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六章 以其無私,故成其私 第七章 原文 【原文】 天長,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無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注釋】 ①天長地久;長、久:均指時間長久。 ②以其不自生也:因為它不為自己生存。以,因為。 ③身:自身,自己。以下三個“身”字同。先:居先,占據(jù)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詞作動詞用,使動用法,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邪(ye):同“耶”,助詞,表示疑問的語氣 第七章 譯文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lǐng)先;將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我的心得感悟 老子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道德經(jīng)》蓄含著豐富的哲理,包羅萬象,大到宇宙萬物,小到單個人或物。 讀了《道德經(jīng)》第七章的原文和譯文后,讓我有一些感受。老子在稱贊天地長久包容萬物的品德,無論人類如何破壞,天地始終日夜更替的運行包容著所有一切。 這種美德希望人類可以效法天地之道,可以做到無私包容,要有謙讓之德,舍身成仁,這樣可以得到更大的成就。圣賢的人之所以可以成就圣賢的稱號,不僅是因為他們有豐富的學(xué)識,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謙讓的美德和修為,有一顆包容的心,遇事以德服人,無私的奉獻,所以他們有很大的成就,可以成為眾人的楷模。歷史上這樣的偉人有很多。一代梟雄曹操,在與袁紹官渡決戰(zhàn)之時,他的許多手下私下與袁紹交好,后來他戰(zhàn) 勝以后找到許多的私通的信件,可曹操卻不看并且消毀了,這一行為看出他的氣量和容人之度,也讓后來有更多的英雄投靠他,讓他成就更大的基業(yè)。 天地萬物,有容乃大,人要有包容他人的氣量,要有謙讓無私的品德,有這樣高尚的品德后自己也會有更好的成就與事業(yè)。 分享者 郭偉 2017級MBA pc 2018-11-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