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七律《流鶯》讀記 (小河西) 流鶯 流鶯飄蕩復參差,渡陌臨流不自持。 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風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 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 此詩寫于大中三年(849)春。時作者在長安暫充京兆府掾?qū)?。所謂“京兆府掾?qū)佟?,其實就是長安市市長自己選擇而未經(jīng)朝廷批準的輔佐人員。在后來寫的《偶成轉(zhuǎn)韻》中,李商隱寫自己這一段經(jīng)歷為:“歸來寂寞靈臺下,著破藍衫出無馬。天官補吏府中趨,玉骨瘦來無一把”??磥怼芭R時工”的待遇向來就比較低。 首聯(lián):流鶯飄蕩復參差,渡陌臨流不自持。 流鶯:即鶯。流,指其鳴聲婉轉(zhuǎn)?!栋嗽佋?/span>-會圃臨東風》(南朝梁-沉約):“舞春雪,雜流鶯。”《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唐-賈至):“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柳》(唐-慕幽):“臨水帶煙藏翡翠,倚風兼雨宿流鶯。” 飄蕩:隨風飄動;飄泊無定?!睹坊洹罚铣?/span>-吳均):“獨有梅花落,飄蕩不依枝。”《羌村》(唐杜甫):“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子規(guī)》(唐-吳融):“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 參差(cēn-cī):本是形容鳥飛時翅膀張斂的樣子,這里意振翅飛翔。《詠素蝶詩》(南北朝-劉孝綽):“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蝶》(唐-李建勛):“閑依柳帶參差起,困傍桃花獨自飛。”《折楊柳》(唐-沈佺期):“白花飛歷亂,黃鳥度參差。” 陌:田間小路;泛指道路;引申為田野,街道?!哆^秦論》(漢-賈誼):“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桃花源記》(晉-陶淵明):“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詠荊軻》(晉-陶淵明):“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短歌行》(漢-曹操):“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宋-辛棄疾):“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自持:自己掌握或處理?!对骨椤罚ㄌ?/span>-李白):“花性飄揚不自持,玉心皎潔終不移。”《舞衣曲》(唐-溫庭筠):“芙蓉力弱應難定,楊柳風多不自持。” 大意:流鶯一會兒振翅飛翔一會兒隨風飄蕩,一遇風浪便無以自持。(顯然說的是自己。) 頷聯(lián):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巧囀(zhuàn):鳥宛轉(zhuǎn)地鳴叫?!?/span>…聞百舌鳥》(唐-祖詠):“高飛憑力致,巧囀任天姿。” 良辰、佳期:均指美好的時光。《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南朝齊-謝朓):“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xiàn)。”《詠懷》(三國魏-阮籍):“良辰在何許,凝霜沾衣襟。”《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南朝宋-謝靈運):“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雜詩》(唐-張九齡):“良辰不可遇,心賞更蹉跎。” 大意:流鶯婉轉(zhuǎn)地鳴叫怎能沒有本意?然而想象的良辰未必就是所盼佳期。(李商隱的“本意”是啥?李商隱努力進士及第的“本意”是啥?李商隱投到王茂元幕府的“本意”是啥?李商隱跟隨鄭亞赴桂林的“本意”是啥?現(xiàn)在到京兆府打臨工的“本意”又是啥?但自己設想的好事往往弄巧成拙。) 頸聯(lián):風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 千門萬戶:指殿宇深廣或人口眾多?!稘h書-東方朔傳》:“起建章宮,左鳳闕,右神明,號千門萬戶。” 大意:流鶯無論是陰晴風露,也不管是門開戶閉,都在漂蕩“巧囀”不已。(句中自對。說的也是自己在不斷地“飄蕩復參差”,不斷地“巧囀”,不斷地在努力,也費了不少心思,但多少美夢都沒有成真,多少想象中的“良辰”都沒有成為“佳期”。) 尾聯(lián):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 傷春:因春天到來而引起憂傷、苦悶。《送鄭明府貶嶺南》(唐-司空曙):“青楓江色晚,楚客獨傷春。”《春女怨》(唐-朱絳):“獨坐紗窗刺繡遲,紫荊花下囀黃鸝。欲知無限傷春意,盡在停針不語時。” 詩人常借傷春表達憂憤憂思??吹綃善G的花兒隨風飄落,落入泥沼、溝渠,看到殘紅遍地,滿目凄慘的景象,他們就借此表達年華虛度,事業(yè)無成的感慨,或寄寓懷才不遇,報國無門之情。如杜甫有《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崩钌屉[有《落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鳳城:丹鳳城。借指京城長安。相傳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吹簫引鳳,鳳鳥落在秦都咸陽,因稱咸陽為鳳城。后人常以丹鳳城代指京城。《古意》(唐-沈佺期):“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送覃二判官》(唐-杜甫):“餞爾白頭日,永懷丹鳳城。” 花枝:指流鶯棲息之所。《莊子-逍遙游》:“鷦鷯(jiāo-liáo)巢于深林,不過一枝。”《鷦鷯賦》(晉-張華):“其居易容,其求易給,巢林不過一枝,每食不過數(shù)粒。”后常用“一枝”比喻棲身之地?!对仦酢罚ㄋ逄?/span>-李義府):“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宿府》(唐-杜甫):“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大意:聽到流鶯的“巧囀”之聲,便會陷于傷春的痛苦之中。長安城中何處才是這流鶯可以棲息的“花枝”?(說的當然還是自己。) 此詩全篇說流鶯也是在說自己。首聯(lián)說自己很努力(“飄蕩復參差”)但仍然不能把握自己(“不自持”)。頷聯(lián)說所有的巧思努力(“巧囀”)設想都很好,但往往是白費心機。頸聯(lián)進一步說自己的努力是“風雨無阻日夜兼程”。前三聯(lián)寫“流鶯”,無論如何“巧囀”如何“參差”都是不能“自持”,都是難合“本意”,都是沒有“佳期”。尾聯(lián)詩人出面。說不忍聽流鶯“巧囀”,因為聽到流鶯的叫聲,會想起自己的遭遇。自己不就是一枝流鶯嗎?回想自開成二年(837)進士登第以來,先是惹惱了自己的恩人令狐绹,然后又選擇了入王茂元幕府,好不容易進了秘書省又被排擠出來,想辦法再入秘書省又遇到“丁母憂”,錯過了會昌年間難得的發(fā)展機會,“丁母憂”結(jié)束后再入秘書省又遇到朝政大變,迫不得已跟隨鄭亞到桂林,沒想到這條路也不通。十多年過去了又回到原點?,F(xiàn)在還要為生存在長安再找工作??墒蔷┏情L安還有我棲息的“花枝”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