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車企經歷了一場“寒冬”,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龍頭老大——上汽集團也未能躲過。 2020年1月14日,上汽集團發(fā)布了2019年度業(yè)績預告。預告顯示上汽在2019年全年業(yè)績將低于預期。從數(shù)據(jù)來看,公司于2019年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約256億元,比2018年度減少約104億元,同比下滑28.9%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為214 億元,同比下滑34%左右。 圖片截自:上汽集團公告 可以看到,上汽的年度利潤相比2018年縮水近三成。對于業(yè)績下滑,上汽集團方面表示主要因公司2019年度整車銷量623.8萬臺,同比減少了11.54%;國五與國六車型切換加劇供需矛盾;加之受到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一直以來,上汽屢屢創(chuàng)下利潤與銷量雙增長的好成績。2018年,上汽集團銷量達到了巔峰,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第一個銷量突破700萬輛的汽車集團。但此次利潤與銷量的大幅下滑,著實令廣大投資者們大跌眼鏡,曾經的車企巨頭到底經歷了什么? 從公告不難發(fā)現(xiàn),導致上汽的利潤下滑的主要“兇手”則是整車銷售量的大幅下降。數(shù)據(jù)顯示,上汽集團在2019年整車銷量為623.8萬輛,同比下滑達到11.54%。盡管處在車企“寒冬”,但據(jù)2019年汽車行業(yè)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下滑為8.2%,這就意味著上汽集團相比于中國汽車整體下滑速度還多了3個百分點。而這也是上汽集團自上市以來,在公布銷量公告后首次出現(xiàn)的全年銷量減少。 公開資料顯示,上汽集團旗下?lián)碛?1家整車公司,其中整車銷量巨頭包括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三大板塊。從上汽2019年的銷售數(shù)據(jù)來看,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受10萬元以下車型需求持續(xù)低迷的大環(huán)境影響,銷量分別為160萬輛、166萬輛,同比分別減少了37萬輛、40萬輛,跌幅分別為18.78%、19.42%;上汽大眾仍然是公司的主要的銷售力量,在2019年的新車銷售量為200.17萬輛,但并沒有逃脫下滑的命運,相比于2018年下滑了3.07%。 在2020年1月初,據(jù)公司發(fā)布的《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2月產銷快報》顯示,上汽在2019年12月還是銷量同比正增長,整車總產量為61.15萬輛,同比減少2.87%;銷量為69.76萬輛,同比增長5.76%,沒想到的是,這竟是上汽在2019年唯一的單月增長的成績。 早在上汽集團曝出2019年六個單月銷量低于50萬輛之際,我們發(fā)現(xiàn)公司整體銷量水平已經低于2016年。事實上,上汽早就注意到下跌的趨勢,并于2019年7月就下調過一次銷量預期目標,從710萬臺下調為654萬臺。可惜的是,從最新發(fā)布的銷量數(shù)據(jù)來看,上汽連已經下調后的銷量目標都未達成。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上汽出現(xiàn)這次“滑鐵盧”的呢? 隨著汽車行業(yè)競爭日趨激烈,上汽為了維持自己的市場份額,決定采用“以價換量”的方式,通過市場終端的降價來維持銷量。然而事實證明,這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在國五與國六車型切換之前,上汽集團就豪擲30億元的現(xiàn)金紅包,為公司旗下榮威、MG名爵以及MAXU品牌國五車型提供補貼,支持購買榮威、名爵的車主以舊換新。而為了進一步清除國五庫存,上汽在國五、國六切換期間又使用“價格戰(zhàn)”,期間上汽通用多款產品終端價格跌破了歷史價格。 數(shù)據(jù)顯示,上汽旗下的榮威RX51.5T頂配版的官方指導價為14.88萬元,根據(jù)公司30億紅包優(yōu)惠政策先下調了5000元,購車優(yōu)惠2.5萬元,此外還有1萬元的置換補貼。據(jù)了解,購買該車型的最高綜合優(yōu)惠可達4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公司員工在購買上汽通用產品國五車型,能享有七折甚至折半的優(yōu)惠。消費者樂了,但上汽的利潤卻在“流血”。 在進入2019年后,新能源補貼政策也日趨嚴格。自2016年騙補風波之后,新能源汽車要想獲得補貼也沒有那么容易了。 在補貼政策退坡過程中,上汽還推出了“保價”計劃,表示在期間銷售的新能源車價格不會改變。不過因為政府不補貼,上汽為了維護品牌聲譽也只有含淚自掏腰包了。 盡管如此,隨著國產汽車寒冬沖擊低端車市場、MPV市場持續(xù)萎縮,而另一方面消費者對品牌的集中度和忠誠度越來越高,上汽并沒有靠這些“價格戰(zhàn)”挽救汽車銷量的不斷下滑,一些消費者并沒有因為價格政策就去購買上汽的車,他們對消費考慮的方面也更加多元。 拿上汽通用五菱來說,作為最早推出合資自主品牌的企業(yè),曾經還因品牌寶駿一度占據(jù)了農村、鄉(xiāng)鎮(zhèn)市場,風光無限。但有消費者表示,在國產汽車推陳出新之下,通用五菱與寶駿在技術、品質和品牌上并沒有質的進步,并沒有曾經的吸引力了。 早在2016年11月11日,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在德國狼堡簽署了《在中國制造和售奧迪品牌產品、銷售奧迪品牌進口汽車并提供相關移動服務的合作框架協(xié)議》,上汽與奧迪聯(lián)手合作浮出水面,也引發(fā)了外界對“上汽奧迪”項目的種種爭議。 然而,協(xié)議曝出之后,這場“聯(lián)姻”并未如想象的那樣順利,該項目一度受到一汽-大眾奧迪的中國經銷商反對,甚至用停止銷售的方式向公司施壓。迫于經銷商壓力,奧迪與上汽集團中止了雙方在銷售及渠道建設的談判;通過協(xié)調與談判,奧迪于2017年終于與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達成和解,達成了奧迪在華年銷實現(xiàn)90萬輛后重啟“上汽奧迪”項目的協(xié)議。 2018年6月,奧迪表示斥資1.15億元認購上汽大眾1%的股份,成為上汽大眾五名股東之一,為“上汽奧迪”項目再貢獻了一份推動力量。 如今,這場時隔三年的“聯(lián)姻”似乎終于迎來了重大成果。在2019年11月,上汽集團發(fā)布公告稱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正式落成,而新工廠將在2020年10月正式投產,并將生產大眾、奧迪等多個品牌全新一代純電動車型。 東方證券相關分析師表示,上汽奧迪系列車型量產銷售后,有望提升上汽大眾整體盈利能力。而隨著上汽大眾MEB工廠的建設落成,預計將有效提升上汽大眾新能源車銷量規(guī)模。據(jù)了解,上汽方面表示公司當下已與廣汽集團形成了全產業(yè)鏈合作,在2020年,旗下上汽通用還將推出十款左右全新車型或改款車型,進一步推動上汽集團業(yè)績回暖。 不過,最終結果如何,還是需要市場來檢驗,投資者也只能暫時觀望。畢竟隨著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要求日趨走高,對產品的質量、創(chuàng)新力也更加看重。在如今激烈的國產汽車市場中,上汽已經不能在依靠單單的價格戰(zhàn)術來維持自己的存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