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確實有動物會有試圖與其他物種交配的實例,而且還不止一種動物。其實這個問題早在幾十年前,生物學家們就開始了研究,但是,這些跨物種交配的動物并沒有一致的特點,所以至今都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下面我們就列舉幾種跨物種交配的動物,然后嘗試著分析一下原因。 生殖隔離 生殖隔離簡單來說就是由于種種原因使得兩種親緣關(guān)系接近的物種不交配或交配后無后代或交配后有后代但不具備生育能力。生殖隔離的意義就是保證物種基因的穩(wěn)定性。 首先,跨物種交配最典型也是最為人熟知的有兩種動物-獅虎獸和騾子。這兩種動物一個是獅子與老虎產(chǎn)生的后代,一個是馬和驢產(chǎn)生的后代。從表面上看,這兩種動物貌似都跨過了生殖隔離,其實并沒有,獅子和老虎、馬和驢雖然能夠幾率性的產(chǎn)生后代,但是它們的后代獅虎獸和騾子都沒有生育能力,而兩種動物可以產(chǎn)生后代,但后代不具備生育能力,這也是生殖隔離的一個標準。 為什么獅子和老虎、驢和馬會交配? 我們就拿獅子和老虎來說吧,現(xiàn)如今獅子和老虎在野外沒有任何相遇的機會,因為老虎是亞洲獨有的物種,而唯一能與老虎碰面的亞洲獅還都在印度吉爾國家森林公園中。因此,在野生環(huán)境下,兩種動物是沒有結(jié)合的機會的。所以,獅虎獸的產(chǎn)生,這不是兩種動物野生環(huán)境下自愿的結(jié)果,而是人類干預的結(jié)果。至于為什么人類干預它們能夠結(jié)合?答案也很簡單,因為它們都有發(fā)情期,而且體型與習性非常接近。 驢和馬也是一樣的道理。 跨物種的“愛戀” 雖然自然界的動物大都有著生殖隔離的限制,它們很少會對不同的物種有“興趣”,但是,凡事沒有絕對的。下面我們來說兩對不同物種的“特殊”行為。 01 猴和鹿 猴子和鹿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是哺乳動物,除此之外,它們沒有任何相同的地方,從生物學分類上看,兩種動物一個是靈長目,一個是偶蹄目,沒有任何的親緣關(guān)系。 但是,就是這兩種動物竟然也有跨物種的“愛戀”。早在2008年,日本的生物學家就發(fā)現(xiàn)了日本獼猴與鹿之間存在不尋常的關(guān)系,他們發(fā)現(xiàn),雌性的獼猴經(jīng)常會跳到雄性梅花鹿的身上,而且動作怪異。 在08年的一份觀察報告中,生物學家觀察了13對雌性獼猴與梅花鹿,其中有8對以失敗告終,失敗的原因都是梅花鹿將獼猴甩到地上,而這8只梅花鹿有5只是雌性,2只為亞成年的雄性,僅有一只是成年雄性梅花鹿主動拒絕的。剩下的5對都非常的融洽。 那么,梅花鹿為什么沒有拒絕雌性獼猴跳到自己背上呢?通過觀察,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這些獼猴會為鹿整理毛發(fā)和尋找身上的蟲子,而鹿能夠為獼猴提供場所。兩種動物是各取所需。 02 海豹和企鵝 海豹和企鵝也是完全沒有共同點的兩個獨立的物種,而南非的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雄性毛皮海豹除了會捕食帝企鵝外,它們還經(jīng)常會抓住未成年的雌性帝企鵝,然后將其按在身下。最后再將帝企鵝吃掉。 生物學家分析,這可能與海豹過剩的雄性激素以及缺乏異性同伴有關(guān)。 除了以上這四種動物外,麗魚也會與其他的魚類交配,科學家分析,原因應(yīng)該與其生活的水質(zhì)較渾濁且視力較差有關(guān),雄性加州海獺有時候抓住幼年的海豹不是直接吃,而是與海豹抓住帝企鵝一樣處理。 跨物種交配的原因 跨物種交配的動物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有發(fā)情期。因此我認為,發(fā)情期無法找到異性同類是它們跨物種交配的主要原因。就拿海豹來說吧,海豹是一種群居動物,它們的群體構(gòu)成類似于獅子,一個族群中通常只有少量的雄性,剩下的都是雌性,所以,嚴格來說,海豹屬于“一夫多妻”的動物。 強壯的雄性占據(jù)了太多同類異性的資源就造成了許多體型較小,戰(zhàn)斗力較弱的雄性沒有配偶,到了發(fā)情期,它們做出一些奇怪的舉動也是說的通的。 因此,我認為跨物種交配的原因是壓抑大過沖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