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藥業(yè)(SZ002737)$ 為什么中醫(yī)可以治感冒? 中醫(yī)既不知道病菌,也不知道病毒,為什么還能治感冒?這不科學(xué)??! 我們舉個例子吧。 你運動出了一身汗,然后就貪涼猛吹空調(diào)。不久,就覺得渾身發(fā)涼怕冷,后背肌肉僵硬不舒服,可能還有點發(fā)燒了。 這時候你去醫(yī)院看病,驗個血說不定白血球高了。這是有炎癥啊,抗生素輸液消炎吧。 或者,你也可以回家,喝一大碗熱姜湯,蓋上被子。一會兒忽然嘩一下出汗了,人一下子舒服了,量量體溫,燒也退了。 很多人有過這種體驗吧? 那你說說,這個姜,它殺的是什么病毒病菌啊? 其實,這個姜不治病,治的是人。 西醫(yī)一心想的就是殺病菌殺病毒,而中醫(yī)想的不是治病,是治人。 上面這種情況,用中醫(yī)的話說,就是寒邪束表,造成了人體的生理功能不正常,病邪乘機作亂。而本來正在出的汗被鎖在肌肉了出不去,所以肌肉不舒服。 用一碗熱姜湯,把汗腺打開,汗一出,人頓時就舒服了,病也好了。 有時候你喝姜湯也不管用,那我們有更專業(yè)的方子,叫:葛根湯。 葛根12g、麻黃9g、桂枝6g、生姜9g、炙甘草6g、芍藥6g、大棗3枚 兩千年前的中醫(yī)經(jīng)典《傷寒論》說:“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fēng)者,葛根湯主之?!?br> 不出汗,怕吹風(fēng),項背強幾幾是因為有汗鎖在肌肉里出不去,所以頭頸后背肌肉很難受。葛根湯一喝,汗一出,病就好了。 那些說中醫(yī)不科學(xué),嚷嚷著要“廢醫(yī)存藥”的,你說說這姜湯、葛根湯能殺什么病毒病菌??? 離開了中醫(yī)理論的指導(dǎo),這些藥能治什么病??? 中醫(yī)把人體生理功能不正常出現(xiàn)的問題叫癥狀,根據(jù)癥狀來治病叫對癥治療,分析癥狀產(chǎn)生的原因來開藥叫辯證施治。 辯證法,就是從中醫(yī)借用了辯證這個詞,這是一門很深奧的學(xué)問。 《傷寒論》如何治感冒 現(xiàn)在西醫(yī)主導(dǎo)的衛(wèi)生部不允許中醫(yī)治療傳染病。要知道兩千年前的《傷寒論》,初衷就是治傳染病的,這是中醫(yī)的強項。 下面我們具體講解一下《傷寒論》治感冒的方法。 西醫(yī)是見病不見人,中醫(yī)是治人。治人首先要給人分類。 1、首先分兩大類:陰陽。 陽,就是正氣足的,這一類人的治療原則是祛邪為主。 陰,就是正氣虛的,這一類人的治療原則是扶正為主。 西醫(yī)恰恰是把這個戰(zhàn)略問題搞反了。病越是重的人,他越是給你大量用重藥猛藥,理由是病重啊,不大量用藥救不過來。所以你看,用藥用的最狠的就是ICU,最后卻往往是人財兩空。 當年羅一笑是笑著進醫(yī)院的,那時候,她什么癥狀都沒有,只有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血小板偏低。 為什么一個活蹦亂跳,沒有任何癥狀的孩子,進了醫(yī)院,不到三個月就成了“嚴重膿毒癥、膿毒性休克、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重癥病人不幸去世?《天使羅一笑:媽媽再生我一次!》 在《三國演義》舌戰(zhàn)群儒時,諸葛亮說:“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哉?譬如人染沉疴,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臟調(diào)和,形體漸安,然后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 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得了重病,應(yīng)該先保命,再考慮治病。如果不管人的死活,只盯著疾病下猛藥重手,要想平安是很難的?!独钤佒伟┧烙诿绹?,連諸葛亮都要痛罵了》 你看看,古代寫小說的人都這么明白治病的道理,現(xiàn)在的醫(yī)生卻不懂。 2、按病位分三大類:表,里,表里之間 表是體表。里,指的是從食道到胃腸肛門的空腔,其實是人體內(nèi)部的表面。病邪在這兩個部位,說明病還沒有深入,是容易治的。 表里之間,就是病邪深入人體內(nèi)部和臟腑了,這時候病就難治了。 陽性病在表,稱太陽病,就用發(fā)汗的方法排毒;病在里,稱陽明病,就用吐法、清法和下法排毒;病在表里之間,稱少陽病,就要用和解、調(diào)理的方法。 陰性病在表,稱少陰病,要扶陽解表;病在里,稱太陰病,要扶陽溫里;病在表里之間,就非常嚴重了,要回陽救逆。 3、《傷寒論》六大治法 病在表 體表 病在里 胃腸 表里之間臟腑 正氣足為陽 祛邪 太陽病 解表發(fā)汗 桂枝湯/麻黃湯 陽明病 吐清下 瓜蒂散/白虎湯/承氣湯 少陽病和解 柴胡湯 正氣虛為陰 扶正 少陰病 附子湯 太陰病 四逆湯 厥陰病 回陽救逆 1、太陽病 感冒初起,發(fā)熱惡寒。這時候正氣不虛,氣血充盈,所以脈是浮的。人的免疫系統(tǒng)工作機能亢進代謝增高,吞噬細胞消滅病原體產(chǎn)生大量代謝廢物,需要從體表排出。 這時候如果有汗,用桂枝湯: 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棗3個 桂枝湯還有14個變化,一共是15個方子,這里不細說了。 如果無汗,用麻黃湯: 麻黃9g 桂枝6g 杏仁6g 炙甘草3g 《傷寒論》里藥物的用量,其實是上面的4倍多。不過講究的是“中病即止,不必盡服”,下面所有的方子都是如此。比如麻黃湯,沒出汗就要再喝,出汗了就停,以免大汗傷津。 葛根湯,用于去肌膚之水 葛根12g、麻黃9g、桂枝6g、生姜9g、炙甘草6g、芍藥6g、大棗3枚 大青龍湯,不出汗煩躁,表寒里熱,痰是黃的 麻黃12g 桂枝6g 甘草6g、杏仁6g、石膏18g、生姜9g、大棗3枚 小青龍湯,心下有水汽,表寒里寒,痰是白的 麻黃10g 芍藥10g 細辛3g 干姜10g 炙甘草10g 桂枝10g 五味子3g 半夏10g 麻杏石甘湯,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子,常用于在感冒中繼發(fā)肺炎。 麻黃9g 杏仁9g 石膏24g 甘草6g 2、陽明病 陽明病是發(fā)熱惡熱,怕熱喜歡涼。病邪造成胃腸不正常,積聚了代謝廢物糞便等。 瓜蒂散是催吐的,略去。 白虎湯很重要,治壯熱,治高燒非常靈。有些高燒需要補充津液,就像汽車發(fā)動機冷卻水沒有了,不補水燒退不下來,所以加梗米生津。 白虎湯 石膏50g 知母18g 甘草6g 梗米9g 出了大汗,體虛的,可以加人參9g。 調(diào)渭承氣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是瀉下的,用大黃、芒硝等,具體不寫了。 3、少陽病 特征是口苦、咽干、目眩、忽冷忽熱、默默不欲食、惡心嘔吐等等。 這里著名的小柴胡湯出場了: 柴胡30g 黃芩9g 人參9g 半夏9g 炙甘草9g 生姜9g 大棗4個 可以治肝膽、脾胃各種疾病。柴胡湯有各種加減變化,可以治各種臟腑疾病。 上面就是太陽、陽明、少陽階段的基本治法。 少陰、太陰、厥陰病這里就不講了。可以說,西醫(yī)要送進ICU搶救的病人,就是用三陰病的方子了,扶陽救逆、回陽救逆,急救,必須扶正,而不能再用傷人的方法,否則往往會人財兩空。 著名的李可老中醫(yī)就是用附子湯類急救的高手。有興趣可以去看《傷寒論》原文,也推薦郭生白先生寫的《傷寒六經(jīng)求真》。 中醫(yī)不是慢郎中。一副藥退燒是常態(tà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