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講一個顛覆你認知的事情。 前幾天有媽媽向我咨詢,問寶寶是不是齲齒了。 大家有沒有看到,寶寶牙齒白白的,怎么就成了蟲子牙? 這里,首先來說個誤區(qū)。 很多人都以為黑色的牙才表示孩子牙出問題了。醬嬸的???? 其實呢No No No! 不僅是黑色 像這樣的乳白色,這是蟲牙開始的早起標志之一??!一定要注意觀察,看孩子有沒有這個特征。?????? 來來來,圍觀一下蛀牙的概率??????多到令人發(fā)指。 木哈哈哈哈,吃糖多=蟲子牙? 其實糖表示很委屈,即使不吃糖,也很有可能長蛀牙,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蛀牙呢? 你猜你猜,你猜猜猜 蛀牙的形成因素 發(fā)生蛀牙必須要有這四部曲。 一. 宿主 蛀牙套路很深的,沒有牙,那不會蛀的。所以,牙很關鍵。 二. 細菌 口腔不是無菌的,我們人類嘴里都是可愛可親可敬的細菌寶寶呦。 三. 食物 基本上只要吃東西,就需要刷牙,不管這個東西是不是甜的。 四. 時間 我們吃完飯,嘴里全是食物殘渣,細菌寶寶們就會笑的哈哈哈的去吃這些飯菜,倫家也要生存啊。 看看????可愛可親可敬不 吃完以后,細菌寶寶會“排泄”,排泄的東西會腐蝕牙齒。 日積月累,牙齒繳械投降,就蛀了(變蟲子牙)。 So!我們的目標是! 吃完飯半小時后,及時把嘴里的食物清理干凈。不給細菌寶寶吃飯拉臭臭的機會!(你們還是人嗎?細菌只是個寶寶?。?/span> 刷牙呀,用牙線啊,只要把殘渣清理干凈,就大大降低寶貝得蛀牙得概率了。 答:誰覺得蛀牙美,站出來,我保證不打你。 A圖:重度蛀牙 B圖:靠近牙齦的地方有白色斑塊,是蛀牙早期表現,說明牙齒開始慢慢脫框 C圖:食物殘渣長期聚集在兩個牙齒之間,沒有刷干凈而產生的灰色齲塊 D圖:牙面上有黑色斑點,稱之為齲塊 以上都是齲齒不同程度所表現出來的狀態(tài),所以要養(yǎng)成定期去醫(yī)院檢查的好習慣。 一歲以后就要去檢查。 一.刷牙 早晚兩次,飯后刷!!飯后??! 刷完牙,不要夜奶。 美國牙科協會ADA(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2014年給出了科學建議,只要有牙,就應該用含氟牙膏刷牙,3歲以下也可以用,只不過要注意用量。 這個圖,大家可以參考這個用量。 這里我也要貼個圖????一個美媽給我的反饋,說朋友圈有賣無氟牙膏的。 其實啊,朋友圈或者是很多賣貨的人,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賣什么。 比如我以前在北京的一家母嬰店買東西。 有個店員,為了賣我一只純天然進口的無氟牙膏,99元,把氟罵的啊。 我當時差點腎上腺素激增,腳一跺,從世界衛(wèi)生組織找文獻給她看。 所以呢,母嬰店的很多店員,以及一些朋友圈賣東西的銷售,真的沒有專業(yè)知識傍身。 沒有專業(yè)知識傍身,就容易被人洗腦,銷售人員自己都被洗腦了,談何給別人推薦真正的有益的東西? 所以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不科學的東西洗腦,比如氟不能防止蛀牙! 牙膏,對于絕大多數地區(qū)來說,都要選擇含氟的。 橫的刷?豎的刷? 都Out啦,現在我們流行斜的刷。 美國牙科協會(ADA)推薦的“巴氏刷牙法”了解一下: 第一步:毛刷與牙齒呈45°,并輕壓在牙齒和牙齦的交界處 第二步:刷門牙外側,輕輕做小圓弧狀來回刷,上排的牙齒往上刷,保證每個 牙齒都被刷到。 第三步:刷門牙內側,牙齒背面易藏細菌,清理時要把牙刷豎起,同樣呈45°。 第四步:牙齒咬合面的窩溝要好好刷,這時小刷頭的優(yōu)勢就體現出來了。 第五步:刷前牙內面,刷上下前牙的內面時,應將牙刷豎起來,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 沿牙縫上下以小圓弧刷動。 第六步:輕刷舌頭表面,由內向外輕輕去除食物殘渣。 刷牙的方式都掌握了,每天除了勤勤懇懇給寶寶刷牙,這樣就夠了嗎? 其實還要用牙線?。?/span> 沒錯! 你想啊,吃的東西都在牙縫里,萬年不清掃,我們的細菌小寶寶豈不是要開心到起飛? 有的人會拿有力證據來:我就不用牙線,哼!氣死你!牙線會使牙縫變大!! 但其實呢?? 你沒有牙縫,是因為牙垢等等臟東西把牙縫填滿了哈哈哈,把你得瑟的,我們人類,本來就是有牙縫的哇!(就問你服不服) 有牙縫,那才是健康的。 二.涂氟 一般來說,寶寶從3歲起,就需要每半年到牙科診所做一次牙齒涂氟,直到6歲為止,涂氟可以預防+修復早期齲齒。 很建議呦~~ 三.窩溝封閉 窩溝封閉,就是把大牙的溝溝槽槽給填滿了。 這些溝啊,不好清理,細菌小寶寶們最喜歡這種犄角旮旯。 所以我們人工封鎖犄角旮旯,不給細菌寶寶容身之處! 孩子長大牙后就可以去門診窩溝封閉了哦~~ 來源:北歐三寶媽 感謝作者 |
|
來自: 清風明月tbm5q1 > 《衛(wèi)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