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主持人趙忠祥老師,2020年1月16日因病去世,這天正好是他的78歲生日,趙老師的富有磁性的聲音和標(biāo)桿式主持風(fēng)格,是一個時代的記憶,是幾代人揮之不去身影,他的離去,令人扼腕嘆息。 經(jīng)??蹿w忠祥頭條號會發(fā)現(xiàn),他退休以后,在家和普通中老年也差不多一樣,養(yǎng)花、寫字、做飯,日子過的悠閑自在,尤其是對“吃”相當(dāng)有研究,很大一部分內(nèi)容都是分享的一日三餐,能看出來趙老師的家常菜水平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做炸醬面,更是地道的老北京做法,看起來就特別的香。 趙忠祥曬出來的食譜中,有一口大鐵鍋出境率相當(dāng)?shù)母?,不管是烙餅,炒菠菜,做炸醬面都用的這口鐵鍋,網(wǎng)友還專門吐槽他家的鍋“黑乎乎的,別舍不得換”,往前翻了一下內(nèi)容,趙老師還專門對這口鐵鍋做了解釋,還真不是舍不得換,趙老師說這口大鐵鍋“這口鍋跟我40年啦”,看來都快成“傳家寶”了。 趙老師說用這鐵鍋是當(dāng)年一哥們對他說“你現(xiàn)在用的這鍋漂亮是鋼精鍋,如果換成鐵鍋,可能對你血色素有好處。”,他試了一試,果然管用,驗血后發(fā)現(xiàn)正常了。而且鐵鍋和不粘鍋不同,屬于越用越好用的那種,用了40年的鐵鍋已經(jīng)是個“寶貝”了,不管是煎炒烹炸煮都可以,物理不沾,而且不嬌貴,鐵鏟鐵刷隨便用,肯定是“舍不得換”了。 鐵鍋好處多,但是新鐵鍋特別不好用,因為新鐵鍋會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孔洞和毛刺,表面并不是特別光滑的,所以新鐵鍋在炒菜的時候容易粘鍋、糊鍋,所以剛開始鐵鍋一定是要先“開鍋”后才能正常使用,慢慢的養(yǎng)護才能最終變成一個“寶貝” 鐵鍋開鍋1、鐵鍋買回來以后,先打磨,尤其是鑄鐵鍋,更需要打磨光滑,能省去很多保養(yǎng)的時間,用細砂紙,在鍋壁內(nèi)摩擦幾分鐘,把一些看不到毛刺都打磨掉。 2、沖洗干凈,一定要用流動的水,不要用化學(xué)類的清潔劑,用刷子刷干凈即可。 3、開火燒鐵鍋,燒到鐵鍋變紅或者接近變紅的樣子,可以去除鐵鍋內(nèi)的雜質(zhì)。 4、稍微涼一些后,用豬皮在鐵鍋內(nèi)來回擦拭,把每個角落都擦拭到。然后接著清洗,燒干,再用豬皮擦拭,來回操作3遍。 5、最后一遍不用清洗,多擦上一些豬油,放置一夜后即可正常使用。 ——老井說——鐵鍋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像不粘鍋那樣嬌貴,而且做的菜里面還能補充“鐵離子”,一口用了幾十年的老鐵鍋,用起來順滑無比,因為鍋大,受熱均勻,炒菜也特別的香,真是千金不換的“寶貝”。 廚藝有限,多多指教,吃好玩好,明天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