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最近的氣溫像坐上了過山車,驟然變化的氣溫讓哮喘、反復咳嗽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很容易在此時“中招”。隨著近來中醫(yī)藥的抗疫捷報頻傳,讓我們更加認識到學習好中醫(yī)、掌握臨床思維和經驗的重要性。今天,小編將帶大家跟隨經方名家李賽美教授,學習治療反復咳嗽的方法,其中不僅有對仲景經方的深入解讀,更有一味“婦科要藥”是李教授治咳的“秘密武器”,它是什么呢?快來文中尋找答案吧! 診斷現場 患者劉某,男性,62歲,退休人員,因“反復咳20年,再發(fā)半個月”于2018年1月9日就診。 患者自訴過去20年每逢冬天或氣溫驟降均可誘發(fā)咳嗽,曾多次診斷為“肺炎、支氣管擴張”,西醫(yī)抗感染及對癥治療可緩解,但易復發(fā)。半月前因感冒出現咳嗽咳痰,痰色淡黃,質黏,咽干,夜間嗆咳明顯,影響睡眠,偶有胸悶氣促,休息后稍有緩解,特來尋求中醫(yī)診療。 刻下: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咳嗽,干咳少痰,質黏,咽癢,夜間嗆咳明顯,影響睡眠,偶有胸悶氣促,休息后自行緩解;口干口苦,自覺口中有異味,偶有耳鳴,煩躁易怒,無明顯發(fā)熱惡寒,無惡心嘔吐,納一般,眠差,大便質稀,小便清長,舌暗少苔,脈細弦。 處方:蜜麻黃6g,升麻15g,當歸15g,天冬15g,玉竹15g,赤芍20g,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5g,黃芩10g,茯苓30g,桂枝10g,白術10g,炙甘草6g,干姜10g。 5劑,每日1劑,每日2次,早晚分次溫服。 1周后復診,癥狀明顯減輕,囑其守原方劑。1周后電話追訪訴已愈。3月后回訪,未再復發(fā)。 辨證論治 【學生甲】老師是如何辨治的? 【教授】患者以“咳嗽咯痰”為主癥,痰質黏稠,色黃,難以咯出,咽干咽癢,為肺胃實熱灼傷津液,邪擾上焦的表現;大便質稀,為脾陽不足致中焦虛寒,水濕不化,清濁不分之候?!秱摗返?57條:“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下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贝藶榈湫偷年枤鈨扔?,肺熱脾寒的上熱下寒、正虛陽郁之證,治當發(fā)越陽郁,清上溫下,方擬麻黃升麻湯。 麻黃升麻湯是《傷寒論》中最復雜的一首方劑。麻黃、升麻兩味藥主要強調辛散祛邪,方中還含有白虎湯的意思;麻黃升麻湯證熱在肺胃,所以方中石膏、知母清胃熱,又用黃芩清肺熱;再加玉竹、當歸、芍藥、天冬養(yǎng)血活血,以及針對中焦虛寒的苓桂術甘湯加干姜。這個方的藥味比較多,但是每味藥的用量都不大。 思辨解惑 【學生丙】“久咳不愈,重用當歸”,是否正確? 【教授】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功效為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為婦科要藥,但很少人想到當歸還能治咳?!渡褶r本草經》云:“(當歸)主咳逆上氣?!鼻摇侗静輳男隆分杏挟敋w“治虛勞寒熱,咳逆上氣”的記載,用于治療久咳、夜咳,頗有良效,故本品亦可用治咳喘短氣,常與祛痰止咳平喘藥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蘇子降氣湯,當歸與蘇子、半夏、厚樸等同用,治痰涎壅盛,咳喘氣短,治肺腎陰虛,水泛成痰所致的咳嗽嘔惡,喘逆多痰,痰帶成味。 再如《景岳全書》金水六君煎,當歸配熟地黃、陳皮、半夏等藥,有補肺益腎、化痰止咳之功。其用法應以辨證施治為前提。當歸為味甘辛、性溫的血分藥,故其治久咳、夜咳,必須是病證屬寒,或陽氣不足,或咳久耗傷營血、血郁而氣滯者方可用之?!侗静輩R編》曰:“當歸,其味辛散,乃血中氣藥也,況咳逆上氣,有陰虛陽無所附者,故用血藥補陰,則血和而氣降矣?!苯鷮Ξ敋w進行實驗研究發(fā)現,當歸揮發(fā)油所含藁本內酯對氣管平滑肌具有顯著的松弛作用。綜上,當歸對于臨床上治療咳嗽是有一定的證據和療效的,但是要建立在辨證的基礎上,才能達到養(yǎng)血止咳平喘之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