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哀悼一位逝去的醫(yī)生。 而在加繆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有兩個與瘟疫相關的重要群像文本,即小說《鼠疫》和劇本《圍城狀態(tài)》。 在這個時候重讀,才會驚覺這位作家對“天災”中人的存在處境,有如此近乎警世寓言的描刻。 這是一種不親歷便難以體察的殘酷與深刻:異化,正逐漸支配著日常事件。 因此,讀加繆,你不需要明白主義,甚至無需哲思作為前提,也能對其筆下對個體存亡的關照感到深深觸動,因為這些看似遙遠的寓言,其靈魂的內(nèi)核,卻皆與你休戚與共。 看《局外人》就像一場當頭棒喝,這般“不近人情”的極端生存處境,能夠如何與當下一種扭曲并充滿壓迫性的生活,形成如此黏合的平行對照;“我反抗故我存在”(《反抗者》),從未設想過,這一簡潔樸素的哲學,可以如此振聾發(fā)聵。 在加繆當時的手記中,法西斯侵略的步伐“像老鼠一樣”,全國人民不得不忍受處于沉默中的絕望生活,仿佛監(jiān)禁。 『正如同那些歐洲中世紀遭遇鼠疫的城市居民』。 直到這場奇特的災難降臨,這個小城,甚至不知道如何以一種不乏味的方式想象死亡。 起先,只有許多捕風捉影的細節(jié),但每一處都令如今的讀者心生惶悚: 一只死在樓梯間、死在腳邊的老鼠。一個鐵路搬運工人經(jīng)過時,腋下夾著裝滿死老鼠的盒子。里厄大夫的女傭無意間提到,她丈夫所在的工廠已經(jīng)受了好幾百只死老鼠。 到了第四天,老鼠“成群結隊地跑出來死在外面”。第八天,收集了大概8000只死老鼠,在焦慮和質(zhì)疑聲中,政府的情報資料局宣布,鼠害現(xiàn)象已經(jīng)驟然停止。 市民們松了一口氣。 接下來,一切都更眼熟了。里厄大夫的看門人死了,在淋巴結腫大和持續(xù)不斷的高燒中。非常典型的鼠疫癥狀。他沒能扛過去。 1656年,一幅版畫對中世紀鼠疫“瘟疫醫(yī)生”的想象 無獨有偶,正如當下,經(jīng)歷過滅頂之災的人們,極容易產(chǎn)生將劫后余生與涅槃重生混淆的錯覺,殊不知苦難與災禍,在偶然性中其實并不設限。 誤以為經(jīng)歷過一次劫難,或者曾經(jīng)間接地了解過劫難,便自以為所能見識到的悲劇已經(jīng)到頭了,往后便是一種苦盡甘來的規(guī)律。但沒有對悲劇的想象力與審慎,這一規(guī)律便不能成立。 但在暈眩之后,理智重新占據(jù)上風。“目前應當做的,是明確承認必須承認的事實,消除無益的疑心,采取適當?shù)拇胧??!?/span> 里厄大夫的同事里沙爾醫(yī)生,在專業(yè)上極為優(yōu)秀,也曾在病情面前充滿游移:“街談巷議,總是把一切夸大。”省長說:“但別聲張,我相信這是一場虛驚。”一度,報紙上寫滿了對老鼠的議論,卻對死人的事實只字不提。 在一場緊急的醫(yī)療討論會上,醫(yī)生們提出了眾多關于鼠疫的可能,但尚未能夠給這場災難正式下一個定論。 但里厄說道:“重要的不是推敲字眼,而是爭取時間。” “即使不是鼠疫,也要采取面對鼠疫那樣的緊急措施。只是應當承認,我們不該根據(jù)一般居民不會送命的假設行事,否則,城里一半人可能真會遭遇不測?!?/span> ![]() 這也是我如此被《鼠疫》重新打動的原因。災禍當中總會出現(xiàn)“英雄”,像里厄大夫,像書中組織民間救援隊的人,甚至還能包括慷慨激昂的神甫。但在加繆看來,《鼠疫》中最值得贊頌的,卻是一位普通公務員。 “如果說這個故事必須有這么一位楷模,筆者樹立的正是這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居下無雙的英雄。他沒有別的,只有一顆比較善良的心和一個看似滑稽的理想。這一點將使真理回歸原有的位置,使二加二只等于四,使英雄主義恢復它應有的次要地位,從不超越追求幸福的正當要求。” 而災禍,往往還能被解讀為神圣意志的復仇。在無可庇護的驚惶中,人們總免不了將眼光重新落回宗教。 書中有一場相當具有感染力的宗教布道,神甫警示當?shù)氐娜藗儯怯捎谒麄兤饺諏κ浪紫順吠度肓诉^分熱忱的目光,導致了對上帝的輕慢,因此,鼠疫是對這一失虔的降神性昭示。 但里厄大夫說,無論如何。 無論如何,“沒有這樣一位萬能的上帝”。 “世界上沒有人,敢全身心地信賴這樣一位上帝,哪怕是神甫自己?!?/span> 因此,只要這種疑慮存在一日,那么,即使這場戰(zhàn)役意味著無窮無盡的失敗,也要持續(xù)斗爭,“起碼在這一點上,我相信自己在掌握真理”。 因此,人不只是一種概念。高尚與犧牲,沒有了對人之存在的基本尊重,便浮于虛空,或者成為恥辱的冠冕。在頭頂?shù)那嗵熘?,我們所應更關心的,是腳下踏著的堅實的大地。那里才是人的立足與經(jīng)行之處。 ![]() ![]() 在啞劇/鬧劇/合唱的多種雜糅之中,一顆顆彗星在西班牙的空中劃過,照亮了這一末世的序幕。曾經(jīng)在阿赫蘭的一切儼然復刻,這個西班牙城市也霎時充滿了痛苦、哭泣與死亡的驚惶。 ![]() “想必你們已經(jīng)明白了,從今天起,你們要學會按部就班地死亡。以往的混亂要收拾一下,規(guī)定所有人都是一種死法,且嚴格按照名單的順序。你們再也不會隨意地死去了,都將納入統(tǒng)計之中,這樣,你們多少還算有點用處。你們都得死,這是毫無疑問的,但要按照順序死,戴好識別性的標志死,哪一個都不可遺漏,這便是好的開端。” ![]() 在瘟神與女秘書的管轄中,人無法證明自身存在,只有他人給予的“生存證”才能證明存在。 女秘書洋洋自得地對前來求取生存證的漁民說:“生活自然是公共的,且這是唯一允許您過的生活?!贝颂幰肓艘粋€現(xiàn)代人非常哭笑不得的“辦證困難”作為神來之筆: 為了辦生存證,漁民不得不跑去另一個辦事處辦理健康證,但健康證辦理的前提卻是要先辦好生存證。 ![]() 最令人不忍直視的,是一條關于“緘默”的法則: 市民必須每日口中塞著一個浸醋的布團,以生理性的限制,不去開口說話。如果有反抗與暴動,人類被鼓勵互相仇恨與廝殺。 ![]() 但劇中始終存在著“荒誕的悲劇英雄”,或許與《鼠疫》相比起來并不那么鎮(zhèn)定完美,但ta們同樣都是能對人類的悲劇有所震顫的人,在這樣極端的狀況下,依舊堅持“您不能什么都決定,痛苦也有發(fā)言權”。 劇中的愛侶狄埃戈與維克多麗雅共同經(jīng)歷了《薩勒姆的女巫》般的時刻——我已出賣了我的靈魂,那么,把我的名字還給我。 最后,狄埃戈愿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女友的生命與瘟疫的結束。他痛陳道:“在這場搏斗中,我身心俱疲,我不再是個男人了。也就應該死了。但這個世界需要我們的女人,以便學會生活?!?/span> 這或許也和當時加繆的狀態(tài)有關,他正與一位西班牙女士熱戀著,因而《圍城狀態(tài)》中,救贖袒露在兩個無比脆弱的愛侶身上,其中強大的激情,甚至令死亡都為之動容。 ![]() 盡管,永不退讓的民眾重新取得上風,虛無自嘲“這蔑視似乎也已開始過時”,但當望向大海,從海水的苦澀中磨礪的巨大鋒刃,將橫掃那可惡至極的城市,卻同時也隱隱意味著,虛無與荒誕的苦難,始終有一天將卷土重來。 在那一天來臨之前,『不要停止愛,不要停止存在,也不要停止反抗』。 無論是加繆在這兩部作品中描繪的末世圖景,還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當下。 這一切,我不想忘。 撰文 | JunQi 圖源 | 網(wǎng)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