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滅霸他爸 虎式重型坦克,是二戰(zhàn)期間知名度最高的坦克之一,是無數坦克迷心中的摯愛! 虎式坦克從1942年下半年進入部隊服役開始,一直到德國戰(zhàn)敗投降,始終活躍在戰(zhàn)場上,無論是風沙撲面的北非荒漠,森林密布的東線平原,低平開闊的西歐大地,都留下了它的身影! 德軍曾對虎式坦克寄予厚望,希望憑借它扭轉戰(zhàn)局,雖然最終未能達到預期,但作為一款性能出眾的重型坦克,虎式在戰(zhàn)場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虎式坦克最為人津津樂道是它強大的殺傷力——一門88mm口徑L56加農炮。 這款坦克炮,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獨領風騷,無論盟軍蘇軍坦克都無法匹敵,直到他們研發(fā)的新式重型坦克被投入戰(zhàn)場。 虎式坦克的瞄準系統(tǒng)性能出色,再加上持續(xù)的火力輸出(虎式彈藥基數高達90-108發(fā),美軍M26彈藥基數是僅有70,老毛子IS-2更是只有可憐的28發(fā)),使虎式坦克成為戰(zhàn)場上令人聞風喪膽的大殺器。 老毛子崔可夫元帥曾經這樣評價虎式: “簡直是一座超重型工事!光學瞄準鏡的設計十分出色 , 88mm口徑火炮的威力強大無比!” 虎式坦克正面裝甲厚度高達102mm , 防護水平也處于領先水平。 性能出色的虎式坦克,引起了德國盟友日本的強烈興趣。 當時,日本坦克裝甲薄,火力弱,機動能力差,只能欺負缺少重武器的中國軍隊,當在太平洋和諾門坎遇到美國和老毛子坦克時,分分鐘被打成一堆廢鐵。 1943年5月,日本向德國請求獲得虎式坦克的設計圖和生產權,最初,德國礙于盟友的面子,勉強同意了。 這下可把日本人高興壞了,他們幻想著駕駛虎式坦克,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吊打美國佬坦克,宣傳部門甚至還繪制出日本兵駕駛坦克作戰(zhàn)的圖畫,用來激勵士氣。 日本人繪制的虎式坦克作戰(zhàn)圖 可是,日本人最終空歡喜一場。 隨后幾個月,日本盡管屢次催促德國盡快兌現承諾,德國則一直找借口拖延,日本支付完可以購買兩輛坦克的費用后,德國還是想盡一切辦法敷衍。 到了1944年9月,德國國防軍統(tǒng)帥部軍備司令兼預備隊總司令發(fā)布軍事文件:禁止向日本出口虎式坦克!比且將準備賣給日本的那輛虎式,裝備給德軍部隊。 德國反悔,除了考慮技術保密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虎式坦克產量太低,連德軍自己裝備使用都無法滿足。 因為虎式坦克生產過程過于繁雜,生產一輛要耗時25萬到30萬個工時,從誕生到德國戰(zhàn)敗投降,虎式一共生產了1346輛。 而美國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一共生產了49230輛,老毛子的T-34則生產了53552輛。 按照戰(zhàn)場上,美軍損失4輛謝爾曼,才能擊毀一輛虎式計算,德國的虎式連美國的謝爾曼都遠遠應付不過來,更何況還有老毛子、英國、加拿大等對手呢。 所以,供不應求的虎式坦克,連德國人自己的需求都無法滿足,更遑論出口給盟友了。 最終日本也未能得到虎式,已經支付的款項,據說德國也不肯退還,日本也只能自認倒霉了! 有網友評價:元首只收錢,不發(fā)貨,狠狠地坑了小日本一把,干得漂亮! 參考資料:《崔可夫元帥戰(zhàn)爭回憶錄》、《T-34》、《蘇德戰(zhàn)爭》、《虎式坦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