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院風荷位于楊公堤北端東側(cè),東接蘇堤,北到北山街,南鄰西里湖,是西湖老十景之一。老十景始于南宋。有資料介紹:“當時南宋畫院畫作中,西湖四時最奇者選十,分別冠以四言標題景名,這在中國史上是首舉。當美景賦予佳明,則名自景始,景以名傳,景名合一,頓始景物生姿,景名顯赫了?!笨赡苁俏骱谰疤嗔?,十個不足以涵蓋,所以文革后隨著旅游的發(fā)展又評了十景,稱“西湖新十景”。還覺不夠,2007年又評了十景,稱“三評西湖十景”。西湖老十景稱“西湖十景”。說實在我還是偏愛老的,意境難以逾越。 由于曲院風荷離家較近,每次來杭都會來此坐一坐,欣賞一下美景。但每次也沒有系統(tǒng)的走一遍,所以哪跟哪沒有印象?!拔骱啊倍加锌滴躅}寫的景名碑,這次來想拍一下康熙題寫的“曲院風荷”碑,在哪里記不清了。問了一個保安,保安問新碑老碑,我說老碑,他說在岳廟廣場東側(cè)。我找到了,這是一個祖孫兩代碑,前面是康熙題寫的“曲院風荷”,后面刻著乾隆寫的一首詩。這時那個保安過來了問我是否認識乾隆那首詩,我還真沒注意。我和他走到背后念了一下,還別說真有不認識的字。他又叫了一人,還不如我,斷句都不會。保安說這些日子他叫了好些游人念這首詩,沒有一人認全。挺有意思的,我記下了此事。 太陽照在亭臺樓榭上,倒映在靜靜的水中如同鏡子一般。不時樹林里還傳來悠揚的笛聲和歡快的琴聲。有三個婦女在一亭下正認真的拉著手風琴。穿過福井園來到風荷御酒坊,這里有一組釀酒獻酒的雕塑群。風荷御酒坊后面還有一個“曲院風荷”碑,是茅盾題寫的,碑后面刻著邵華澤的一首詩。通過“真趣”水榭走到湖邊,有一亭一石舫很是別致。 望著平靜的湖水不免有些淡淡的遺憾,現(xiàn)在小荷才露尖尖角,如果是滿塘盛開蓮花陣陣荷香飄逸而來該是多么愜意啊?!爱吘刮骱轮校L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的這首詩在此讀起令人更有一番想象。 為了乾隆那首詩回到家馬上上網(wǎng)查找,不想這塊碑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茲抄錄如下: “蘇堤北端,跨虹橋西北,有一個小小的園林,名曰“曲院風荷”。庭院雖小,景致卻佳,芭蕉冉冉,長袖善舞,花木扶竦,清香挹人,御碑高聳,小亭翼然。亭前一湖碧水,亭亭蓮葉一直堆鋪到玉帶晴虹橋下。夏日觀荷是曲院風荷觀景的主題,秋夜聽雨亦復為佳?!扒骸痹鳌包D院”,是南宋官辦的釀酒作坊,當年位于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yǎng)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自醉,時稱“麯院荷風”。南宋詩人王洧曾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云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敝燎宄酰褐饾u衰蕪荒廢,乃構亭跨虹橋西,環(huán)亭遍植荷花,風播荷搖,萏菡清芬,復見舊時風光。康熙南巡品題西湖十景,更名“曲院風荷”,并在蘇堤跨虹橋畔建曲院風荷景碑亭?!包D院”改成“曲院”,后人頗以為康熙錯題,眾議紛紜。乾隆有憾于茲,乃于康熙景名碑后題詩,竭力為乃祖辯誣:“九里松旁曲院風,荷花開時映波紅。莫驚筆誤傳新謗,惡旨崇情大禹同”。其實乾隆大可不必為康熙貼金衍圣,景觀雖似,其地已遷,酒香已遁去,換顧以庭院幽深,盤曲有致,此“曲院”非同那“麯院”,其中韻味非曲而何稱?且把“荷風”改作“風荷”,著實寫出了綠浪紅花的裊裊婷婷,風韻旨趣更勝前朝。清人許承祖詩云:“綠蓋紅妝錦繡鄉(xiāng),虛亭面面納湖光。白云一片忽釀雨,瀉入波心水也香”雖不言荷而荷風如面,荷香沁心,誰個說不?” 是那個保安讓我有了新的收獲,長了新的知識,我應感謝他,感謝他的好學,感謝他的認真。  1.“曲院風荷”碑亭
 2.康熙題“曲院風荷”
 3.乾隆詩碑
 4.玉帶橋
 5.曲渡清波
 6.亭下練琴人
 7.福井園
 8.
 9.
 10.蠶學館舊址
 11.風荷御酒坊群雕
 12.
 13.茅盾題“曲院風荷”
 14.邵華澤詩
 15.
 16.
 17.
 18.
 19.
 20.竹素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