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應變部署表和個人責任 為了確保船上人命安全,每艘船舶都必須根據(jù)本船的設備和人員情況,編制包含消防、堵漏、人員落水、棄船救生、綜合應變及防污染等應變部署表。應變部署表中應寫明 ①分派給每一名船員的任務 ②寫明通用緊急報警信號的細則 ③并應規(guī)定發(fā)出警報時船員和旅客必須采取的行動。應變部署表的管理由船長總負責,大副具體負責。 . 一、應變部署表的內(nèi)容 應變部署表包括:應變信號的發(fā)放方法及其所表明的意義,發(fā)出警報信號時船員和乘客應采取的行動。其具體的內(nèi)容有: 1)指定駕駛員負責維護救生和消防設備,并立即可用。 2)指明關鍵人員受傷后的替換者。 4)每艘客船應有尋找和救出困在客艙內(nèi)乘客的程序。 二、應變部署表的填寫 . A應變部署表的表格形式是由主管機關統(tǒng)一制定的, B一般由船上三副根據(jù)每位船員的職務、特長、工作能力和船舶設備情況編制。表中的任務可以一人多職,也可以一職多人。 C 應變部署表應在船舶出航前制定。 D 應變部署表中“執(zhí)行人”一欄填船員編號而不是船員姓名、職務。 E 為船員分配應急任務時,應盡可能與船員平時工作類似。船長在各種緊急情況發(fā)生時均負有總指揮的職責。 . F客運部人員主要任務是疏散旅客,包括用廣播向旅客廣播應急聲明等。 其填寫的內(nèi)容包括: (1)船舶名稱 (3)船公司名稱 (4)船長的簽字 (6)船員的應急崗位和職責 (7)指定每艘救生艇的成員。 應變部署表制訂后,經(jīng)大副審核再報請船長批準,然后公布實施。只有船長有權簽署應變部署表,同時船長也有責任及時更新應變部署表。 . 船員變動較多,三副應對應變部署表及時進行修改。應變部署表應張貼在船舶醒目的位置,如駕駛室、機艙控制室、餐廳和生活區(qū)的主要走廊等部位。 三、應變須知與個人應變卡 每位船員也分配有特定的應變卡,并張貼在床位附近。應變卡列明船員應變部署表的編號、姓名、職務、救生艇艇號、棄船和火災應急職責和崗位。 第二節(jié) 應變信號 A 船舶的應變信號是通過通用應急報警系統(tǒng)以船舶號笛或者汽笛發(fā)出的 B 全船所有起居處所及船員通常工作場所均能聽到該系統(tǒng)的報警。 C 船舶通用應急報警系統(tǒng)在啟動后應能連續(xù)發(fā)出直至人工關閉。 船舶應變信號表 . 第三節(jié) 棄船演習 一 熟悉安全設備 1 每位承擔應急職責的船員,在開船之前必須熟悉自己應負的應變職責 2 若乘客在船上的計劃航行時間超過24h,應在乘客登船后的24h內(nèi)召集乘客,介紹救生衣的使用方法 3 當有新乘客上船時,應在開船之前或開船后不久向乘客簡要介紹安全須知 4 如果召集乘客是在開航后立即進行的,則簡要介紹可以安排在集合演習內(nèi)進行 . 二 演習期限 A 每位船員每月應至少參加一次棄船演習和一次消防演習。 B 若有25%以上的船員未參加該船前一月的棄船演習,則船舶應在離港后24h內(nèi)舉行該項演習 C 客船每周舉行一次棄船演習 三、棄船演習 1、SOLAS公約的棄船演習規(guī)定 1)每次棄船演習應包括: . (1)利用有線廣播或其他通信系統(tǒng)通知演習。 (4)查看是否正確地穿好救生衣 2)每艘救生艇一般應每三個月在棄船演習時乘載被指派的船員降落下水一次,并在水上進行操縱。 專用救助艇應乘載被指派的船員每個月降落下水一次,并在水中進行操縱。 4)如救生艇與救助艇的降落下水演習是在船舶航行中進行,該項演習應在遮蔽水域(船舶下風靜浪區(qū)域) . 5)每次棄船演習時應試驗供集合和棄船所用的應急照明系統(tǒng)。 2、棄船演習的組織 1)集合地點 集合與登乘地點一般在救生艇甲板。 2)演習組織 (1)聽到棄船警報信號后,全體船員應在2min內(nèi)穿好救生衣并到達集合地點。 (4)由二名艇員在5min內(nèi)完成登乘和降落準備工作。 . (5)在完成任何必要的降落準備工作后,至少降下一艘救生艇。 3、棄船應急反應及人員安全 1)船長下達棄船命令后,除“途中固定值班人員”外,全體船員應立即穿著救生衣,按應急部署表的分工完成各自的棄船準備工作。 2)無線電員須在電臺值守,按規(guī)定發(fā)送遇險電文,直至通通知撤離。 3)機艙固定值班人員在接到兩次完車信號或船長利用其他方法的通知后,應立刻攜帶規(guī)定物品撤離機艙登艇。 . 4)船長國旗和航海日志應親自攜帶。 8)最后,船長應通知堅守崗位的無線電員和機艙值班人員撤離。 9)各艇應迅速在離開難船數(shù)百米以外集合,以防船舶沉沒時產(chǎn)生浪涌的襲擊。 10)棄船后,船長對全體船員和旅客仍保持完全的職權。 四、船上訓練與授課 A 船員上船以后,應盡快在不遲于2個星期內(nèi),對其進行有關的船上訓練。 . B 應講授船舶消防設備和救生設備的用法,以及海上救生的課程,其間隔與演習間隔相同。 C 在任何2個月的授課期內(nèi)應包括該船的全部救生和消防設備。 (4)消防設備的操作與使用 在每艘裝有吊架降落救生筏的船上,應不超過4個月的間隔時間進行一次此項設備用法的船上訓練。 五,記錄 1.演習日期 2.棄船演習和消防演習的詳細情況 3.其他救生設備演習 4.船上訓練均應記錄在航海日志內(nè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