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硬骨頭 -- 不好啃
一屁股坐在開水鍋里 -- 不死也掉皮 一槍打死個跳蚤 -- 不夠藥錢 一拳砸碎仨酒壺 -- 不堪一擊 一元還你一百分 -- 不少分文 一張紙畫個鼻子 -- 不要臉 椅子掉了背 -- 不可靠 陰天曬衣服 -- 不長眼 英雄好漢上梁山 -- 不打不相識 硬逼雄雞下蛋 -- 不可能 油倒進水里 -- 不入格 油鍋里撈金子 -- 不好下手 有奶就是娘 -- 不分好歹 有文沒武 -- 不成一臺戲 有心炒豆 -- 不怕鍋響 魚的眼睛 -- 不眨 榆木疙瘩 -- 不開竅 雨后送傘 -- 不領情 雨衣外面穿棉馬夾 -- 不貼心(身) 玉皇大帝打算盤 -- 不由人來算計 宰相門口賣冰糖 -- 不敢聲張 鑿木匠打鐵 -- 不識貨色 澡堂搬家 -- 不讓人喜(洗) 灶坑里劈柴禾 -- 不好使家什 氈上拖毛 -- 不易移動 站著身子說話 -- 不腰酸 張飛夜戰(zhàn)馬超 -- 不分勝敗 朝睡暮起 -- 不見天日 鄭國人留盒不留珍珠 -- 不識輕重頭 芝麻稈做門閂 -- 不能推敲 芝麻掉進杏筐里 -- 不顯眼 指象為馬 -- 不識相(象) 紙糊的板凳 -- 不是人做(坐)的 紙糊的房子 -- 不能容人 紙上談兵 -- 不切實際 紙做的欄桿 -- 不能依(倚)靠 紙做的雨傘 -- 不頂用 紂王有兵百萬,不敵西周臣子三千 -- 不得民心 諸葛亮的扇子 -- 不離手 諸葛亮斬馬謖 -- 不念舊情 豬八戒進了女兒國 -- 不想走了 豬八戒偷吃人參果 -- 不知啥滋味 竹籠里斑鳩 -- 不知道春秋四季 追老虎上山 -- 不得不如此 拙婆娘刷鍋 -- 不是打鍋就是打碗 紫檀木當柴燒 -- 不識貨 自行車下橋 -- 不睬(踩) 嘴巴里放崗哨 -- 不露口風 做夢望遠島 -- 不現(xiàn)實 做賊的偷鑼 -- 不敢當(擋) 呂太后的宴席 -- 不好進口 論個賣東西 -- 不分輕重 駱駝拉車 -- 不聽那一套 落第后聽喜鵲叫 -- 不忍聞 麻布擦臉 -- 不利索 麻袋沒有底 -- 不盛東西 麻袋裝豬 -- 不知黑白 麻雀吃胡豆 -- 不留后手 麻雀入了瞎貓口 -- 不死也要脫層毛 麻繩濕水 -- 不擰自緊 馬良的兄弟 -- 不可重用 碼字前邊添零 -- 不算數(shù) 螞蟻搬家 -- 不是風便是雨 賣肉的切豆腐 -- 不在話下 麥田里返青 -- 不慌(荒)不忙(芒) 賣掉孩子買蒸籠 -- 不蒸饅頭爭(蒸)口氣 賣個兔子剝?nèi)テ?-- 不留面子 賣雜碎的收攤了 -- 不用提心吊膽了 滿嘴抹漿子 -- 不好張嘴 漫野地里長棵樹 -- 不在行 盲佬打瞌睡 -- 不顯 盲人摸象 -- 不識大體 茫罕山的游云 -- 不可琢磨 貓守老鼠洞 -- 不動聲色 貓子同狗子打架 -- 不是對手 帽沿戴到鼻梁上 --不要往下看 沒吃三天齋 -- 不敢充神仙 沒等開口三巴掌 -- 不由分說 沒有高山 -- 不顯平地 沒長嘴的葫蘆 -- 不言不語 眉毛上挽轉(zhuǎn)子 -- 不是長法(發(fā)) 米篩眼里的米 -- 不上不下 蜜蜂采花 -- 不為自己 蜜蜂釀蜜 -- 不辭辛苦 棉花樹上的桃子 -- 不是好吃的果子 面條捏窩窩 -- 不想干(搟)了 描眉畫眼 -- 不是好鳥 廟院里掛個草籃子 -- 不是真中(鐘) 詞組和合成詞結構方式
詞組和合成詞結構方式:常見的是聯(lián)合、偏正、主謂、動賓、動補、介賓。 ⑴聯(lián)合結構:又稱并列結構,是由同義(包括近義)或反義的詞素或詞所構成。 同義聯(lián)合: 反義聯(lián)合: ⑵偏正結構:前一個詞素或詞修飾后一個詞素或詞。前是偏義,后是正義。 ⑶主謂結構:前邊詞素或詞如同主語,后邊詞素或詞如同謂語;前者是被陳述的對象,后者是陳述的對象。 有些偏正結構的合成詞或詞組,一經(jīng)顛倒,即成主謂式的合成詞或詞組.(流水) ⑷動賓結構:又稱支配式。前后詞素或詞組間有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前者表示動作或行為,后者表示動作行為所支配的對象,前者如動詞謂語,后者如賓語。 有些主謂結構的合成詞或詞組,一經(jīng)顛倒,即成動賓式的合成詞或詞組 ⑸動補結構:又稱補充式。前后詞素或詞間有補充與被補充、說明與被說明的關系,經(jīng)常以后者來補充說明前者。 有些動補結構的詞或詞組,中間可插入:得、不等字 ⑹介賓結構:介詞把它所帶的賓語介紹給主語,介詞在前,賓語在后。介賓結構可以短至幾字,長至幾個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