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散 【處方】 珍珠9克 冰片6克 麝香 炙乳香 炙沒藥 兒茶 朱砂 輕粉各3克 【制法】 上藥共為細末。 【功能主治】 主下疳梅毒。 痛,加血竭3克;癢,加枯礬少許;熱,加牛黃9克、青黛3克;毒甚,加象牙屑、制甘石;瘀痛,加大土鱉3個;沿開,加龍骨少許;蝕去龜頭者,加龜頭1個。 【用法用量】 用人乳或豬脊髓調(diào)搽。 【備注】 或豬脊髓調(diào)搽亦可,原文脊髓前無“豬”宇,據(jù)習(xí)用加。 【摘錄】 《青囊秘傳》 寬胸止痛,行氣止痢。主赤白痢,休息氣痢,久不愈者。胸脅刺疼,胸痹心痛,以及冠心病心絞痛 撥粥 【處方】 薤白1握(去須,細切),蔥白1握(去須,細末),白面4兩。 【功能主治】 寬胸止痛,行氣止痢。主赤白痢,休息氣痢,久不愈者。胸脅刺疼,胸痹心痛,以及冠心病心絞痛。 【用法用量】 《藥粥療法》本方用法:用于冠心病心絞痛輔助治療,可以間斷溫?zé)岱?;治療腸炎痢疾,以3~5天為一療程,每天分2~3次溫服。 【注意】 對發(fā)熱病人,不宜選用。 【摘錄】 《圣惠》卷九十六 寬胸止痛,行氣止痢。適用于冠心病、心絞痛以及急慢性痢疾、腸炎 撥粥 【處方】 薤白10~15克(鮮者30~60克)蔥白2莖 白面粉100~150克(或粳米50~100克) 【制法】 先把薤白,蔥白洗凈切碎,與白面粉用冷水和勻后,調(diào)入沸水中煮熟即可?;蛴镁滓煌鬄橄≈唷?/span> 【功能主治】 寬胸止痛,行氣止痢。適用于冠心病、心絞痛以及急慢性痢疾、腸炎。 【用法用量】 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的輔助治療,可間斷溫?zé)岱?。治療腸炎、痢疾,3~5天為一療程,每日2~3次溫?zé)岱?/span> 【注意】 發(fā)熱病人不宜選用。 【摘錄】 《普濟方》 潰瘍結(jié)腸炎 主治;潰瘍結(jié)腸炎,腹痛腹瀉,膿血便,緩解一發(fā)作更迭,胸悶納呆,短氣乏力 舌淡苔白。 方;人參10白術(shù)茯苓白扁豆甘草陳皮各5砂仁5。日服一劑。 [夾濕熱加白頭翁黃連連翹各10白芍元胡5薏苡仁30] 2主治;潰瘍結(jié)腸炎,腸鳴腹瀉形寒腹冷,面白,腰酸膝軟。 方;黨參白術(shù)白芍黃芪黃精枸杞子菟絲子木香升麻各10吳茱萸附子肉桂各5。日一劑。 3主治;潰瘍結(jié)腸炎,腹痛,里急后重,面晦,舌紫黯或有斑點。 方;當(dāng)歸赤芍桃仁杏仁丹參白蔻仁滑石厚樸各10木通5。 [另用乳香沒藥白及莪術(shù)丹參各20煎湯灌腸] 4主治;潰瘍結(jié)腸炎。 方;柴胡枳實黃柏苦參各9白芍木香烏梅各6甘草3。日服一劑。 [另用馬齒莧5苦參黃柏各9烏梅6]煎湯30ML保留灌腸。 5主治;潰瘍結(jié)腸炎。 方;白頭翁苦參各2丹參赤芍白芍各10。加水煎去渣灌腸。 6主治;潰瘍結(jié)腸炎。 方;黃芪30柴胡羌活升麻防風(fēng)葛根各2黨參白術(shù)當(dāng)歸陳皮炙甘草各10。日服一劑。 7主治;潰瘍結(jié)腸炎。 方;丹參薏苡仁黃芪各30黨參茯苓赤芍川芎丹皮山藥白術(shù)各5。 精神病 1、主治:精神分裂癥: 配方:伏神五錢;遠志三錢;菖蒲三錢;炒棗仁五錢;柏子仁三錢;梔子四錢;朱砂適量;薄荷一兩。 服法:將梔子以上六味藥共為細面,薄荷煎湯面糊丸,如黃豆大,朱砂為衣,每服四十丸,一日兩次,開水沖服。 說明:此方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二十余例,均獲得滿意效果。 2、主治:癔?。?/span> 配方:柴胡五錢;龍齒一兩;牡蠣一兩;生地一兩;菖蒲三錢;郁金三錢;香附五錢;竹瀝五錢。 服法:水煎服。多哭者加白芍;氣郁加沉香;坐臥不安加天竺黃、紫以英石;頭痛加石決明。 說明:通過二十多年臨床治療觀察,屢治屢驗,治愈多人。 風(fēng)寒感冒足浴方、風(fēng)熱感冒外敷方 風(fēng)寒感冒足浴方 麻黃15克,胡椒20克,生姜10片。水煎取汁,藥液與熱水同入木盆中,先熏后浸泡雙足,每次30分鐘,每日1次,用后微微汗出即愈。主治風(fēng)寒型感冒,有價廉、方便、小孩易于接受等優(yōu)點,值得一試。 風(fēng)熱感冒外敷方 桑葉30克,菊花15克,生石膏50克,共搗成泥,敷肚臍上,外蓋紗布,膠布固定,全身外蓋棉被取汗。主治風(fēng)熱型感冒,也適宜于發(fā)熱患者,一般用藥30分鐘后可退燒,對兒童效果尤佳。 感冒鼻塞飲荊防湯 處方:荊芥、防風(fēng)、牛蒡子、甘草各 10克,麻黃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日l劑。 主治:風(fēng)寒感冒,頭痛鼻塞。劉 方 銀翹解毒治“寒包火” 銀翹解毒丸(片)具有辛涼透表、清 熱解毒之功效。非常適合用于風(fēng)熱外感 和流感。 當(dāng)病人表現(xiàn)為外感所致的發(fā)熱、頭 痛、鼻塞、目脹、咳嗽、咯痰、黃稠或口干 欲飲、脈浮數(shù)等特點,這時非常適合服用 銀翹解毒丸。除了外來的風(fēng)熱之邪直接 致病外,風(fēng)熱感冒還比較常見于平時肺 火偏盛,又外受風(fēng)寒者;這時外來的風(fēng)寒 極易“由寒化熱”,而出現(xiàn)老百性俗稱的 “寒包火”癥狀。這時用藥首選銀翹解毒 丸(片),口服,如果發(fā)病急,可適當(dāng)增加 用量,每日2次,可改為每日3次,待病 癥緩解后,再改為常用量。 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 刺激食品,否則影響療效。 消毒注意事項 乙醇閃點12.78℃,火災(zāi)危險性屬于甲類,75%乙醇消毒液閃點大約在22℃,火災(zāi)危險性還是屬于甲類,因此在使用75%乙醇進行消毒過程中,室內(nèi)禁止噴灑式消毒方式,應(yīng)采取擦拭方法進行消毒且在消毒過程中避免撒漏,空氣中濃度不得超過3%以防止火災(zāi)發(fā)生,保持室內(nèi)通風(fēng)。室外采取噴灑式消毒方式必須禁止明火,防止局部噴灑濃度過大,遇明火發(fā)生燃燒風(fēng)險。不光明火,如果噴灑濃度達到3%,衣服靜電就能爆炸。請不要往身上噴灑酒精,吸煙人群遠離酒精,家家都買了酒精不等于家家都會正確使用,使用不當(dāng),極易引發(fā)高層大火,請大家千萬小心。 撥正散 【處方】 蓽茇2錢,雄黃(精為上)2錢,火消2錢,冰片5厘,麝香5厘。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雜氣為病,陰陽毒,痧脹及一切無名惡證,并食厥、痰厥、氣厥。 【用法用量】 男左女右,以筒吹入鼻中即蘇。 【摘錄】 《寒溫條辨》卷五 撥云遮翳丸 【處方】 當(dāng)歸1兩,川芎1兩,羌活1兩,青葙子1兩,車前子1兩,石決明(煅)1兩,地骨皮1兩,黃連1兩,蒺藜1兩,知母1兩,枳殼1兩,蔓荊子7錢,石南藤7錢,谷精草7錢,密蒙花7錢,荊芥7錢,薄荷7錢,木賊6錢,菊花6錢,瓜蔞子6錢,烏藥6錢,甘草4錢,川椒4錢,蟬蛻3錢,石燕3錢,石蟹3錢。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膜。主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食后滾湯送下。 【摘錄】 《眼科全書》卷六 撥云翳還睛丸 【處方】 密蒙花1兩,木賊1兩,白蒺藜1兩,蟬蛻1兩,青鹽1兩,薄荷5錢,香白芷5錢,防風(fēng)5錢,生甘草5錢,川芎(雀腦者)5錢,知母5錢,荊芥穗5錢,枸杞子5錢,白芍5錢,黑脂麻5兩,當(dāng)歸(酒洗、曬干)3錢,甘菊花6錢。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常服終身眼不昏花。主內(nèi)障。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飯后細嚼,苦茶送下。 【摘錄】 《回春》卷五 失眠偏方 【組方】茯神三錢,生雞蛋黃一枚。 【用法】茯神煎水半杯,將生雞蛋黃趁熱放入攪勻。于臨睡前先以溫水洗 攪十分鐘,再將沖蛋黃的茯神湯吃下,即得安眠。 透骨液治療骨質(zhì)增生 藥用土鱉蟲、威靈仙各40克,制川、草烏各30克,白芥子、肉桂、五靈脂、秦艽各30克,皂角、元胡、烏梢蛇各50克,雞血藤、防己各60克,丹參、補骨脂、川斷、狗脊各30克。 將上藥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口,放入容器內(nèi),加清水適量,煎煮30分鐘,再放入老蔥100克,食醋100毫升,便可使用。 同時將多層紗布或毛巾用藥液浸濕透(以藥液不流動為度),熱敷患處,每晚1次,每次敷40分鐘,涼則換敷。每劑藥可用4天,每次煎煮都需加蔥和醋,用量同上。 本方具有溫經(jīng)散寒、祛風(fēng)除濕、活血化瘀、益腎通絡(luò)之功,局部熱敷,使藥力直達痛所。 此方安全簡便,療效滿意。一般用1劑見效 說說古代的瘟疫是啥治的 說到瘟疫就要說到艾灸治病,這大概是老祖宗智慧開掛后的一大結(jié)晶。自從盤古辟天地,女媧造小人,人類就開始了與病魔的終極絕殺。 在那茹毛飲血的時代,他們率先學(xué)會了用火在戶外燒烤,燒烤時偶然發(fā)現(xiàn)原來燒灼可以緩解身體傷痛,體驗多次效果還不錯,就主動用火燒灼病痛,這就有了灸法。 后來他們不斷嘗試,殷商那會發(fā)現(xiàn)只有百草之王---艾草,最適合灸療,從此他們這就算是開創(chuàng)了艾灸治病的先河。? 時代總是稍不努力,就坐等被ko覆滅的結(jié)局,更何況東漢還是個老奶奶當(dāng)權(quán),親戚干政,宦官服務(wù)員瞎指揮,外界氣候又來鬧脾氣,這樣一個雞飛狗跳的亂時代,瘟疫跟割韭菜似的隔三差五來“割”人,這邊造反廝殺的狂野,那邊瘟疫橫行無人管,真真是坑慘了咱老百姓。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dāng)嗳四c” “老師,你講歷史我們就忍了,百姓死傷慘重你直說唄” 偌大的洛陽城只剩涼涼,傷寒瘟疫鬧得百姓是紛紛逃亡(當(dāng)然古時候的傷寒和咱現(xiàn)在理解不一樣,它涵蓋了所有外感發(fā)熱的毛病,幾乎就是現(xiàn)在常見病的通稱),都聽說南陽郡出了個救世主張仲景,治療傷寒,甭管你是流感發(fā)熱、虛寒腹瀉、還是哮喘咳嗽、各種疑難雜癥,統(tǒng)統(tǒng)都有妙招,百姓都可憐巴巴的擠進南陽郡尋求仲景大夫的庇護。 仲景大夫可是個斜杠青年,慈官仁醫(yī), 眼見200多人的大家族,幾年功夫就死了三分之二,還清一色都死于傷寒各病。這樣一個胸懷夢想的斜杠青年不甘心啊,奮發(fā)圖強研究傷寒病的各種治療方法,終于給他研究了個明白。 他提出了一套傷寒雜病論,除了湯劑還慣用灸法治病,他主張各種氣郁痰結(jié),堵的、熱燥的病都針刺通瀉;各種氣血虧虛、虛寒怕冷的病用艾灸陽補。? 而當(dāng)時百姓也大多都是虛寒毛病,人們吃不飽穿不暖陽氣不足,抵抗力這東西純粹是個傳說,南陽剛好盛產(chǎn)艾草,艾火是純陽火體,艾灸刺激穴位既能溫補陽氣,又能快速提高抵抗力,當(dāng)時傳染最厲害的就是風(fēng)寒流感,艾灸治療流感簡直絕配,仲景大夫一邊熏燒艾草以防傳染擴散,一邊選擇隔姜灸風(fēng)池、大椎、合谷這些穴位,很多百姓艾灸兩三次就明顯好轉(zhuǎn),連灸一周病情好大半。 “老師,那像二師兄油光滿面吃辣么胖,豈不是要陽亢了?” “瞎說,你二師兄那叫虛胖,濕氣重,他需要灸足三里、中脘、神闕穴” “哦,原來這樣啊,艾灸也不能瞎灸” 在這場傷寒死人,我們?nèi)祟惒铧c嗝屁的大災(zāi)難里,仲景大夫艾灸治療寒病,不僅提高了人群整體抵抗力,還大大抑制了瘟疫的擴散,對我們?nèi)祟惏l(fā)展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千金“葦莖湯”治傳染性肺炎 處方:葦莖 90克(干)240克(鮮,鮮品藥效好),金銀花 60克(頭三天量,以后用30克),薏苡仁、魚腥草 各30克,冬瓜仁 24克,桃仁 9克,連翹 15克,柴胡 9克,白花蛇舌草 120克,仙鶴草 60克,葉下珠、牡蠣(先煎)、黃芪、大棗 各30克,仙靈脾 15克,白芷、遠志 各9克,大黃 3克(后下)。上藥用觀音仙水煎二遍,合在一起,分四次服,每次200-300毫升,三次飯前半小時,一次睡前1小時。(觀音仙水:白礬 8克,花蕊石 15克。將白礬和花蕊石磨成粉,放入4000毫升清水中,攪拌5分鐘,再浸2小時后,再攪拌5分鐘,然后過濾去沉淀物,而得到的離子水。)。 此方來自千金方中葦莖湯。對于不同的病人,還需進一步改良,請您找一個您信得過的中醫(yī)師,在他的指導(dǎo)下再用。 一切翳膜外障 撥云丸 【處方】 當(dāng)歸1兩2錢,川芎1兩,地骨皮1兩,白蒺藜1兩,密蒙花1兩,池菊1兩,羌活1兩,荊芥1兩,紅花5錢,木賊1兩,蔓荊子5錢,薄荷5錢,枳殼5錢,甘草5錢,蟬蛻2錢,蛇蛻2錢,川連2錢,川椒7錢半。 【制法】 上藥各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翳膜外障。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摘錄】 《銀海指南》卷三 陽毒之氣盛,注于陽道,寒邪克之,眼目日夜疼痛者 撥云丸 【處方】 白蒺藜(炒去角)、羌活、獨活、防風(fēng)、生地黃、荊芥、當(dāng)歸、蛇蛻、金銀花、蟬蛻、赤芍、甘草。 【功能主治】 陽毒之氣盛,注于陽道,寒邪克之,眼目日夜疼痛者。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撥云湯”。 【摘錄】 《異授眼科》 消翳膜。主翳膜。由于肝經(jīng)風(fēng)熱引起的火眼外障,目赤腫痛,視物不清,畏光羞明 撥云退翳丸 【處方】 甘菊、川椒、木賊、白蒺藜、密蒙花、蛇蛻、蟬蛻、川芎、蔓荊子、荊芥穗、石燕子(煅)、黃連、薄荷、瓜蔞根、枳實、羌活、當(dāng)歸、地骨皮、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消翳膜。主翳膜。由于肝經(jīng)風(fēng)熱引起的火眼外障,目赤腫痛,視物不清,畏光羞明。 【用法用量】 《玉機微義》本方用法:翳者,米泔水送下;睛暗,當(dāng)歸湯送下;內(nèi)障,木香湯送下。 【注意】 忌食辛辣等刺激性之物。 【各家論述】 《醫(yī)方集解》:此足太陽、厥陰藥也。羌活、荊芥、蔓荊、薄荷,以升陽散風(fēng);當(dāng)歸、川芎以和血養(yǎng)肝;黃連、地骨皮、花粉清火熱;枳實破滯氣;川椒溫下焦;木賊、蛇蛻、蟬蛻以退翳;密蒙、蒺藜、甘菊,目家專藥,以潤肝補腎,瀉火清金,炙甘草補中,以和諸藥也。 【摘錄】 《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卷一引《醫(yī)林方》 血稠 (1)枸杞子10克,何首烏,草決明,山楂各15克,丹參20克,水煎服,每日兩次,四個療程治愈,(七天為一個療程)。 (2)山楂.銀杏葉. 絞股藍各15克,泡茶喝。連服四療程(半月為一療程) 感冒咳嗽發(fā)燒 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感冒咳嗽發(fā)燒,不要慌張,直接開幾副中藥吃一般都能逐漸好轉(zhuǎn)痊愈。法半夏20(打碎)化橘紅15茯苓20苡仁20炒枳殼15桔梗15生甘草6黃芩10紫菀15前胡15杏仁15(打碎)蘇子15,2副,7碗水泡1小時以上煮3碗,飯后1小時少量頻服。 新型嬰兒臍炎艾灸調(diào)理 網(wǎng)友提問: 老師,我的孩子出生后,我給孩子檢查臍帶。發(fā)現(xiàn)周圍有流膿水的情況。然后去醫(yī)院后醫(yī)生說是臍炎,需要打抗生素。但是我考慮到孩子太小,就沒有打。請問馮名雨老師,這個情況還有別的方法可以解決嗎? 解答分析: 關(guān)于你說的情況,我的大女兒出生的時候,和你的情況類似。我把我的處理方法給你解決講下,供你參考: 第一:用酒精或者碘伏對于局部患處消毒 第二:然后涂抹云南白藥粉,然后用紗布固定 第三:用艾條直接溫和灸,局部三厘米以上,用手放在艾條下方,隨時感知孩子的皮膚溫度,一定要避免溫度過高。 云南白藥粉,一天更換一次。第二天重復(fù)當(dāng)天的操作即可 云翳青盲眼疾 撥云退翳丸 【處方】 川芎1兩半,當(dāng)歸1兩半,白藥子1兩半,楮實1兩半,藁本1兩半,羌活1兩半,白蒺藜1兩,蛇皮3錢,甘菊花7錢半,荊芥7錢半,川椒7錢半,密蒙花3兩,蟬殼3兩,黃連3兩,地骨皮半兩,薄荷半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兩分作10丸。 【功能主治】 云翳青盲眼疾。 【用法用量】 食后氣障,木香湯送下;睛暗青盲,當(dāng)歸湯送下;有翳,清米泔送下;眼昏,好酒送下;或甘草湯送下;婦人血暈,當(dāng)歸薄荷湯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八十三 內(nèi)外障翳 撥云退翳丸 【處方】 當(dāng)歸(酒洗)1兩半,川芎1兩半,枳實半兩,川楝半兩,蟬退半兩,甘菊花半兩,薄荷半兩,瓜蔞根6錢,蛇退3錢,密蒙花3錢,荊芥穗3錢,地骨皮3錢,白蒺藜(炒)1兩,羌活1兩,木賊1兩5錢(去節(jié),童便浸1宿,焙干),蔓荊子5錢,炙甘草5錢,川椒7錢半(炒,去目)。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1兩分作10丸。 【功能主治】 內(nèi)外障翳。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米泔湯調(diào)下,1日2-3次。婦人當(dāng)歸湯送下,有氣,木香湯送下。 【摘錄】 《濟陽綱目》卷一○一 一切眼目不明 撥云退翳丸 【處方】 楮實半錢,薄荷半錢,川芎1兩半,當(dāng)歸1錢半,黃連5錢,甘菊花5錢,蟬蛻5錢,栝樓根(生用)6錢,蔓荊子(炒)1兩,密蒙花3錢,荊芥穗3錢,蛇蛻(曬干)3錢,甘草3錢,香白芷3錢,木賊草3錢,防風(fēng)3錢。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兩作10丸。 【功能主治】 一切眼目不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1日2次。治眼引子于后:氣障眼,煎木香湯送下;服常昏暗,條清湯送下;眼睛青盲,當(dāng)歸湯送下;婦人血暈眼,亦當(dāng)歸湯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八十一 腦溢血后遺癥方 黃芪60g、陳皮10g、全蟲6g、蜈蚣2條、土鱉10g、水蛭10g、甘草6g、石決明30g、杜仲15g、膽南星10g、當(dāng)歸12g、赤芍15g、川芎15g、地龍15g、川牛膝15g、天麻15g、鉤藤20g、茯苓30g、龍骨30g、制首烏30g、牡蠣30g,每天一副熬出三碗,一天分三次,飯后服用,也可以上午熬一次喝下,下午和晚上再加水熬喝下”這個藥方在我們農(nóng)村本地治好了很多人,是一位老中醫(yī)開出來的,我姐姐的婆婆搶救過來之后,就服這個三個月,現(xiàn)在生活可以自理了,當(dāng)時大家對老人的護理都很擔(dān)心,現(xiàn)在放心了。 如果對有這個病的朋友有幫助,也算我對那些曾經(jīng)給我提供幫助的朋友的一個回報,這個方子用的人多,我并不認識,但我姐姐的婆婆用這方也就是幾個月前的事情,老人家現(xiàn)在生活已經(jīng)可以自理了。我另外一個親戚使用一個月也看到效果了,還在堅持服藥。 止血特效方 舉凡內(nèi)外出血,如金刃傷、撲打傷及其他受傷出血,甚至婦女產(chǎn)後敗血不盡,惡心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心頭猶有溫暖者,均可用本方治愈。 硫黃四兩,花蕊石一兩(向中藥店洽購);共研為末,拌勻,收瓶中貯用。遇創(chuàng)傷出血時,以少許散之立止,如皮開肉裂,亦可迅速愈合。 又上述之止血散,以膠泥固封瓦罐,用炭火煅二小時,冷後取出,儲於瓶內(nèi),可治婦女產(chǎn)後敗血不盡,惡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心頭尚存溫暖者,急以童便約二○西西至三○西西,調(diào)服藥末一錢。如治五內(nèi)崩損,噴血出斗升者,可參照上法,用童子小便;男人用酒,女人用醋(須用好醋,化學(xué)醋忌用),均為童子便的一半,煎溫後調(diào)服此方三錢,重者服五錢,能使血化為黃水,後以獨參湯補之。 上述之止血散,不僅外用能急速止血,愈合創(chuàng)傷有神效,尤於內(nèi)服止血之外,復(fù)能化瘀,洵為內(nèi)外血癥之理想藥物,非尋常草藥可比。 不通則痛、不榮則痛 開膏方的三個要點 老師以前在藥廠工作過,對于制藥很有研究。每年秋冬,應(yīng)病人要求,老師都要開出好多膏方?!饵S帝內(nèi)經(jīng)》說:“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膏方,特別有利于滋養(yǎng)陰精,宜秋冬服用。 老師說,膏方是要病人常服的,首先一條就是要保證熬出來的膏方要好喝,喝得皺眉的膏方,不算是一個成功的膏方。所以你開出來的膏方,那些藥物的性味,你都要親嘗親試過。第二,膏方偏于滋膩,腸胃好的人吃下去可以吸收,可對于一些腸胃不是很好的人,卻要注意加些醒脾和胃、行氣化滯的藥,如陳皮、生麥芽、山楂。要保證病人能充分消化吸收。第三,就是婦人感冒或月經(jīng)期停服膏方,只要過了都可以照常服用。 今天也熬了幾料膏方,其中有一個病人,女,35歲,喝了幾付湯藥后,感冒好了,掉頭發(fā)也沒那么厲害了,就是手腳還有一些痹痛。她看這么多人都服用膏方,而自己是慢性病也不可能長期喝湯藥,不如膏方方便,于是也想讓老師開一付膏方。 老師跟她說,我開藥方給你,是幫你保暖養(yǎng)陰的。你自己也要懂得保暖,秋冬天不要再穿裙子了。你穿裙子,風(fēng)寒什么的都往里面鉆,哪有不得感冒風(fēng)濕的。你別看一時好像沒什么病,這些寒氣是一天一天累加起來的,叫做伏寒。到時候?qū)硪徊【褪谴蟛?,這樣的人我們平時見多了。現(xiàn)在我們醫(yī)生給你的建議,都是無數(shù)生死大病的人用生病換來的教訓(xùn),你要聽得進去??! 她笑著說,以前也沒有醫(yī)生說不可以穿裙子啊!老師說,你脈這么沉細,月經(jīng)期間也不要碰冷水,就算是熱水澡也要少洗。 她又問,衣服怎么辦?不可以不洗??!老師說,衣服早一天洗晚一天洗臭不了,經(jīng)期身體處于疏泄?fàn)顟B(tài),寒邪容易直中子宮,長期不知預(yù)防,得了陰病可不好治。 然后老師就念膏方:黃芪500克,當(dāng)歸120克,雞血藤200克,熟地黃300克,白芍300克,川芎120克,桂枝150克,紅參150克,白術(shù)300克,天麻120克,阿膠150克,蜂蜜4.5斤,熬膏。 病人還說她周身上下有時都會痛。老師說,上下經(jīng)絡(luò)痛,用一味藥都管住了,就是絲瓜絡(luò),可以加一味絲瓜絡(luò)。絲瓜絡(luò),它絡(luò)脈縱橫,條達疏通,直接通利三焦水道,三焦在周身無處不到,能夠讓水濕流動轉(zhuǎn)起來,不郁在一處,就不會作痛。 慎風(fēng)寒 節(jié)飲食 惜精神 戒嗔怒 秘煎法通便 陽明病,自汗出,津液已傷,如果再行發(fā)汗,而又小便通暢的,則更傷津液,導(dǎo)致腸中津液枯竭,引起大便硬結(jié)。此時大便雖硬結(jié),也不能用瀉下藥攻下,必須待病人自己想解大便時,用蜜煎導(dǎo)引導(dǎo)通便,或土瓜根及大豬膽汁,均可作為導(dǎo)藥,以引導(dǎo)大便解出。 蜜煎方 食蜜七合上一味藥,倒進銅器里,用小火煎熬,待熬煉至能凝結(jié)得象飴糖一樣即成。煎熬時,要不斷攪拌,以免焦糊粘著,煎熬到可以作丸的程度時,用雙手捻蜜做成頭部尖銳、大小如指頭、長二寸左右的棒狀物,必須趁蜜熱時馬上做,冷卻后就會變硬。使用時,將所做的藥棒塞進肛門里,用手急轉(zhuǎn),待病人想要解大便時就拔出去掉。懷疑此方不是仲景的原意,已經(jīng)試用效果很好 陽蹻受邪,內(nèi)眥即生赤脈縷縷,根生瘀肉,瘀肉生黃赤脂,脂橫侵黑睛,漸蝕神水,銳眥亦然,俗名攀睛 撥云退翳丸 【處方】 川芎45克 菊花30克 蔓荊子60克 蟬蛻30克 蛇蛻(炙)9克 密蒙花60克 薄荷葉15克 木賊草(去節(jié))60克 荊芥穗30克 黃連 楮桃仁各15克 地骨皮30克 天花粉18克 炙草9克 川椒皮21克 當(dāng)歸 白蒺藜(去刺,炒)各45克 【制法】 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 主陽蹻受邪,內(nèi)眥即生赤脈縷縷,根生瘀肉,瘀肉生黃赤脂,脂橫侵黑睛,漸蝕神水,銳眥亦然,俗名攀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臨睡時細嚼,茶清下。 【摘錄】 《原機啟微》卷下 散風(fēng)明目,消障退翳。用于目翳外障,視物不清,隱痛流淚 撥云退翳丸 【處方】 密蒙花80g 蒺藜(鹽炒)60g 菊花20g 木賊80g 蛇蛻12g 蟬蛻20g 荊芥穗40g 蔓荊子80g 薄荷20g 當(dāng)歸60g 川芎60g 黃連20g 地骨皮40g 花椒28g 楮實子20g 天花粉24g 甘草12g 【性狀】 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氣芳香,味苦。 【炮制】 上十七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散風(fēng)明目,消障退翳。用于目翳外障,視物不清,隱痛流淚。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 忌食辛辣食物。 【規(guī)格】 每丸重9g 【貯藏】 密封。 【摘錄】 《中國藥典》 氣蒙云翳,胬肉攀睛,藍白霧氣,各種云翳 撥云退翳散 【別名】 撥云散 【處方】 硼砂2兩,朱砂5分,海螵蛸3錢,爐甘石1兩,麝香1分,云膽礬2分,青鹽4分,冰片8錢,珍珠1分,玄明粉6分,煅硇砂1兩5錢。 【制法】 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 氣蒙云翳,胬肉攀睛,藍白霧氣,各種云翳。 【用法用量】 撥云散(原書濟南方)。 【注意】 孕婦忌用。 【摘錄】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腦血栓 一號方: 藥物組成:鉤藤15g~30g 石決明30g 生石膏30g 瓜婁30g 生軍10g 川芎15g 紅花15g 土蟲10g 桃仁10g 適應(yīng)證:腦血栓急性期,中風(fēng)初起。血壓偏高(超過160/100毫米汞柱)。半身不遂、口渴、舌強、語蹇、頭暈、頭痛、煩燥或嗜睡、大便秘結(jié)、舌紅、苔黃厚、脈弦數(shù)有力。 隨證加減: 1.有意識障礙者,加羚羊角粉1.5~5g(沖)并服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每次一丸,日二次。 2.舌紅苔少干者,去石膏、瓜婁、生軍,加生地20g玄參15g白芍10g。 3.大便秘結(jié)用番瀉葉10g泡水飲。 4.痰多、失語、苔膩者,加菖莆10g郁金10g竹瀝30g(沖)天竺黃10g。 二號方: 藥物組成: 黃芪15g~30g 紅花10g~15g 川芎10g~15g 赤芍10g 當(dāng)歸15g 挑仁10g 土蟲10g 適應(yīng)證:腦血栓恢復(fù)期,血壓和顱內(nèi)壓不高,偏癱,肢體稍有動意或肌張力較前增強,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或舌質(zhì)胖嫩,脈弦緩無力,腑行通暢。 隨證加減: 1.大便干者,加瓜婁與生軍10g。 2.舌強語蹇,加菖莆10g郁金10g。 3.舌胖嫩加仙靈脾15g巴戟15g。 4.偏癱,肢體久不恢復(fù),酌加山甲9g水蛭6g沖服。 三號方: 藥物組成:生地25g 山萸10g 山藥10g 麥冬10g 石斛12g 牛夕10g 巴戟15g 叢蓉15g 菖卜10g 志肉10g 肉桂3g 黃芪30g 川芎6g 全蝎3g~6g 適應(yīng)證:腦血栓后遺癥,或伴腦軟化患者,癥見意識朦朧,或癡呆健忘,舌強語蹇,肢體不遂,眩暈,大小便失禁,舌紅干或胖嫩,苔白或黑潤,脈況細弱,或虛大無力。 加減同前,均為水煎服。 慢膽囊炎 主治;慢膽囊炎,右脅及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食少納呆,大便干,小便黃, 厭食油膩,或有寒熱。 方;茵陳連翹大青葉二花各5元胡青蒿柴胡川楝子各2梔子青黛黃芩各10。 [急發(fā)作加大黃龍膽草各9;有膽石加金錢草海金沙各5]; [食少納呆加山楂神曲麥芽雞內(nèi)金各10;腹脹滿嘔吐加青皮枳殼半夏佛手各10]; [脅背肩痛加木香郁金姜黃各10;右上腹刺痛加工能力蒲黃五靈脂各10]; [病程長,肝區(qū)疼痛加當(dāng)歸白芍生地各10;黃膽加梔子5并加重茵陳用量]。 2主治;慢膽囊炎。 方;金錢草30雞內(nèi)金海金沙各5虎杖檳榔萊菔子半夏當(dāng)歸皂刺威靈仙茵陳各10 大黃甘草各5。日服一劑。 3主治;膽囊炎, 方;敗醬草板蘭根公英二花各20茵陳5柴胡梔子龍膽草知母白芍郁金各10。 4主治;膽囊炎。 方;茵陳柴胡梔子各5龍膽草木通澤瀉黃芩半夏生姜木香白芍大黃元胡各9。 5主治;膽囊炎 方;金錢草45二花柴胡郁金白芍各5連翹重樓雞內(nèi)金菖蒲五靈脂各9沒藥3。 6主治;膽囊炎 方;柴胡枳實赤芍甘草木香黃芩黃連大黃玄明粉元胡郁金川楝子各10。日一劑。 慢性心衰 〔組成〕花旗參10克(另燉),麥冬10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太子參30克。 〔功效〕益氣生脈。 〔主治〕慢性心功能衰竭。 〔加減〕心陽虛者用暖心方(紅參、熟附子、薏苡仁、橘紅等),心陰虛者用養(yǎng)心方(生曬參、麥冬、法夏、云苓、田三七等)。除二方外,陽虛亦可用四君子湯合桂枝甘草湯或參附湯,加五爪龍、北芪、酸棗仁、柏子仁等;陰虛用生脈散加沙參、玉竹、女貞子、旱蓮草、桑椹子等。血瘀加用桃紅飲(桃仁、紅花、當(dāng)歸尾、川芎、威靈仙)或失笑散;水腫甚者加用五苓散、五皮飲;兼外感咳嗽者加豨薟草、北杏、紫菀、百部;喘咳痰多者加蘇子、白芥子、膽星、浮海石;濕重苔厚者加苡米、扁豆衣;喘咳欲脫之危癥則用高麗參合真武湯濃煎頻服,配合靜脈注射麗參針、參附針,或參麥針以補氣固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