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希臘、羅馬神話,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物超多,情節(jié)超復雜,最令人頭疼的是,同一個神,在希臘神話和羅馬神話中,分別還有不同的名字······· 這直接導致:我們看了那么多關于希羅神話的故事或書籍,卻還是分不清 眾神之王到底是宙斯還是朱庇特? 赫拉和朱諾是不是同一個人? 普羅米修斯為什么會受到那么殘酷的懲罰? 《美惠三女神》 拉斐爾·圣齊奧(簡稱拉斐爾),1505年 木板油畫,17.8厘米×17.6厘米 孔戴博物館,尚蒂伊 那怎么辦?放棄不再看神話? 那我們可能就此與西方文明絕緣了。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希臘神話以及與之相承繼的羅馬神話更是眾多西方繪畫、小說、電影等藝術作品的素材和靈感來源,比如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畫家戈雅的《農神吞噬其子》;法國思想家、文學家加繆的《西西弗的神話》;沃爾夫岡·彼德森執(zhí)導,布拉德·皮特等主演的電影《特洛伊》……如果不了解希羅神話,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掌握這些作品的真諦,更無從深入了解西方文明。 作為積極進取、勤奮好學、求知上進……的21世紀新青年,知美君絕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在自己身上發(fā)生! 那么有沒有一條途徑既可以讓我們便捷、系統(tǒng)、快速地了解希臘羅馬神話,又能夠幫助我們厘清其中的人物關系,而且還能夠輕松地理解和記憶那些眾神傳說呢? 下面這本書無疑是看希羅神話的必備神器了——《諸神史詩:繪畫中的神話》。 諸神史詩:繪畫中的神話 [法]格拉德·迪尼佐(Gérard Denizeau) 2019年8月 有書至美-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完整的希臘羅馬神名對照表 擺脫宙斯、朱庇特傻傻分不清楚的尷尬 首先是奧林匹斯主神的名字。因為奧林匹斯是希臘最高的山,也是主神所在之地。傳統(tǒng)上一般說十二主神,其實有十四位,但有些只是偶爾待在這圣山上,或者象征性地在此,比如掌管冥界的哈得斯。諸神排位順序不一,依照時間先后或神話中的重要性,宙斯和赫拉排在第一第二是唯一從無異議的。 一幅畫演繹一段神話故事, 系統(tǒng)串起五彩斑斕的希羅神話史 相比厚重的神話典籍、研究資料而言,精美、極具欣賞性的繪畫作品無疑是快速讀懂希羅神話的一條捷徑。 雖然古典神話和現(xiàn)代圖像之間的聯(lián)系沒有那么緊密,但在16至19世紀,無數(shù)畫家曾從古典神話中汲取過靈感。遠至龐貝古城的壁畫,近至畢加索的作品,以神話為主題的繪畫如繁花盛開。 本書精選50幅出自波提切利、拉斐爾、提香、魯本斯、畢加索等著名畫家的經(jīng)典畫作,按照其中所描繪的神話主題的先后順序排列,從宇宙創(chuàng)生到古代史詩,從第一代神祇到荷馬、維吉爾歌頌的英雄,串聯(lián)起一段段精彩非凡的希臘羅馬神話。 農神吞噬其子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 《農神吞噬其子》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1819—1823年 壁畫轉布面,143.5厘米×81.5厘米 普拉多博物館,馬德里 最初的混沌之后,天空之神烏拉諾斯與地母蓋亞結合,生下了第一代神祇,包括似人又超人的十二泰坦神,其中最小的一個就是克洛諾斯,即羅馬人的農神。 他不但和母親蓋亞共謀閹割了自己的父親烏拉諾斯,而且在得知自己將被與姐姐瑞亞所生的孩子之一推翻之后,接連吞噬掉5個孩子。第六次懷孕時,傷心的瑞亞向母親蓋亞尋求建議。蓋亞讓她把將要出生的這個孩子藏在克里特島的山洞中,用襁褓裹上大石頭代替,結果克洛諾斯毫不懷疑地吞了下去。 計劃超出預期地成功,第六個孩子即宙斯,在遠離父母的地方喝著山羊阿瑪爾忒亞的奶長大,然后去找罪惡的生父復仇。喝下一劑催吐藥之后,克洛諾斯把之前吞噬掉的5個孩子:灶爐女神赫斯提亞、種植女神德墨忒耳、婚姻女神赫拉、冥王哈得斯和海王波塞冬又吐了出來。他們立刻上到奧林匹斯之巔,而宙斯將罪惡的父親投入塔耳塔洛斯深淵之后,也加入其中! 維納斯的誕生 《維納斯的誕生》,桑德羅·波提切利,1484年 布面蛋彩畫,172厘米×278厘米,烏菲齊美術館,佛羅倫薩 西俄德的《神譜》中,維納斯是第一批駐于奧林匹斯山的神祇之一。 詩人詳細地復述了她神奇的誕生過程:克洛諾斯閹割了自己的父親烏拉諾斯,并把切下的生殖器扔到了波濤洶涌的大海中。這東西泛出白色的泡沫,從中誕生了一個少女。少女由貝殼載著先是漂到基西拉島岸邊,后又漂到塞浦路斯。她一踏上陸地,百花就在她的足下綻放,周圍也變成一派春天的景象。美與愛之神的樣子隨世紀不停更替,但總取自當時的傾城美貌。 在這幅景象中,波提切利選擇用西蒙內塔·韋斯普奇的憂郁面龐來表現(xiàn)維納斯的模樣,她是朱利亞諾·德·美第奇的情婦,被認為是佛羅倫薩最美的女子,23歲就因肺炎離世。這樣的選擇也十分適合這幅畫,它脫離了畫家之前的宗教畫作,十分世俗化。由維納斯來終結除了表現(xiàn)罪惡不許畫女性裸體的禁令不是很有意義么?愛以其熱烈凈化一切。 在岸邊、 海面、 春風吹拂、 晨曦光芒等元素中,“人性化的維納斯”誕生了,由此體現(xiàn)出精神與物質的結合,這也是這幅美麗而著名的畫作首先要贊頌的。 彌諾陶洛斯和死去的母馬 巴勃羅·畢加索 《彌諾陶洛斯和死去的母馬》,巴勃羅·畢加索,1936年 紙面水粉及墨,44厘米×54.5厘米,畢加索博物館,巴黎 《喀耳刻把酒杯給尤利西斯》 約翰·威廉dia沃特豪斯,1891年 布面油畫,149厘米×92厘米 奧爾德姆美術館 在《奧德賽》中,對危險喀耳刻的描寫就在奧德修斯下冥界之前。 奧德修斯的同伴們到了喀耳刻的宮殿,喝了她給的酒,結果被她一魔杖變成豬,關在豬圈里吃橡果!但歐律洛科斯在暗中目睹了這巫術,他跑去告訴了與幾個人一起落在后面的奧德修斯。奧德修斯抓起武器,心中充滿憤怒,向著喀耳刻的宮殿就去了。赫耳墨斯半道攔住了他,讓他注意危險,還給了他一棵藥草,能解喀耳刻的魔酒。 荷馬接著寫奧德修斯到了喀耳刻的宮殿前:“我呼喚那魔女,她聽見了我的聲音,馬上走了出來,打開閃亮的大門邀我隨她進去。我進入宮殿,心中滿是悲傷??Χ虨槲乙罚屛易谝话谚傊y釘?shù)娜A美寶座上,在我腳下放了一個墊腳凳,用黃金杯為我斟酒,還放了些魔草,內心深處卻規(guī)劃著可怕的構想。她把酒杯遞給了我,我喝下這酒,但并無任何變化。那時,喀耳刻用魔杖擊打我,對我說:‘現(xiàn)在去豬圈里和你的同伴一起吧!’她剛說完這些話,我就抽出利劍沖向她,作勢要殺她??Χ掏蝗淮蠼幸宦暤乖诘厣希ё∥业碾p膝,對我邊哭邊說:‘你到底是什么人?’” 接著,奧德修斯說出自己的身份,勾引了這位魔女,她將他的同伴變回人形,而奧德修斯在歡樂一載之后才又開始漫長的漂泊! 細節(jié)放大解讀, 繪畫、神話愛好者零門檻入門讀物 除了講解每幅繪畫中所表現(xiàn)的神話主題之外,本書還單獨另辟新頁,用透明色塊標注作品中的畫面細節(jié),并作出相應解讀,手把手教我們欣賞名畫,看懂里面的神話故事。以上面所介紹的四幅作品為例: 藝術的唯美與神話的壯闊交織成一部不朽的諸神史詩。波提切利、拉斐爾、提香、魯本斯、畢加索等多位藝術大家的妙筆,讓只存在于愛琴海波濤中和奧林匹斯山巔的神話世界躍然紙上。借著文字的引領與繪畫的轉換,讓一個個神話中的人物有了華麗的舞臺,也讓他們的形象及故事更加深刻地印在我們的腦海。 這本《諸神史詩:繪畫中的神話》忠實且完整地呈現(xiàn)了希羅神話的精神,引領我們一同觀看神界的愛恨情仇、自然世界的神秘莫測以及英雄的英勇冒險,更帶我們深入認識西方文化的起源。對想要了解希羅神話以及西方文化藝術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不可錯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