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jié)總是少不了大魚大肉,今年的大魚大肉或許大家都吃的比較多,相比往年可能早就外出工作了,而如今大部分人還待在家里,吃過年之前的那點存貨。我們這里春節(jié)有吃魚的傳統(tǒng),基本上隔三差五就會吃上一次魚,有的和豆腐燉,有的則是和豆腐渣燉,滋味都鮮美。 當下正值特殊時期, 人們不能出門,很多的食材都要想辦法,盡量延長它的食用期限,今天教你保存魚肉,連吃1個月也不會壞,營養(yǎng)鮮甜又好吃。魚肉要想保存的好,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它腌制,然后晾曬,制作成為臘魚干,這種保質(zhì)期最長,吃上一年都不會壞,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油煎,經(jīng)過腌制以后,能大大延長它的食用期限,而且味道還會特別的鮮美,烹飪也比較的簡單。 我教大家保存魚肉的做法主要是第二種。煎魚,有人用面粉有人用淀粉?70歲奶奶:煎了幾十年魚,放它就能不黏鍋。煎魚對于新手來說會比較的復(fù)雜,而且難度比較的大,但對于廚房老手來講,其實這些都是有經(jīng)驗可循的。 奶奶是如何煎魚,保證它不粘鍋而且能延長食用期限的呢? 以油煎小白條為例 首先,提前放鹽。把小白條沖洗干凈,里面內(nèi)臟也要把清洗好,接著放入食用鹽,這一步非常的關(guān)鍵,放入鹽不僅是讓它入味,也是為了去除水分,一會煎魚的時候,它不會炸鍋,也能使其魚皮不容易粘在鍋中,放鹽腌制這一步,適合所有煎的魚,魚比較大的時候,可以把它打上花刀,我這小白條比較的小就不用打花刀了。 其次:鍋盡可能的大。這其實是和魚有關(guān),魚比較的大,要把它切小一點,在魚下鍋之前,要保證放入鍋中的魚,有充分的間隙,這樣不管是多少魚,它能比較的獨立,不會粘在一起,魚多的時候,也不容易破皮。 再者:油溫要熱。煎魚的時候,首選的是菜籽油,它是一種植物油,是油菜榨出來的油,這個油有一個特點,必須要提前的煉制,不然氣味會比較的大。當你把菜籽油煉熟以后,放入一勺鹽鍋中再放入姜,然后下魚煎制,下鍋不要動。 最后:魚沒煎黃不要動。想煎出比較香的魚,而且沒腥味不破皮,魚下鍋以后就不要隨便去動,否則魚容易散,還煎的不定型。 魚煎好以后,這只是延長食用期限的第一步,要想吃到一個月,還需要放入冰箱中,或者是在有太陽的時候,偶爾放進去晾曬一下,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它的食用期限,喜歡吃魚的話,可以按照這個方法來煎魚,還有保存魚。這樣不管是燉魚菜,還是紅燒吃,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