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跟著岑參去西域(4):臨州(臨洮)

 人在旅途的Gao 2020-02-24

        今天的甘肅省臨洮縣,是省會蘭州的南大門,絲綢之路上的必經(jīng)之地,但這里從秦漢到隋唐都稱為狄道縣,唐朝時在此設(shè)臨州或狄道郡,一直到金朝(南宋)時,才開始在這里設(shè)置臨洮府,而狄道縣的縣名更是到了民國時才改為臨洮縣。

        今天的甘肅省岷縣,地處青藏高原的邊緣,唐朝和吐蕃的交界地帶,但這里從秦漢到隋唐都稱為臨洮縣,唐朝時在此設(shè)洮州或臨洮郡,臨洮縣的縣名一直到了民國時才改為岷縣。

        “臨洮”得名于洮水之濱,今天的臨洮縣和岷縣這兩個縣城都在洮水之畔。岑參在往來西域的路上,留下了四首詩題中含“臨洮”的詩,那么岑參說的這個“臨洮”究竟是臨州的狄道縣呢?還是洮州的臨洮縣呢?如果僅考慮岑參往來西域主要行走絲綢之路,那他在渭州(隴西)和金城(蘭州)之間,經(jīng)過的應(yīng)該是臨州的狄道縣,即今天的臨洮縣。在唐玄宗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他第二次西行去北庭都護府,在離開臨洮的餞別宴會上,他寫下一首《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

        聞?wù)f輪臺路,連年見雪飛。

        春風(fēng)曾不到,漢使亦應(yīng)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遠(yuǎn),私向夢中歸。

岑參聽同事告知,北庭都護府管轄的輪臺城一帶氣候寒冷、人煙稀少,但出于盡力服務(wù)朝廷的衷心,他不怕路途遙遠(yuǎn),只是私下在夢里還是希望早日完成使命歸來。

        岑參有關(guān)“臨洮”的四首詩,“臨洮”兩個字都出現(xiàn)在詩題中,而詩中卻沒有,會不會在后世的傳抄過程中,有人把“臨州”自以為是地抄改成了“臨洮”?

        岑參兩次西域行的路線圖。第一次西行到達(dá)安西都護府所在地龜茲(今新疆庫車),第二次西行到達(dá)北庭都護府所在地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北庭鄉(xiāng))。

        唐朝的臨州狄道縣(今臨洮縣),處在絲綢之路上的必經(jīng)之地;唐朝的洮州臨洮縣(今岷縣),處在盛唐時期唐朝與吐蕃戰(zhàn)爭的前線地帶。

        岑參在臨洮遇到從北庭都護府罷使還京的趙仙舟,大概就是趙仙舟向他介紹了輪臺那個地方的基本情況,現(xiàn)在他們彼此道別,岑參將前往北庭,他又寫下一首《臨洮泛舟,趙仙舟自北庭罷使還京》:

        白發(fā)輪臺使,邊功竟不成。

        云沙萬里地,孤負(fù)一書生。

        池上風(fēng)回舫,橋西雨過城。

        醉眠鄉(xiāng)夢罷,東望羨歸程。

岑參看到白發(fā)蒼蒼、出使北庭歸來的趙仙舟,隱隱有一絲擔(dān)憂,似乎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有點羨慕趙仙舟,因為趙可以回長安了。

        岑參還有兩首以臨洮為題的詩,大概作于他第一次西域行的回程,即在天寶十載(公元751年)經(jīng)過臨洮時,一首為《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

        移根自遠(yuǎn)方,種得在僧房。

        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

        抽莖高錫杖,引影到繩床。

        只為能除疾,傾心向藥王。

岑參來到龍興寺中玄上人居住的院子,被其種植的一叢郁郁蔥蔥的青木香藥材樹所吸引。

        岑參在天寶十載(公元751年)回長安過臨洮時,寫下的另一首詩是《臨洮客舍留別祁四》:

        無事向邊外,至今仍不歸。

        三年絕鄉(xiāng)信,六月未春衣。

        客舍洮水聒,孤城胡雁飛。

        心知別君后,開口笑應(yīng)稀。

岑參離開長安在天寶八載,到天寶十載為三年(實為二年,但古人都這么算),聽著旅舍旁洮河水流聲,看著空中大雁南飛,他非常想家,而朋友祈四(祈樂)要先他走一步,他更要感到孤獨了。

        “臨洮”出現(xiàn)在很多唐朝詩人有關(guān)邊塞和戰(zhàn)爭題材的詩作中,這是因為從初唐到盛唐,洮州(臨洮郡)一直都處在唐朝和吐蕃戰(zhàn)爭的前線。例如,高適寫過一首《送蹇秀才赴臨洮》:

        悵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猶思陽谷去,莫厭隴山高。

        倚馬見雄筆,隨身唯寶刀。

        料君終自致,勛業(yè)在臨洮。

此詩作于天寶十一載(752年)秋天,高適在長安,這位蹇秀才大概與高適相似,都是久沉下僚,現(xiàn)在要去臨洮前線,想到戰(zhàn)場上去爭取功名,因此高適寫詩鼓勵他。

        不久,高適也離開長安,赴任隴右節(jié)度使哥舒翰幕中,經(jīng)隴山時遇到向臨洮送兵的白少府,看到浩浩蕩蕩的新兵隊伍,祝愿唐軍旗開得勝,寫下一首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

        踐更登隴首,遠(yuǎn)別指臨洮。

        為問關(guān)山事,何如州縣勞?

        軍容隨赤羽,樹色引青袍。

        誰斷單于臂,今年太白高。

高適問白少府(縣尉):往邊塞送兵辛苦呢?還是在縣衙里處理那些瑣事更勞累?其實高適自己很清楚,他兩年前在封丘縣(今河南封丘)作縣尉,曾送兵到薊北青夷軍(今河北懷來),回來后在縣衙做事,“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苯Y(jié)果干脆辭職了來到長安。

        第二年,即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高適到了河西節(jié)度使治所武威,可哥舒翰去了隴右節(jié)度使管轄的臨洮,他趕到臨洮又碰上哥舒翰外出,未能及時拜見,于是把當(dāng)時在臨洮的所見所感寫成詩寄給河西、隴右的同僚,即《自武威赴臨洮謁大夫不及,因書即事寄河西、隴右幕下諸公》,共二十一韻,前四韻是:

        浩蕩去鄉(xiāng)縣,飄飖瞻節(jié)旄。

        揚鞭發(fā)武威,落日至臨洮。

        主人未相識,客子心忉忉。

        顧見征戰(zhàn)歸,始知士馬豪。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年底,安史之亂爆發(fā),唐朝抽調(diào)隴右、河西、安西、北庭等西域軍隊,東去中原跟安史叛軍作戰(zhàn),吐蕃則趁機進攻,到唐肅宗寶應(yīng)元年(762年),吐蕃占領(lǐng)了秦、渭、洮、臨等州,唐朝失去了廣大的隴右地區(qū)。直到八十多年后,由于吐蕃自己的內(nèi)亂分裂,河西和隴右的民眾紛紛起義,唐朝才又重新收復(fù)了失地。晚唐詩人馬戴,作有一首出塞詞》,反映了當(dāng)時這一時期的情況:

         金帶連環(huán)束戰(zhàn)袍,馬頭沖雪度臨洮。

         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