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一般而言,三觀的形成,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先有人生觀,再有價值觀,最后形成世界觀。另一種是先樹立世界觀,再形成價值觀,最后形成自己的人生觀。 然而,什么樣的三觀才是正三觀呢?誠如木心先生所說:沒有正確的宇宙觀,哪來正確的世界觀,沒有正確的世界觀,又哪來正確的人生觀,沒有正確的人生觀,何談?wù)_的價值觀。如果三觀生成次序弄反了,由價值觀生成人生觀,再由人生觀形成世界觀和宇宙觀,那么顛倒迷糊實所難免。這就是時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霍金描述時間和空間的科普書籍以及巜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越來越大熱的深層原因。 在此,熱誠推薦一本中國有史以來最能正三觀的科普書——老子的《道德經(jīng)》,請千萬別被此書書名誤導(dǎo),因為古文中,道和德,是兩個詞,兩個概念,老子講的道,是宇宙時空及其運行的規(guī)律和法則,也即老子通過科學(xué)思維揭示的宇宙觀,老子講的德,即我們認(rèn)識道(宇宙)的規(guī)律法則之后,如何形成有效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就是德。 此書雖然短短只有五千字,但卻講透了宇宙與世界,人類與萬物,個人與社會,人生與價值的種種關(guān)系及應(yīng)對方法,這是智人以降,人類智慧最具代表性的一次科學(xué)性、系統(tǒng)性體現(xiàn)。建議最好通讀原文,開始時切莫在意是否讀得懂,更莫糾纏糾結(jié)于其中的字與詞的解讀,中斷閱讀,停頓思考,而應(yīng)一氣通讀,只需關(guān)注大義就好,并且連續(xù)讀三遍,個把小時,用看一部電影的時間,定會有所收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