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注釋 參考資料:
1、
徐培均主編.唐宋詞吟誦.廣州: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1:117
2、
陳揚主編.唐宋詩詞名篇.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 ,1999:432
錢塘觀潮,現(xiàn)在在浙江海寧。但在北宋,觀潮勝地卻在杭州。夏歷八月十八日是錢塘江潮汛的高潮期,那時,這一天是“潮神生日”,要舉行觀潮慶典,儀式非常隆重。每到這一天,官民各色人等,傾城出動,車水馬龍,彩旗飛舞,盛極一時。還有數(shù)百健兒,披發(fā)文身,手舉紅旗,腳踩浪頭,爭先鼓勇,跳入江中,迎著潮頭前進。潮水將至,遠望一條白線,逐漸推進,聲如雷鳴,越近高潮,聲勢越大,白浪滔天,山鳴谷應。水天一色,海闊天空。如滄海橫流,一片汪洋。當?shù)鼐用?,就直接稱呼錢塘江為“?!?,稱江堤為海堤。潘閬因言行狂妄被斥逐,飄泊江湖,賣藥為生,曾流浪到杭州。漲潮的盛況留給他極其深刻的印象,以致后來經(jīng)常夢見漲潮的壯觀,這首《酒泉子》小詞,就是他回憶觀潮盛況之作。他用《酒泉子》這個詞牌寫過十首詞,但以這一首寫得最好,最為后人所傳誦。 詞的上片描寫觀潮盛況,表現(xiàn)大自然的壯觀、奇?zhèn)??!伴L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边@首詞開頭兩句是說,我常常想起錢塘江觀潮時的情景,滿城的人爭著向江上望去。一開始就表明作者對于杭州觀潮的盛況,永志難忘,經(jīng)?;叵?。他首先回憶觀潮的人:杭州人傾城而出,擁擠錢塘江邊踮起腳尖,伸長鼻子,爭看江面潮水上漲。說“滿郭”(全城),雖是夸張之詞,但有現(xiàn)實生活做依據(jù),傾城而出是對這種傳統(tǒng)觀潮盛況的真實寫照。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边@兩句是說,潮水涌來時,仿佛大海都空了,潮聲像一萬面鼓齊發(fā),聲勢震人。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觀潮》描寫:潮水來時,“大聲如雷霆,······吞天沃日,勢極雄豪。”雖然也寫的很形象,卻不如潘閬“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這么驚險生動,有聲有色。真是天下壯觀,人間奇跡!不能不令人欽佩作者的想象力,既大膽、又確切。經(jīng)他這么夸張的韻味,縱使從來沒有觀過潮的人,也覺得心動神搖,意氣風發(fā)。 下片描寫弄潮情景,表現(xiàn)弄潮健兒與大自然奮力搏斗的大無畏精神,抒發(fā)出人定勝天的豪邁氣概。過片轉而描寫弄潮兒的英勇無畏、搏擊風浪、身手不凡和履險如夷。這兩句純用白描手法,寫得有聲有色,富于動感,眩目驚心。結拍由回憶轉為現(xiàn)實,寫詞人雖離杭已久,但那壯觀的錢江涌潮仍頻頻入夢,以至夢醒后尚感驚心動魄。 參考資料:
1、
傅德岷 盧晉.宋詞鑒賞辭典.武漢:長江出版社,2011:2
參考資料:
1、
吳奔星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99-301
潘閬(?~1009)宋初著名隱士、文人。字夢空,一說字逍遙,號逍遙子,大名(今屬河北)人,一說揚州(今屬江蘇)人。性格疏狂,曾兩次坐事亡命。真宗時釋其罪,任滁州參軍。有詩名,風格類孟郊、賈島,亦工詞,今僅存《酒泉子》十首。? 108篇詩文
猜您喜歡
![]() ![]() ![]() ![]()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怕 一作:恨) (無歸路 一作:迷歸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