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譽為當(dāng)代小提琴界的“女梅紐因” 7歲獲得全德青少年小提琴比賽一等獎 15歲和柏林愛樂樂團錄制第一張唱片 她是古典音樂界國際大獎的常客 她就是實力與美貌并存的小提琴家 索菲·穆特 -01- 小提琴界的“神童” 穆特出生于1963年的西德。5歲那年她為自己選好了樂器——小提琴。當(dāng)她向父母提出學(xué)音樂時,父母很是吃驚,卻不太贊成。再三“抗議”下,穆特終于在5歲生日那天如愿以償。 僅僅兩年時間,這個天生的小提琴家就展露頭角。1970年,在二哥的鋼琴伴奏下,穆特參加了前西德青少年小提琴比賽。她是那屆參賽選手中年紀(jì)最小的一個,最終卻技壓群芳贏得了冠軍。 -02- 卡拉揚是她的“守護神” 7歲第一次獲獎不久,穆特的第一位恩師霍寧伯格教授離開人世。父親為她找到了小提琴大師亨里克·謝林。這位傲慢的大師,一開始根本沒把穆特當(dāng)回事,甚至穿著睡衣、一邊修指甲一遍聽她演奏。 但當(dāng)穆特演奏完一首巴赫的《恰空》后,大師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180度的轉(zhuǎn)變??紤]到自己演出繁忙,不想耽誤這位小天才的學(xué)業(yè),謝林為穆特介紹了另一位名師艾達·斯圖茨基。 然而,真正讓穆特走進公眾視野、鑄就她音樂輝煌的是“指揮皇帝”卡拉揚。1976年,13歲的穆特與哥哥一起亮相瑞士琉森音樂節(jié)。穆特再一次以《恰空》征服卡拉揚,卡拉揚盛贊穆特為“自青年梅紐因之后最杰出的小提琴天才”,并隨即邀請穆特參加第二年的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穆特首次亮相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便大獲成功,這也是他們一老一少長達13年合作的開始,而卡拉揚就成了穆特的“保護神”。 卡拉揚與青年時期的穆特在交談 穆特大部分的首演都是跟卡拉揚一起合作的,“他像一位引路人,把我?guī)肓藦V闊的音樂世界,并給了我很大的個性發(fā)展空間”。穆特被認為是經(jīng)卡拉揚一手調(diào)教、繼承了最純正德奧血統(tǒng)的小提琴演奏家。 穆特在1984年與卡拉揚合作的維瓦爾第《四季》,是她最有名的唱片之一,也是“史上第一張打破白金唱片紀(jì)錄”的古典唱片。 -03- 莫扎特情結(jié) 除了卡拉揚,對穆特影響最深的就是莫扎特。 在穆特看來,莫扎特的每個音符都十分珍貴,需要仔細思量。莫扎特不僅是她的偶像、崇拜者、學(xué)習(xí)者,更是她內(nèi)心深處的支持者、伴隨她成長的幫助者。她第一次聽到的莫扎特作品是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演奏的《魔笛》和小提琴協(xié)奏曲,從那一刻起,她著魔一樣地愛上了莫扎特?!叭绻f有一種音樂可以帶我們更加接近上帝,或者更超凡的存在,我想那一定是莫扎特的音樂,莫扎特的音樂是永恒的,莫扎特也是永恒的!”穆特說。 -04- 三把名琴 穆特現(xiàn)在已擁有三把名琴,最初得到的一把是加里亞諾。第二把名琴是1703年制作的斯特拉底瓦里。她現(xiàn)在演奏使用的是一把已經(jīng)300歲的名琴“杜恩-拉文勛爵”。這把來自美國富什樂器公司的琴,音色出色,滲透力強,尤其G弦宏亮,市場價格600多萬美元。 “杜恩-拉文勛爵”琴如其名,是一把古老而高貴的小提琴。它有著流暢的優(yōu)美線條,色澤明亮柔潤,非常典雅,在舞臺燈光的照耀下,琴弦看起來是金色的。令人驚奇的是,這把古老的提琴,出現(xiàn)在穆特的手中時,給人感覺依然年輕。當(dāng)音樂家將琴弦撥動,音符在音樂廳流淌,你會感到,這把300年的小提琴,正處在它最好的年華。 -05- 古典音樂界的時尚女魔頭 幾乎每次演出,穆特都以抹胸魚尾裙的標(biāo)志性裝扮佇立在舞臺上。優(yōu)雅、迷人,被樂迷尊為“最美麗的小提琴女神”。也正是從她開始,世界上突然冒出了許多漂亮的器樂演奏者。 這樣的裝扮不單是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穆特認為穿露肩服裝可以讓小提琴與身體直接接觸,以產(chǎn)生良好的音質(zhì),如此一來便不會有減弱琴弦顫動的因素存在。當(dāng)小提琴觸碰到光滑香肩的瞬間,情緒和靈感便會涌動而出。 -06- 兩段'父女”戀 1990年,不顧父母關(guān)系決裂的危險,27歲的穆特與年長自己27歲的DG公司法律顧問溫德里希結(jié)婚。在事業(yè)上,溫德里希給予了穆特極大的幫助,促進了她在唱片界的商業(yè)推廣。但僅僅五年,溫德里希就因癌癥離她而去。 回憶起這段婚姻,穆特說:“你生命中的每一個悲劇,或者每一次精彩,都會改變你。我因此變成一個更敏感、更有感情、更細膩、對生活更感恩的人。” 2002年,40歲的穆特再婚。對象是比自己年長33歲、已經(jīng)有過三次婚姻的指揮大師安德烈·普列文。兩人“婦唱夫隨”,成就樂壇一段佳話。普雷文曾經(jīng)為她譜寫過小提琴協(xié)奏曲,穆特說:“一首為你而作的曲子勝過所有鉆石”。2006年,傳來這對老夫少妻勞燕分飛的消息。但兩人在藝術(shù)上的合作沒有中斷。2019年3月1日,安德烈·普列文去世,蘇菲·穆特悼文稱“痛失靈魂伴侶”。 -07- 完美的搭檔 1988年,穆特在卡耐基音樂廳首次登場,與奧爾基斯相識,成為了完美的搭檔。 這對合作了幾十年的老搭檔,演出中幾乎不怎么看對方?!?strong>我們的交流方式是聆聽。比如音樂開場的時候,只要聽到穆特拉上琴弦的一個音符,我便知道了。我們能找到共同的音符。這就好像,即使不在一個房間里,也是在一起一樣。這是很美的?!眾W爾基斯說。多年的默契,讓他們甚至不必通過言語來交流,甚至連眼神,都像多余的東西。 蘭伯特·奧爾基斯是享譽國際的音樂家,尤其善于演奏室內(nèi)樂、現(xiàn)代樂和古樂器。奧爾基斯的演奏風(fēng)格十分靈活,這種靈動演奏風(fēng)格與穆特天馬行空的演奏風(fēng)格相得益彰。他與穆特合錄的貝多芬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錄音,獲得了格萊美“最佳室內(nèi)樂演奏獎”,此外二人合作的勃拉姆斯、莫扎特等人的奏鳴曲也好評如潮。 -08- 熱心慈善 穆特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積極推動慈善活動,并給予年輕的優(yōu)秀音樂家大力的支持。 1987年,穆特建立了魯?shù)婪颉ぐX惱栈饡荚跒闅W洲的青年弦樂演奏家提供支持。1997年秋,基金會遷到慕尼黑,和“穆特之友”基金會一起為世界范圍內(nèi)年輕、有才華的音樂家提供支持和幫助。 穆特也非常關(guān)心當(dāng)代醫(yī)療和社會問題,都要定期舉辦慈善音樂會,籌集款項來支持設(shè)在美國的“藝術(shù)家反艾滋病”的組織、慕尼黑治療癌癥患者的醫(yī)院。她在2006年為哈娜和保羅·格雷柏基金會、慕尼黑以色列文化村建造猶太中心,以及里加的SOS兒童村進行了演奏。2007年,她為羅馬尼亞歐拉特地區(qū)的一個“少女之家”義演,2008年她在舊金山舉行的獨奏音樂會所得將用于對抗愛滋病的慈善活動。 -09- 當(dāng)代音樂家向穆特獻曲 穆特不僅在演奏古典樂上非常出彩,在演奏現(xiàn)代音樂時也有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許多當(dāng)代作曲家也為穆特創(chuàng)作獻曲,包括魯托斯拉夫斯基的《環(huán)節(jié)第二號》與《組曲》、莫瑞特的《夢境》、潘德瑞茲基的《第二號小提琴協(xié)奏曲》、黎姆的時光之歌》等。 與指揮瓦列里·捷杰耶夫在2008年錄制索菲亞·古柏杜麗娜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In tempus praesens》 -10- “享受生活”的哲學(xué) 舞臺之外,穆特的生活也同樣豐富多彩。穆特“享受生活”的哲學(xué)受到卡拉揚的影響??ɡ瓝P是個運動迷,喜歡自己駕駛游艇、飛機,還喜歡開跑車和摩托,經(jīng)常帶著穆特乘坐他親自駕駛的私人飛機。這導(dǎo)致他的學(xué)生也酷愛跑車。她常駕駛著自己心愛的保時捷跑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她認為從中可以體味到一種速度和力度的釋放。 每天練琴和照顧孩子成為穆特放松的調(diào)劑。她通常一早就起來工作,在鋼琴上彈幾段。對于自己的美貌,她也像每一位女性一樣注重自己的身材,通過游泳和練習(xí)瑜珈來保持自己的體型。雖是一位古典音樂演奏家,但平時她卻喜歡聽爵士音樂和流行音樂,從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到埃爾頓·約翰,都是她家音箱中的“??汀?。 穆特喜歡文學(xué),尤為偏好俄羅斯文學(xué)。她讀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在這之前,她一直在讀《安娜·卡列尼娜》。她也喜歡德國作家托馬斯·曼,在與樂迷的互動中,向他們推薦《威尼斯之死》。這些作家,有著某些相似性,他們都深沉、內(nèi)省,極度認真,甚至嚴(yán)苛,與穆特的氣質(zhì)不謀而合。 對這樣的生活,穆特感到很滿意?!拔疑钪锌傆幸粋€健康的平衡,這樣才能幸福地活著,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 美麗、優(yōu)雅、知性、才情兼具,索菲亞·穆特是當(dāng)代小提琴樂壇當(dāng)之無愧的最耀眼的名星 |
|
來自: 老友mk09qda3vs >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