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人一生中最大的福氣; 品德,是人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1】善,可積福 《道德經(jīng)》有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老天不會偏袒任何人,卻從不虧待善良的人。 善良,并不意味著要做出什么驚天的善舉。但一定要心懷善念,為自己和家人積福。 你若善良,福報必當(dāng)如影隨形。福從哪里來?從每個人善良的心上來。 古人云:一切福田,來自心地。 又云: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yuǎn)離。 待人始終懷有一顆善心、一顆誠心、一顆寬心。一切善因必有善果,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一個人最大的福氣,莫過于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偶爾做件善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不泯滅善良的初心。 種福得福不易,因此更要珍惜。 惜福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決定你有沒有資格享受福報。 對待世間的任何東西,都要珍愛它,不要輕賤它。對待日常所用之物,要物盡其用,不要浪費,這就是惜福。 【2】德,能聚財 《道德經(jīng)》有言: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品德高尚的人,對與金錢不存占有之心,也就不會刻意積累財富。 他們獲取錢財是為了關(guān)照他人,因此給予別人的越多,自己的財富反而越豐富。人所能承擔(dān)的財富是有限度的,德行越高越能聚財。 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了凡四訓(xùn)》里講:“享百金財富,必定是百金人物;享千金財富,必定是千金人物?!?/p> 一個人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承受得起財富、權(quán)力、聲望這些福報。 財從哪里來?從良好的品德中來。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功名利祿轉(zhuǎn)瞬即逝,金錢財富終不帶走。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做人不能昧良心,寧可缺錢,不能缺德。 清末有位商人在生意中慘敗,急需大筆資金周轉(zhuǎn)。這筆資金數(shù)額巨大,放眼天下只有胡雪巖的埠康錢莊才能籌集。 于是商人找到阜康錢莊的主人胡雪巖,主動開出低價,求他收購自己的產(chǎn)業(yè)。 胡雪巖聽聞,立刻安排手下人去調(diào)查商人所言是否屬實。查明后二話不說,按照正常的市場價格收購了對方的產(chǎn)業(yè)。 商人既驚又喜,不明白胡雪巖為何到手的便宜都不占。 胡雪巖看出了他的疑惑,笑著說:“你放心,我只是代為保管這些資產(chǎn),等你挺過這一關(guān),隨時都可以來贖回屬于你的東西?!?/p> 多虧胡雪巖及時出手,商人最終渡過難關(guān),成為胡雪巖最忠實的合作伙伴。在他的鼎力協(xié)助下,胡雪巖也將生意越做越大,成為百姓交口稱贊的“活財神”。 感悟: 古人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無德無行而取厚利,必遭奇禍;善行善德而受磨難,必有后福。 勸君積德行善做好事,貧富莫要太貪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