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舉不倒(一) [病案]劉某,男,34歲。過勞后,陰莖勃起,某醫(yī)先后以龍膽瀉肝湯,知柏地黃湯 治療無效。診時勃起已三天不消,龜頭已經擦破,滲出黃水,且時有精液遺 出:頭昏目脹,耳嗚腰酸,口苦咽干,心煩不安,小便黃少,舌淡紅、少苔,脈微細 而數(shù)。 [治則]滋養(yǎng)心腎,降火軟堅。 [方藥]知母12克,黃柏10克,生地20克,棗皮15克,丹皮10克,淮山藥12克,澤瀉6 克,茯苓12克,牡蠣30克,麥冬15克,酸棗仁10克,淡竹葉6克。二天內連進3劑, 甜寐一宵而愈。(見《四川中醫(yī)》1983年第5期) [評析]本案過勞后暗耗心腎之陰,水火相濟失常,致陽舉不消。方用知柏地黃 湯滋養(yǎng)腎陰而瀉虛火,加麥冬、棗仁,淡竹葉養(yǎng)心田。安心神、清心火治其 本,加牡蠣軟堅、潛陽,鎮(zhèn)靜,固精,標本兼治,故能迅速收效。(呂志連) 陽舉不倒(二) [病案]袁某,男,27歲。1981年6月9日就診。今晨4時性交后,陰莖一直勃起不 倒,下腹墜感,小便困難,陰莖和精索發(fā)脹疼痛已六小時,伴腰酸疲倦,頭暈目眩, 全身乏力,并有輕度惡心。檢查:陰莖異常勃起脹大,有靜脈怒張,舌質紅、苔 黃膩,脈弦數(shù)?;颊邅磲t(yī)院后針刺關元、足三里,口服眠爾通,肌注杜冷丁等 無效。因疼痛劇,準備行陰莖穿刺放血或手術切開,患者拒絕,故決定用民間 驗方治療。 [治則]滋陰清熱,瀉火消腫。 [方藥]亡硝100克,分放兩手心用繃帶包扎固定,三小時后陰莖變軟下垂,疼痛 減輕,四小時后完全恢復正常。七天后陰莖異常勃起又作,再用上法處理,疼 痛減輕,但陰莖仍勃起不倒。故加服中藥:知母10克,茯苓15克,積殼10克,黃 柏10克,生地20克,大黃10克,龍骨10克,甘草6克,砂仁10克,丹皮10克,山藥30 克,并加服乙菧酚0.25毫克,每日三次。藥后次日陰莖恢復正常。為鞏固療效, 中藥繼服5劑,乙菧酚又服七天,病愈。隨訪五個月未復發(fā),性生活正常。(見 《山東中醫(yī)雜志》1982,年第5期) [評析]本病又稱強中,強中又名“內消”,指陰莖異常勃起,可因性交過度,素火內 盛,或肝腎陰虧陽亢所致。本患者起于性交之后,陰莖異常勃起,疼痛劇烈,開 始用芒硝敷手,清熱瀉火消腫有效,七天后病情復發(fā),再用芒硝無效,故改服中 藥,以知柏地黃丸加減,滋陰清熱瀉火,并加用小劑量乙蔗酚,取得顯效。(李祥云) 陽舉不倒(三) [病案]蔣某,男,33歲。1976年4月23口就診。一年多來,夢遺每月六七次,寐中 陰縱不收,行房后陰莖仍堅而不衰。溲色黃混,大便堅,解時尿出精液,睪丸作 痛。舌尖紅刺、苔薄黃,脈小弦,左寸及尺帶數(shù)。 [治則]瀉肝膽之火,佐以滋陰。 [方藥]龍膽草5克,炒柴胡5克,穿心蓮5克,炒當歸12克,炒黃苓12克,焙丹皮12 克,大生地24克,炒白芍24克,川楝子10克,焦山梔10克,川柏10克,茯苓18克。 7劑后,略作加減,連服30余劑,夢遺雖愈而寐中依然陰縱不收,便秘不爽,舌體 震顫。改用滋陰補腎,佐以瀉火:大生地30克,大熟地12克,甜蓯蓉12克,山萸 肉12克,澤瀉12克,丹皮12殼,川柏10克,知母10克,茯苓18克,山藥18克,制黃精 24克,穿心蓮6克,10劑后,陰縱已收,溲黃漸清,原方去黃精,加芡實12克,調治 月余而愈。隨訪未再發(fā)。(見《浙江中醫(yī)雜志》1983年第2期) [評析]本案中醫(yī)又稱為陰縱?!鹅`樞·經筋篇》云:“足厥陰之筋病……傷于熱 則縱挺不收?!惫逝R床多采用疏泄肝熱之法。初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雖夢遺得 止,而陰縱依然。蓋肝經之熱,此為腎陰虛不能育肝,肝陰虛不能制火,相火亢 而莫制,則陰縱不收,故用滋陰降火收功。(呂志連)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180.中醫(yī)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