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堪行草書法冊頁《期約帖》紙本,縱22.6厘米,橫34.1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虞堪,字克用,一字勝伯,別字叔勝,號青城山樵。長洲(今蘇州)人。南宋名臣虞允文后人。元末明初藏書家、詩人。元至正中隱居不仕,避兵笠澤,吳興施縉創(chuàng)義塾,延以為師洪武十年(1377)入滇為云南府學(xué)教授,卒于官。家藏書豐富,多手自編輯。偏重于先世名家手稿,聞有先賢遺文,雖在千里之外必購得之。所作詩文清潤典麗,古體氣格頗高,近體音節(jié)諧婉。著有《希澹園詩》、《虞山人詩》、《鼓枻稿》等。 ![]() 此札寫給惟明,言約會事。“惟明”是錢唐的字,錢唐為象山(今江蘇丹徒)人,明初舉明經(jīng),對策稱旨,官至刑部尚書。信中說自己與錢唐有約,但久候不見,遂遣弟前去探究。所謂“尾生梁下”乃一典故:尾生是古代傳說中一堅守信約之人,他與女子約會于橋下,女子未來,河水上漲,仍不去,抱橋柱淹死。虞堪將自己戲稱為守信的尾聲。從書法上看,此帖師法王羲之,用筆和結(jié)體上保持了古草書的風(fēng)范,同時受趙孟頫的影響,兼具遒媚與優(yōu)雅的意態(tài)。 ![]() ![]() ![]() 釋文:堪奉白:曩有期約,久之不至,幾為尾生梁下之說,呵呵!后專留舍弟候報,虛留兼日,略不聞有涯涘,不審何也。茲專令舍弟詣前,望如前諾,付至一覽可否?只一日便奉報耳,非敢爽言。如獲見,成圖幸報,亦非虛詞也。仲點處亦乞介注。讬愛干聒,惟雅亮。草草,罪罪,不宣??邦D首奉白,惟明典書先生至友侍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