QQ空間上傳的聚會照,曾經(jīng)那樣不羈的少年,竟也褪去了年少的狂妄,眉宇間流露出靠譜的氣質(zhì),攜妻帶子回母校憑吊青春,懷念他的大學生活;曾經(jīng)逃課最多、對這所學校嗤之以鼻的姑娘,竟也在校園里四處留影,感念大學生活,追憶在這里度過的朝朝暮暮。 當初學習好的和學習不好的,一堂課不落的和經(jīng)常逃課的,考試及格的和不及格的,多年以后再聚首,也都懷著同樣的心情,人人都懷念青春,感謝留存他們青春記憶的地方。那些當初看不起的、瞧不上的,多年以后也覺得分外親切。我們,懷念的不是哪所學校,而是青春,留戀的不是哪個人,而是歲月。大學,不管學校怎么樣,她都盛裝了我們青春里那段最絢爛的時光;大學生活,不管過得怎么樣,她都承載了我們青春歲月里那些喜怒哀樂。大學可能不美,但你的青春是美的,學習可能不好,但你的成長是好的。入學時或許讓你大失所望,但離開時卻也依依不舍,重聚時更是滿心感謝。
所以,不管大學生活怎么過,將來回過頭來看,我們都不會認為很糟。那些上了爛大學的同學,無需嘆息,你要明白,無論如何,你青春里最美好的幾年將在這里度過,這段青春時光一輩子都不會再重復,不存在沒有過好就重新復盤從頭再來的可能。無論過得有多么不滿意,將來你都會感謝這里懷念這里。因此不要嫌棄不要頹廢,要力所能及地讓自己做到最好,不辜負青春。今天你怎么度過你的大學生活都是對的,想做什么就去做,做過的都不會后悔,而想做卻沒做的,一定會遺憾。不管怎么過,一定要珍惜時光,因為這幾年美好的日子稍縱即逝,留不下痕跡,將來你拿什么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