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牒序》是袁氏家族家譜當中立祠的序詞,其詞藻之美大家慢慢體會。《譜牒序》 秦歷二世而亡,何也? 乃只有帝王之威,而無家承之過。 夫天地者,金木水火土。 家承者,仁義禮智信,以仁傳家,子孫多福,以義傳家,子孫多助,以禮傳家,子孫多貴,以智傳家,子孫多慧,以信傳家,子孫多才。 家承者,如涓之細流,潤百代而綿長,如巍峨之巔,瞻千年而仰望。 華夏,肇始于羲皇,袁氏,始祖于炎黃。祖,上古至吾輩,歷百代可追溯。 上有袁固名相之風范,中有袁安臥雪之遺風,今有天罡,貞觀之道骨,實乃吾輩之瑰寶,后輩之萬幸。 望吾之后輩,如淵之云龍,遇盛世如乾卦之九五,飛龍在天,顯達而濟于天下。 如遇否象,如遁卦之初九,遁世無悶,隱介藏形,修身獨育后人以報于中華。 有噬磕可退之安然,遇刀兵不可加身,能息干戈于四方,可平紛亂于八荒,沐臥雪之遺風,清凈以中正。 【釋文】秦朝為什么經(jīng)歷了二世就沒有了,是因為只有帝王的威嚴,而沒有家庭傳承,不會教育孩子。 天地之間在萬事萬物都是五行的相生相克,家族傳承的重點在于傳授給子孫后代懂得:仁、義、禮、智、信。以仁傳家,子孫后代多福;以義傳家,子孫后代多助力;子孫后代懂得了禮儀,則多出貴者;以智傳承家人,可使子孫多智慧;以守信作為家族的做事標準,子孫多福氣。 以此作為家族傳承者,就像涓涓的細流,滋潤著子孫百代綿長,好比站在巍峨的高山之巔,瞻望著千年之久。 華夏民族開始于伏羲、袁氏,世系可考的最初的遠祖開始于炎帝和黃帝,先祖從上古傳至吾輩,經(jīng)歷了百代都可以追溯到,上有袁固為名相之風范,中間有袁安臥雪的遺風,今有天罡,貞觀年間之道骨,這些先祖的風范實在是我輩之瑰寶,我們后輩的萬幸。 希望我的后輩,像處在深淵中的云龍,遇到盛世就像《易經(jīng)》乾卦中的九五爻,可以飛龍在天,顯貴通達而濟世于天下百姓;如果遇到天地不交之否象,如遁卦之初九爻,可以隱藏于世間而不苦悶,隱介藏形而又修身培育后人,使后人將來可以回報于華夏民族;遇有噬嗑之事,可以全身而退;遇到刀兵之事,可以做到不被刀兵所傷,并且能夠化解干戈平定四方,可以治世平息九州八荒之紛亂。沐浴在臥雪之遺風之下,做到清凈守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