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 讀著我這一篇文章的人會笑著我說:你為什么把心靈和思想文字比作“永恒的廢墟”? 看著我的這篇文稿的人,都有這么一個共同的感受:永恒的廢墟,就是心靈的文字。 綜觀幾千的歷史,沒有哪一件事情不是在文字的排列中受到冤假錯案的,悲壯春秋。 有幾多次的對酒當(dāng)歌,又有多少次的我用青春賭明天,全都在共同流浪中一無所有。 我就和所有的人一起,在天地的那一道道傷痕里,真切地拾起了飽含著血淚的文字。 這真的叫人感到很悲哀,悲壯著歷史文化的創(chuàng)痕,悲歡著人心所走過來的坎坷歷程。 事物在不斷地更新和人心不斷變化在發(fā)展和進步與文明,如同四季一般,往復(fù)循環(huán)。 一季的新綠,一季的枯黃,都在收獲之后更加深入人心,抒寫了大自然的根本規(guī)律。 面對著那一個個突飛猛進的時代風(fēng)流,固然了許多和我一樣的人心所思,生活現(xiàn)實。 因為,我和你、他和她都置身與幾千年所堆積起來的“文化廢墟”之中,目不遐收。 在一個個的也許之中,漫步于吐魯番的交河古城,眺望著西藏那古格爾王朝的遺址。 在一縷縷陽光風(fēng)雨中,巡視于古老的那條絲綢之路,撫摩著萬里古長城的斷壁殘垣。 在一道道傷痕累累里,頷首著秦朝時代兵馬俑的壯觀,搜尋著煙火里的那座圓明園。 在一片片的沙漠深處,去傾聽著那悲涼的歌謠和馬蹄聲,在草地上點燃生命之篝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