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平素怕冷且大便溏,自然是脾胃陽氣虛弱;脾胃不足,消化能力不佳,卻飲食多肉,時間久了則會內盛痰飲濕氣;肝左升,左側頭痛且頭痛劇烈時伴有惡心嘔吐,則屬肝氣夾寒飲上逆;43歲即已絕經且舌象暗紅,體內瘀血阻滯自是無疑。六經辨證屬厥陰病,臟腑辨證屬脾虛肝旺,痰濕淤阻;處方以吳茱萸湯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具體如下: 生牡蠣 當歸 川芎 清半夏 炒白術 天麻 茯苓 雞內金 知母 生姜(自備) 處方7劑,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服藥期間癥狀減輕,11月初頭痛曾復發(fā)一次,程度較前減輕,此后至今頭痛未再發(fā)作,繼予上方加減培土抑木,活血通絡治療。 11月17日一上海朋友微信就診,訴起床后左側太陽穴附近發(fā)緊,嚴重時會頭疼,時有耳鳴,眼睛發(fā)脹,于上海長征醫(yī)院、八五醫(yī)院等完善腦部及核磁共振等檢查未見異常,后服用天麻鉤藤顆粒稍效而未愈,自覺頭痛與緊張有關,平素飲食喜熱,腹部受涼后易腹瀉,汗出多,緊張后汗出明顯,胃脹,舌胖大暗紅邊有齒痕苔薄,脈缺如。 這個患者以五行辯證的話,很明了,脾土虛弱導致肝木橫逆作亂,治療以培土抑木為主,方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具體如下: 桂枝 白芍 赤芍 生龍骨 生姜 大棗 炙草 煅牡蠣 茯苓 白術 黨參 吳茱萸 清半夏 處方7劑,顆粒,早晚各一袋沖服。 先后服藥5次,后微信聯(lián)系,眼睛脹痛消失,左側頭部不適感減輕,余癥明顯改善,繼予上方加減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