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的許多特征讓它成為最可怕的動物之一。熊的皮毛很厚,是抵御物理攻擊的天然盔甲,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沖槍械子彈造成的傷害;熊的肌肉具有非常強的力量和強度,曾經(jīng)有記錄顯示灰熊一拳就殺死了一匹馬;熊的奔跑速度極快,可以跑到60千米每小時,人類不可能跑得過它們;熊掌上的五指有長達10厘米以上的爪子,足以把樹皮扯下來;它們的顎部有長達5厘米的牙齒,肌肉發(fā)達,能咬穿20厘米厚的松樹;此外,熊的嗅覺非常靈敏,北極熊能聞到30公里以外的海豹的氣味。 即使這一切讓熊看起來像個殺人機器,但大多數(shù)熊其實對人類沒有攻擊性,看到人后很可能還會逃跑,全世界每年平均只有2-3人死于熊,與平均每年約90人死于雷電相比,熊的襲擊事件其實非常罕見。 幾乎所有的熊攻擊都是人類主動導致的。熊面對突然出現(xiàn)的人容易受到驚嚇,使它本能地做出攻擊行為。另一個導致熊攻擊的危險情況發(fā)生在熊感知到人類對它們幼崽的威脅時。母熊,尤其是母灰熊,非常愛惜保護它們的幼崽,想要保護幼崽的熊更有可能發(fā)動攻擊。黑熊有時是個例外,它們通常讓幼崽遠離人類,逃到安全的地方。此外,饑餓的熊也會失去對人類的自然恐懼,如果熊過于饑餓,就會入侵人類聚居地,熊超級靈敏的鼻子可以在8公里外就能聞到食物的味道,引導它們找到食物來源,當它們打算進食時,很容易傷害到任何擋道的人。 灰熊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熊,比黑熊更大更強壯,攻擊性更強。大多數(shù)灰熊的攻擊發(fā)生在和人類的互動過程中,通常是母熊出于保護她的幼崽而對人發(fā)動攻擊,即使當幼崽被困的時候也不愿意人類靠近?;倚芤u擊事件通常發(fā)生在5月到6月之間,這段時間是母熊在長時間冬眠后養(yǎng)育幼仔的高峰期。人類如果遇到灰熊,最佳策略是不要跑,站穩(wěn)保持冷靜,不然灰熊會追抓你,必要的時候裝死?;倚芤话阒挥懈惺艿酵{時才會攻擊,所以當不再有威脅時,它們就會停止攻擊。 黑熊對人類非常警惕,很少被認為是危險動物。黑熊對任何察覺到的危險的第一反應是逃跑或爬樹。黑熊攻擊人類次數(shù)比其他熊的次數(shù)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黑熊的數(shù)量最多,而不是因為它們更有攻擊性。與棕熊襲擊相比,與黑熊的暴力沖突很少會危及生命。如今的黑熊都非常膽小,部分原因是它們是與劍齒虎、美洲獅和短面熊等強大的食肉動物一起進化而來的,這些食肉動物在大約1.2萬年前才滅絕,黑熊是這些動物中唯一會爬樹的,所以黑熊靠呆在樹附近并形成一種特殊存活技能,一出狀況就爬樹逃跑,這種基因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最兇殘的熊類,由于與人類的互動非常少,它們往往不害怕人類,把人類當作獵物。因此碰到北極熊是不能只是裝死或者表現(xiàn)得有攻擊性,就能指望北極熊離開,此時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運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