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在周末寫關于操作的策略,因為我每日的筆記都是盤前發(fā)的,觀點都在每日的交易筆記中。但是感覺當前的行情非常關鍵,所以有必要從中期角度捋一捋思路,給大家一個參考。 一、大盤現(xiàn)在走在什么階段 其實即便是從2019年年初的第一天至今至今,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漲了66%,也有很多人都不相信是牛市。為什么?因為牛市是后驗的。牛市的進程中,永遠充滿了質疑,充滿了爭論,在猶豫中發(fā)展。等到走出來,大部分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牛市。 從我的角度來講,其實就是跟隨。 跟隨的意思就是,你不必猜測是不是牛市,何時見頂,而是一路跟隨趨勢,只要趨勢保持完好,你就耐心持股做多,直至有一天趨勢終結。 那目前來看,看下面的圖,趨勢終結了嗎? 很多人會找出各種各樣的原因,支撐自己的想法,比如疫情會影響經(jīng)濟,從而影響股市走勢。其實這都是先入為主的思維模式。事實證明,即便是在疫情這么大的利空下,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依然創(chuàng)出了新高,根本沒有威脅到趨勢。這就是我經(jīng)常給大家講的,原因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結果是什么嗎?就是你看到的K線。K線會融合一切信息。 有一本書上講到:“不能客觀中立的看待問題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人們通常通過一些片面的信息形成對某事物的一種偏見,然后會傾向于搜集那些支撐自己這種偏見的證據(jù),最后再通過這些證據(jù)來加強這種偏見”??纯盏娜耍瑫乱庾R的收集支撐看空的信息去佐證自己的觀點,看多的人也是,看到的都是有利于做多的信息。這是人性決定的。但是作為一個交易者,核心是讓自己保持客觀。我經(jīng)常講“空杯心態(tài)”,不能裝著水看市場,否則你看到的都是水。 從中級趨勢看,現(xiàn)在最強的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趨勢仍舊保持完好。但是趨勢發(fā)展的過程,并非是一路向上的。健康的趨勢,都是伴隨著健康的修正的。 所以,我認為從中級趨勢跟隨的角度講,現(xiàn)在還不到看空市場的時候,哪怕是有些回調,只要不威脅趨勢,都是健康的。 二、為何這里容易出現(xiàn)反復 上面講了大的周期,是保持了良好的向上趨勢。但是小的周期,進入了容易反復的位置,這個并不矛盾。 從日線看,近期反復出現(xiàn)量價背離信號,因為這波反彈積累了很多的獲利盤,所以有些調整也是正常的。我認為這里關注的重點,不是是不是調整,而是調整的性質。一些良性的調整,都是趨勢的朋友,沒有調整沒有換手趨勢才容易終結。只要是良性的調整,我感覺容忍一些也無妨。我們要關注的,是那些威脅趨勢的調整。什么樣的調整才是威脅趨勢的?就是出現(xiàn)趨勢逆轉的關鍵K線,或者跌破重要的支撐位。目前這些都還看不到。 所以,真的沒必要猜測。我一直講,最好的量價分析,是在盤面發(fā)展中,時刻衡量供需格局力量,使自己站在有利的一方。所有的操作,都要依據(jù)市場已經(jīng)發(fā)生“事實”,而不是我們的情緒或者“臆測”。 從目前的量價行為看,現(xiàn)在的盤面是供需格局相對平衡的情況。這里或許會有一些反復,就看供需博弈的結果。在操作上其實并沒有標準答案,你如果專注于中級趨勢,只要調整不威脅趨勢,其實容忍一些波動沒什么,如果你對短期波動敏感,現(xiàn)在去減倉預防一下也沒什么不對。 很多人想讓我講出一個標準答案,現(xiàn)在到底是看多還是看空。說實話,有這種思維模式的,都是先入為主的思維,都是不能客觀看待市場的表現(xiàn)。大家都知道,我在春節(jié)后第一個交易日的恐慌中,給出“放量即見底”和“黃金買點”的策略,是非常堅決的,在隨后的反彈中也是一路看多,從不猶豫。但是當前,的確無法給出標準答案,是因為盤面信號就是如此。 這個位置就是容易反復的位置,吸收掉了壓力就會上漲,吸收不掉就會調整,說的通俗點,這里多空博弈激烈,誰勝誰負都是有可能的,你可以退出觀望,也可以在場內觀望。至于后市的走勢,這些都要在后續(xù)的行情發(fā)展中去判斷,去衡量和解讀量價行為背后的供需格局力量。 從操作來講,這里的最佳策略是降低操作頻率,行情反復的階段,做的多就錯的多。操作頻率降低了,能躲過調整最好,躲不過去減少操作也不會虧太多,這里最怕就是追漲殺跌。 三、操作策略及后市方向 熟悉我的伙伴都知道,我對市場方向的選擇,都是通過我“3L”體系(動量方向+最強邏輯+量價擇時)中的第一個“L”去客觀跟隨市場,而不是主觀去選擇。我是選擇市場最強的方向,選擇市場的選擇。從2019年開始,我的動量方向,先后捕捉到了豬肉、醫(yī)藥、電子、半導體、鋰電池、游戲等板塊(并非馬后炮,都有當時的發(fā)文記錄),最后一次對大的方向選擇,是去年11月24日對鋰電池的選擇:當前行情的思路以及兩個低位啟動的板塊(20191124) 以下是當前最新的動量方向: 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動量居前的板塊依次是:①半導體(保持在首位);②鋰電池(保持在第2位);③軟件(保持在第3位);④電子(上升1位);⑤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下降1位);⑥生物醫(yī)藥;⑦化學制藥(保持在第7位);⑧稀有金屬;⑨視聽器材。 上周的前五名沒有變化,僅僅電子上升一位,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下降一位。 從大的方向理解,市場的主線依然是科技(半導體+軟件+電子)+鋰電池+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云游戲)。 從操作的層面講,基于現(xiàn)在整體市場在反復期,對于上面的動量方向,不要追高,記住一句話,“強勢市場買突破,弱勢市場買收縮”,2月份以來,買突破的效率非常高,但是現(xiàn)在進入了猶豫期,如果大盤調整,動量方向也會有調整,但是如果大的趨勢不變,這些方向有調整,就是“收縮買點”,即低吸機會。這就是經(jīng)常講的:“大周期向上的小周期低點,是最好的買點?!?/p> 很多人會忽略大的周期,糾結于小的周期,以至于在調整中慌了神,不敢介入。其實,這都是可以在量價行為中判斷出來的。供需格局逆轉的關鍵點,就是買點,無論是突破,還是收縮。關于買點,有專門教程: 以上就是我當前的觀點,做一個總結: 1、從中級趨勢的角度看,最強的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目前趨勢仍舊保持良好。 2、日線連續(xù)出現(xiàn)量價背離,進入容易反復的猶豫期,這里是有調整的可能性的。要正確理解調整,良性的調整,是趨勢的朋友。沒有調整的趨勢才容易終結。 3、如果有調整,關注調整的性質,除非出現(xiàn)威脅趨勢的調整(如逆轉K線、跌破重要支撐等),其它的良性調整反而是機會。 4、如果是良性的調整,把握住“大周期向上的小周期低點”的買入時機,方向仍舊是動量方向:半導體、軟件(云計算、云應用)+電子+鋰電池/特斯拉+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云游戲)。 5、重中之重,不要預設立場,一切都在量價行為背后的供需格局中,保持空杯心態(tài),在行情發(fā)展中做好客觀跟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