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蘭產(chǎn)后回歸職場工作繁忙,但她在月子期的時候和婆婆產(chǎn)生了一些矛盾,所以讓自己的媽媽來幫她照看孩子。 蘭蘭從小都沒有和媽媽吵過架,但是自從媽媽開始帶孩子起,她們經(jīng)常吵架,倆人經(jīng)常因為觀念不合而產(chǎn)生大大小小的矛盾。 蘭蘭對媽媽老一套的觀念有意見,她經(jīng)常給媽媽提出一些帶孩子的意見,但是蘭蘭的媽媽卻認為蘭蘭在挑毛病,自己一把歲數(shù)還帶孩子本來就不容易了,現(xiàn)在還被指責(zé),心里感到很委屈。 其實,蘭蘭的情況在中國很常見,因為工作的繁忙,很多年輕人都會把孩子給姥姥帶,但其中有很多姥姥都反映自己今后不會再幫著帶孩子了,那么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姥姥們頻繁反映不會再幫著帶孩子的原因是什么呢? 1.姥姥過于溺愛外孫,媽媽們會因此和孩子的姥姥產(chǎn)生爭執(zhí) 老一輩在照顧孩子時總是會十分溺愛孩子,他們不舍得讓孩子受一點傷害。姥姥們在照顧外孫時總會順著外孫來,外孫想吃糖,姥姥就會給他們吃,而且往往不控制量,因為一旦姥姥不讓外孫吃,外孫就會哭鬧不停,然后姥姥往往就會處于心疼而縱容孩子吃糖。長期如此,孩子非常容易蛀牙,媽媽也會因此和孩子的姥姥產(chǎn)生爭執(zhí)。 2.媽媽對孩子的姥姥說話更直接,容易言語刺傷孩子的姥姥 由于是自己的媽媽,所以很多寶媽在和孩子姥姥交流時語言會更加直接,有時會不注意語氣,從而傷害了老人的內(nèi)心。媽媽和孩子的姥姥在教育孩子上難免會產(chǎn)生分歧,但是在討論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語,否則孩子的姥姥很容易因為媽媽們的話而失望,從而不想再幫著照看孩子。 二.媽媽們應(yīng)該怎樣正確和孩子的姥姥相處? 在生活中,我們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我們很容易忘記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媽媽,媽媽們總是會把讓姥姥帶孩子這件事當(dāng)成理所當(dāng)然的一件事,但卻往往忽略了孩子姥姥的感受,忘記了自己應(yīng)該一直擁有的那份孝順。因此,媽媽們在和孩子姥姥交流時一定要心平氣和,用一顆體諒的心去交流,而不是厲聲厲色地去交流。 因此,媽媽們一定要先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孩子的姥姥,在意見不合時,一定要心平氣和地交流,共同探討,這樣才能更好地帶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