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春節(jié)期間,孩子收到的壓歲錢“躺”在哪里了?由父母代管計入家庭總資產?給孩子自主支配充當零花錢?還是巧用多種投資渠道,將其作為培育理財意識、感恩意識、責任意識的試驗田? 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到,如今,隨著居民財富日益增長和投資渠道日漸豐富,壓歲錢的用途在悄然改變,引導孩子合理使用壓歲錢,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成為眾多父母的選擇。 具體來看,目前常見的投資方式有3種。一是“家庭式”儲蓄,記賬管理,啟蒙子女的收支意識;二是購買“教育保險金”,為子女未來的教育、創(chuàng)業(yè)儲備資金;三是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逐漸引導其投資較為復雜的理財產品,進一步提高其財商。 “家庭式”儲蓄啟蒙收支 “孩子去年9月份正式成為一名小學生,為了幫助她樹立正確的財富觀,我給她辦了一張兒童專屬借記卡。”家住北京市順義區(qū)的林韻現在是一位全職媽媽。她告訴記者,希望通過這張卡,讓6歲的女兒學會記賬,明白“收支平衡”“量入為出”的重要性。 記賬的念頭,起源于當下火熱的兒童消費市場。“不得不承認,孩子群體中有一些攀比的苗頭,我覺得需要讓孩子明白,你購買的每一件商品都有相應的成本,錢袋子不是無底洞?!绷猪嵳f。 為此,她已把女兒這6年間收到的壓歲錢一次性轉入專屬借記卡,共計15萬元。此后,每一筆資金的支出時間、金額、用途以及余額都能通過手機銀行查看,相當于為孩子建立了一個“電子記賬簿”。 除了記賬,林韻還會向女兒講述“人生錢不易,錢生錢則相對輕松”的道理,引導女兒將卡中的錢用于儲蓄,根據自身的流動性需求選擇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 目前,父母對財商啟蒙的熱情已引發(fā)多家商業(yè)銀行關注。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興業(yè)銀行均已推出了兒童專屬借記卡,在基本功能的基礎上,設計了有針對性的理財、記賬、限額功能,并定期開展財商教育等線下活動。 “寶貝成長卡是工行專門為18歲以下未成年人推出的主題借記卡,通常以‘寶貝卡+父愛卡+母愛卡’方式發(fā)行?!惫ば锌傂袀€人金融業(yè)務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父母可引導孩子把零花錢、壓歲錢、獎學金等存入卡中。同時,父愛卡、母愛卡可定期向寶貝卡自動存入資金;孩子工作后,可通過寶貝卡定期自動向父愛卡、母愛卡轉入資金?!斑@樣一來,既能使父母安享晚年,又可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意識和責任意識?!鄙鲜鲐撠熑苏f。 他介紹,從投資品類看,寶貝成長卡中的錢目前多用于定期存款,或購買貨幣基金等相對低風險的金融產品,符合父母為子女穩(wěn)健投資的特征。 “教育金保險”蓄能未來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父母對于資金保值增值的需求也逐漸上升,其背后有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子女的教育支出日益增加,尤其是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如課外拓展、出國留學等。 “我兒子今年11歲,計劃初中畢業(yè)后去國外讀高中,在他8歲的時候我就購買了教育金保險,希望能為他的留學之路蓄能。”于秀珍告訴記者,她和丈夫都在北京的金融機構工作,保險意識相對較強,入手較早。 但令于秀珍頗為驚訝的是,她慢慢發(fā)現,正在有越來越多的“非金融從業(yè)者”父母嫻熟地使用金融工具為子女提前儲備教育金,方式通常有兩種,一是基金定投,二是“少兒年金保險計劃”,后者更為常見。 “少兒年金保險計劃”通常包含3部分,即大學教育保險金、創(chuàng)業(yè)保險金、身故保險金。父母在一定時間段內逐年繳納保費,待子女達到一定年齡后,可逐年領取教育金、創(chuàng)業(yè)金,總領取金額以當時的投保額為準。 “以中國平安人壽保險目前推出的‘蔚來星’計劃為例,父母如果選擇10萬元額度的少兒年金保險,共需交費57050元,可選擇一次性繳清、5年繳清、10年繳清?!敝袊桨蚕嚓P負責人說。 如何領取呢?等到子女年滿18歲,可連續(xù)4年每年領取1萬元,共計4萬元,作為大學4年的資金保障;待子女年滿22歲,可直接領取保額的60%,即剩余的6萬元,將其作為子女的創(chuàng)業(yè)資金,或者繼續(xù)深造的資金。 據了解,目前教育金保險可分為傳統(tǒng)壽險、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四大類。其中,分紅險投資收益相對穩(wěn)定,保險公司每年向投資者派發(fā)可浮動的紅利,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偏低,有長期穩(wěn)健理財需求,并希望獲得長期保障的投保人。 業(yè)內人士建議,若家長有意愿為孩子購買教育金保險,投保時間宜早不宜遲,因為被保險人年齡通常限制在10周歲或11周歲以內。 此外,可考慮同時配置重疾險、醫(yī)療險、兒童意外險等,形成教育、健康雙料保險組合。當前,市場上的百萬醫(yī)療險的保障額度普遍在100萬元至300萬元之間,能夠覆蓋大部分治療費用。 “漸進式”理財培育財商 既然教育支出上升推動了父母對資金保值增值需求的上升,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引導子女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目標呢? 購買理財產品成了必然選擇。目前,已有多家商業(yè)銀行設計了針對兒童群體的系列理財產品。例如,今年春節(jié)期間,工行已推出了專屬儲蓄、少兒及家庭保險、實物貴金屬、積存金等產品。其中,“工銀壓歲金”針對寶貝成長卡持卡人,屬于3年期專屬定期存款,全渠道發(fā)售,利率為中國人民銀行基準利率上浮1.4倍。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相較于儲蓄產品,基金、銀行理財等產品更為復雜,均要求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代為開戶。因此,不少父母并沒有讓子女直接參與投資,而是采用“漸進”模式,向子女講解不同類型金融產品的收益風險特征,培育并逐步提高子女的財商。 “我希望讓子女充分認識到,錢可以用來消費,更應該用來投資?!敝苷裼钍莾蓚€孩子的父親,目前在北京的一家央企工作,談及自己的財商培養(yǎng)“三步走”,他感到頗為自豪。 哪三步呢?第一步,父母指導子女制訂不同的消費、投資方案,劃定消費、投資比例;第二步,比較不同投資標的在同一期限內的預期收益金額;第三步,綜合考慮風險承受能力后,由子女自主作出選擇。 從周振宇目前為大兒子代為管理的“理財組合”看,貨幣基金占比50%,債券型基金占比30%,股票型基金占比20%。 “貨幣基金、債券型基金的起購門檻都比較低,認購、贖回方便,收益率高于活期存款且相對穩(wěn)定,是較好的流動資金理財工具,也可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周振宇說。 需要注意的是,“代管模式”也對父母的財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多位業(yè)內人士建議,在培育子女的同時,父母也應不斷提升自身的金融素養(yǎng)。 “近年來,國內家庭的經濟實力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家長帶孩子開闊眼界,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部分家長本身就缺乏正確的理財觀念,對孩子們金錢概念的培育比較模糊、隨意,對出國所需的金融知識缺乏,無形中為孩子的財商教育留下了空白和隱患?!闭猩蹄y行相關負責人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