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打蘆花淚水沾濕了衣襟,柴門處再沒有母親白發(fā)蒼蒼斜倚的身影.去年五月梅雨時節(jié),我曾典當袈裟,糴米回家,奉養(yǎng)老母. 這是僧人輿恭《思母》里的兩句,思念亡母的詩,這兩句聯系全詩所表達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全詩如下: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去年五月梅雨時節(jié),家中糧斷,白發(fā)老娘倚門翹首,盼兒歸來,望眼欲穿!自己是出家人,身無長物,只好典當袈裟,糴米回家,奉養(yǎng)老母.當時的境況雖然清苦,但畢竟老母健在,孝心有托.可現在,母親已經去世,柴扉冷落,已無親人倚門.霜打蘆花,淚濕衣衫,詩人陷入了深深的悲慟. 讀這首詩,令人悲從中來.詩中寫梅雨季節(jié),白頭倚門,典當袈裟,負米歸來等景象,樸素真實,直抒胸臆.句句在敘事,句句含深情;句句在寫景,句句蘊至誠. 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忘我的感情.《思母》格外動人之處在于本詩是出家人寫的,是一位出家人不解的塵緣和難舍的親情.《楞嚴經》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就是說,十方諸佛,憐憫憶念一切眾生,好像母親憶念親生兒子一樣.在佛經中,母親的愛憐和佛祖的慈悲是同位的.僧人輿恭的感情所以美好,正因為在他的詩中,充滿了世俗的人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