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對手機越來越依賴,每天要花很多的時間盯著手機屏幕。對此,商家就專門打造了防藍光手機貼膜,用于緩解手機屏幕對視力的損害。那么,你了解藍光以及防藍光貼膜的原理嗎? 什么是“藍光”? “藍光”即高能可見光,是波長在400-500納米范圍內的電磁波。它比紫外線略低,是可見光中能量最高的部分,顏色呈現為藍色和紫色,因此就被俗稱為“藍光”。 “藍光”有哪些危害? 藍光的短波、高能特性決定了它的穿透力比較強,因此,藍光會穿透角膜和晶狀體,對眼底視網膜造成一定損傷。 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其光源大部分都是以藍光為主的LED,如果用戶想要提高手機亮度,藍光的強度也會隨之提高,從而影響視力健康。 對于兒童而言,由于兒童的眼睛發(fā)育不成熟,結構較不穩(wěn)定,也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過濾藍光的功能,所以藍光對于兒童眼睛的傷害是更加直接而明顯的。 使用防藍光貼膜有必要嗎? 毒理學中有一條原理:劑量決定毒性。也有人把它解釋成“萬物皆有毒,只要劑量足”。所以,分析藍光危害時,我們需注意兩售個條件:照射亮度和照射時間。 曾經有研究院做過藍光視網膜損傷實驗,使用超過1500 lx照度的藍光持續(xù)照射視網膜細胞達3小時,視網膜細胞會出現活力下降和凋亡的情況。但我們的手機屏幕的照射亮度正常不會達到這個水平。 因此, 藍光便不用防嗎?不一定。對于每天都要長時間使用手機的人來說,藍光還是會對視覺造成疲勞,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傷害視力健康,所以,防藍光貼膜應運而生。 防藍光貼膜的原理是什么? 目前,隔離藍光的常見方法是過濾,所以市面上出現了大量“防藍光貼膜”。 防藍光貼膜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吸收并轉化發(fā)光源發(fā)射出來的高能量短波藍光,從而達到過濾藍光的效果,減少對眼睛的危害。 雖然防藍光貼膜具有一定程度的藍光減損能力,但是作用也很有限。 所以,要真正地預防藍光的危害,還需要用戶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適當給眼睛休息的時間,緩解眼部持續(xù)緊張的狀態(tài),從而盡,可能地保護我們的視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