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故宮館藏萬歷瓷器精品欣賞(20件)

 不易齋2 2020-02-02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紋盤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紋盤 盤心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紋盤 底部

斗彩折枝蓮?fù)邪思榧y碗,明萬歷,高8.7cm,口徑16.5cm,足徑7.1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外壁斗彩裝飾。腹部繪8組折枝蓮?fù)邪思榧y。近底處繪變形蓮瓣紋。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萬歷年制” 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方欄。此碗是佛前供器,造型和紋飾均模仿成化斗彩瓷器,形制秀美,紋飾簡明,色彩艷麗。


明萬歷朝斗彩器物不多,其器形及紋飾仍宗奉成化斗彩,但與成化斗彩相比,其色彩更為艷麗。八吉祥屬于藏傳佛教使用的八種吉祥物,即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罐、金魚、盤腸。

素三彩團龍瓶

素三彩團龍瓶,明萬歷,高37.5cm,口徑9.5cm,足徑16cm。


瓶鋦口,短頸,溜肩,瘦脛,圈足外撇。頸部及近足處均繪有一周黃彩寬帶紋,肩部以青花繪蓮瓣紋,外壁以孔雀藍釉為地,黃彩飾團龍紋。


素三彩是指景德鎮(zhèn)燒制的一種低溫釉上彩瓷。器表紋飾以黃、綠、紫彩為主,不用或少用紅彩,故稱素三彩。清人許之衡著《飲流齋說瓷》中有“茄、黃、綠三色繪成花紋者謂之素三彩”。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溫?zé)傻乃靥ド?,用彩釉填在已刻好的紋樣內(nèi),然后再經(jīng)低溫?zé)?。素三彩?chuàng)燒于明宣德時期,萬歷素三彩器出現(xiàn)色地疊燒工藝,如黃地三彩、綠地三彩等。此器是以孔雀藍釉為地,上施黃彩,雖然彩有剝落,且不甚均勻,但我院收藏明萬歷素三彩器僅此一件。

青花魚藻紋蒜頭瓶

青花魚藻紋蒜頭瓶 款識

青花魚藻紋蒜頭瓶,明萬歷,高37.5cm,口徑7.7cm,足徑18cm。


瓶直口蒜頭式,長頸,溜肩,圓腹,圈足。直口下蒜頭部分飾蓮瓣紋,頸部飾花卉紋,肩部飾一周卷枝紋,腹部繪魚藻紋。魚兒呈各種姿態(tài)游弋,襯以淡色細筆繪出的水波紋,生動自然。口部書寫“大明萬歷年制”六字橫款。

青花云龍雙耳爐

青花云龍雙耳爐,明萬歷,高30.8cm,口徑22cm,足徑17.5cm。


此爐僅余腹部,胎體厚重,釉面泛青,外壁以青花繪雙應(yīng)龍騰飛于海水江崖之中,腹部一面長方形開光,內(nèi)書“江西撫州府臨江縣,客寓平陽縣市心街,居住信士黃世錦、妻林氏,男□子露同侄黃子佩、妻薛氏、陳氏,男應(yīng)神喜舍大香爐、花瓶壹付,祈保家門清吉、人口平安、買賣亨通、諸事迪吉、福有所歸。大明萬歷壬寅仲夏立日吉”。萬歷壬寅年為萬歷三十年(1602年)。


明代晚期佛教、道教盛行,此時民窯燒制一種特殊的瓷器,即為廟宇定燒的供奉器皿,并多在供器上寫下祈求的愿望,以求神仙保佑。供器一般以香爐、瓶最為多見,此外還有凈水碗、盤等。

五彩鴛蓮紋提梁壺

五彩鴛蓮紋提梁壺 底部

五彩鴛蓮紋提梁壺,明萬歷,高20.5cm,口徑8.7cm,足徑11.8cm。


壺唇口,短頸,豐肩,圓腹,圈足。肩部附提梁和曲流。附傘形蓋,蓋頂置寶珠形紐。通體青花五彩裝飾。腹部繪蓮池鴛鴦圖。肩部繪云頭紋一周,近足處繪變形蓮紋一周。蓋面繪花卉、飛雀和蝴蝶。柄與流上均繪串枝朵花。所用釉上彩以紅、黃、綠彩為主。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萬歷年制” 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此壺為宮中飲茶用器。構(gòu)圖飽滿,紋飾線條較粗,圖案生動活潑。明萬歷時期的五彩小件器與嘉靖時類似,品種略多,大件器越加盛行,大花觚(gū 音孤)、大蒜頭瓶、大葫蘆瓶等為典型器形。這時的五彩器幾乎全是青花五彩,傳世品中釉上五彩器很少。

青花開光花鳥紋盤

青花開光花鳥紋盤 盤心

青花開光花鳥紋盤 底部

青花開光花鳥紋盤,明萬歷,高3.7cm,口徑21cm,足徑14cm。


盤撇口,淺壁,塌底,圈足。通體青花裝飾。盤心繪花鳥紋,內(nèi)壁繪錦地開光八組,開光內(nèi)繪花果紋,外壁開光內(nèi)繪變形靈芝紋。圈足內(nèi)施白釉。無款識。


在裝飾方法上,明代景德鎮(zhèn)民窯為適應(yīng)外銷的需要,一改傳統(tǒng)的自上而下劃分裝飾區(qū)域與層次的傳統(tǒng)做法,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獨具時代特色的裝飾圖案,為我國瓷器裝飾的創(chuàng)新開拓了一條新的成功之路。明代晚期大量生產(chǎn)一種既有東方民族傳統(tǒng)風(fēng)格、又充滿著濃郁異國情趣的青花瓷盤,這種瓷盤的內(nèi)壁 6到8個開光,開光內(nèi)繪各種不同的錦紋和結(jié)帶、瓔珞紋飾。盤心處繪云龍、博古、雙鹿或其它題材。這種器物在江西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出土,在國外的博物館中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收藏。在美國、德國、荷蘭、日本,甚至西班牙和伊朗等國,都曾進行過仿制。這種被歐洲人稱為“嘉櫓”,日本人稱為“芙蓉手”的瓷器,是當(dāng)時外銷瓷中的重要品種之一,為我國瓷器裝飾增添了新的內(nèi)容與形式。

五彩鏤空云鳳紋瓶

五彩鏤空云鳳紋瓶 局部

五彩鏤空云鳳紋瓶,高49.5cm,口徑15cm,足徑17.2cm。


瓶洗口,長頸,垂腹,圈足。頸兩側(cè)貼飾獅耳。通體以褐色或赤褐色勾勒輪廓,用釉下青花及紅、黃、綠、茄紫、孔雀綠諸彩裝飾,全器共繪八層紋飾。瓶腹鏤雕9只鳳凰飛翔于祥云之間,構(gòu)成了器物的主題紋樣。瓶口鏤空如意云頭紋,頸部環(huán)繪五彩蕉葉紋,并鏤雕若干飛舞的蝴蝶。頸部兩側(cè)堆雕的獅耳上有青花篆書“壽”字。頸下飾朵花和八寶紋。無款識。


整個器物自口至底,層層花紋密布,無纖毫隙地,可稱艷麗之至。這時期的五彩,一反明成化時彩瓷之疏朗、優(yōu)雅、寧靜,變?yōu)闈馄G熱烈的風(fēng)格,紋飾繁密雜亂,布滿器身。華麗俗艷有余而高雅秀美不足,為萬歷年五彩之特征,此瓶即典型器物。


這件鏤空云鳳紋瓶不僅成功地運用了五彩裝飾,而且以熟練的鏤雕技藝,給人以巧奪天工之感。如此繁密的鏤空與五彩裝飾相結(jié)合的工藝,反映出當(dāng)時瓷匠們高超的技能,是萬歷時期官窯五彩瓷中的稀世珍品。

青花龍鳳紋出戟花觚

青花龍鳳紋出戟花觚 底部

青花龍鳳紋出戟花觚,明萬歷,高21.9cm,口徑15.7cm,足徑11.3cm。


觚(gū 音孤)撇口,長頸,鼓腹,兩側(cè)對應(yīng)出戟(jǐ 音幾),高圈足外撇。通體青花裝飾。腹部主題圖案繪云龍和云鳳紋。頸部繪洞石牡丹兩組。足上繪云朵、折枝花和圓點紋。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萬歷年制” 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此觚為宮廷陳設(shè)用器,仿商周青銅器式樣,造型端莊,雄渾古樸。青花呈色藍中泛紫。圖案寓意吉祥,龍鳳紋組合描繪寓意“龍鳳呈祥”。

青花經(jīng)文觀音菩薩圖碗 正面

青花經(jīng)文觀音菩薩圖碗 背面

青花經(jīng)文觀音菩薩圖碗 碗心

青花經(jīng)文觀音菩薩圖碗 底部

青花經(jīng)文觀音菩薩圖碗,明萬歷,高7.6cm,口徑16.5cm,足徑7cm。


碗撇口,弧壁,玉璧形底。通體青花裝飾。碗心書寫青花楷體“南無無量壽佛”六字,環(huán)以纏枝花紋。外壁一側(cè)繪觀音像,渡海觀音居中,足下波浪翻騰。善財童子合掌相拜,韋馱雙手合十,橫置金剛杵護法。另一側(cè)青花楷書經(jīng)文112字,首句為“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落款為“皇明萬歷四十四年歲次丙辰仲冬月吉日精造”。外底素底無釉。無款識。


此碗青花設(shè)色清新淡雅,富有層次,人物形象準確生動。最為珍貴的是署有紀年款,萬歷四十四年即1616年。以往認為清代康熙時始有斜削式細砂玉璧底,此碗證明明代萬歷時已開先河。

紫地素三彩折枝花果云龍紋盤

紫地素三彩折枝花果云龍紋盤 底部

紫地素三彩折枝花果云龍紋盤,明萬歷,高2.7cm,口徑14cm,足徑8.5cm。


盤內(nèi)外均以紫地素三彩裝飾。內(nèi)外壁均繪折枝花紋,綠葉黃花。內(nèi)底黃色線圈內(nèi)繪云龍紋。圈足內(nèi)施紫釉。外底署綠彩楷體 “大明萬歷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黃彩雙線圈。

淡茄皮紫釉暗劃云龍紋碗

淡茄皮紫釉暗劃云龍紋碗 款識

淡茄皮紫釉暗劃云龍紋碗,明萬歷,高7.3cm,口徑15cm,足徑5.5cm。


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壁施淡茄皮紫色釉。腹部暗刻二云龍趕珠紋。圈足墻外暗刻回紋。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萬歷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明代茄皮紫釉以呈色黑紫的深茄皮紫釉較多,淡茄皮紫釉較少見。此碗即屬于后者,且釉色純正,刻花生動,彌足珍貴。


茄皮紫釉創(chuàng)燒于明代早期,它是一種以氧化錳為呈色劑的高溫釉,釉料中的鐵、鈷等其他金屬元素則起調(diào)色作用。其釉色有深、淺之別,深者如熟透的黑紫色茄皮,常施于尊、罐、大盤、大碗等器上;淺者則似未熟的茄皮呈淡紫色,多施于小件盤、碗之上。

黃地素三彩二龍戲珠紋盤

黃地素三彩二龍戲珠紋盤 盤心

黃地素三彩二龍戲珠紋盤 底部

黃地素三彩二龍戲珠紋盤,明萬歷,高4.4cm,口徑23.3cm,足徑16cm。 


盤敞口,弧壁,圈足。盤心微下塌。通體黃地素三彩裝飾。內(nèi)底飾雙龍戲珠紋,外壁飾纏枝蓮紋。圈足內(nèi)施黃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萬歷年制” 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此盤的所有紋樣均先用黑彩勾出輪廓,其內(nèi)再填以紫、綠、孔雀綠、黑彩等。外壁黑彩暈散嚴重。盤的造型不太規(guī)整,龍紋隨意性較強,爪如花朵,口、腹、足底均有窯裂,反映出萬歷時期御器廠瓷器生產(chǎn)質(zhì)量趨于下降的狀況。在黃釉的掩映下,青花款呈藍黑色。

青花嬰戲圖圓盒

青花嬰戲圖圓盒 頂部

青花嬰戲圖圓盒 底部

青花嬰戲圖圓盒,明萬歷,通高11.3cm,口徑20.8cm,足徑16.2cm。


盒上下子母口套合,口微內(nèi)斂,弧形壁,圈足。通體青花裝飾。蓋面主題紋飾為嬰戲圖,繪16個頑童在庭院中玩耍,下襯以云龍戲珠、雜寶、卷草紋等。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萬歷年制” 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這種蓋盒胎體厚重堅硬,為萬歷朝的典型式樣。青花色澤艷麗明快,藍中泛紫。紋飾構(gòu)圖繁而不亂,用筆隨意生動,人物眾多,形象夸張,寓意子孫繁衍。

青花異獸紋花觚

青花異獸紋花觚 款識

青花異獸紋花觚,明萬歷,高76.5cm,口徑22.6cm,足徑19.3cm。


觚葵瓣式,敞口,沿上折,長頸,頸中部起凸棱,腹部鼓出,足部高長,微外撇。外口沿下橫書楷書“大明萬歷年制”六字款,外圍以雙方欄。頸部繪洞石、花卉及草蟲紋,凸棱之上繪雙龍穿花及纏枝蓮?fù)邪藢毤y,頸最下部繪回紋一周,腹部八面皆繪異獸,足脛部位從上至下八面分別繪8組折枝花卉、松柏、異獸及花卉紋各一周。


此花觚器形碩大,器身為8瓣花棱式,所繪紋飾繁密,從造型到紋飾都體現(xiàn)了萬歷時期花觚的特點。

綠地黃彩開光云龍紋蓋罐

綠地黃彩開光云龍紋蓋罐 盤心

綠地黃彩開光云龍紋蓋罐 底部

綠地黃彩開光云龍紋蓋罐,明萬歷,高19.1cm,口徑9.4cm,足徑11.3cm。 


罐直口,短頸,豐肩,鼓腹,圈足。罐外壁綠地黃彩裝飾,肩部飾變形蓮瓣紋,腹部4個菱形開光內(nèi)均飾云龍紋,開光上下分別以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罐、金魚、盤腸等八吉祥相隔。蓋面中心飾云龍紋,外部環(huán)繞11個變形蓮瓣紋。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萬歷年制”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此罐的所有圖案均先在素胎上刻劃,再施以低溫釉彩。

五彩張?zhí)鞄煍匚宥炯y小盤

五彩張?zhí)鞄煍匚宥炯y小盤,明萬歷,高1.9cm,口徑10.6cm,足徑6.6cm。
盤撇口,淺弧壁,圈足。內(nèi)外青花五彩裝飾。內(nèi)底繪張?zhí)鞄煍匚宥緢D,張?zhí)鞄煶謩α⒂跇湎缕碌厣希車枥L蟾蜍、蝎、蛇等。內(nèi)壁繪相間排列的菖蒲葉、折枝石榴花、艾草等共八組。外壁繪相間排列的菖蒲葉、折枝石榴花、艾草等,間繪以蛇、蝎、蟾蜍、蜈蚣、壁虎等。外底青花雙圈內(nèi)署青花楷體“大明萬歷年制”六字雙行款。


從此盤上的裝飾題材看,這應(yīng)是一件萬歷時期景德鎮(zhèn)御窯廠專門為宮廷燒造的供端午節(jié)使用的應(yīng)景物品,圖案寓“袪毒辟邪”之意。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又名“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夏節(jié)”等。五月天氣漸熱,細菌容易繁殖,蛇、蝎、蟾蜍、蜈蚣、壁虎(俗稱五毒)等毒蟲紛紛出動,癘疫常常發(fā)生,致使五月又有“惡月”之稱,五月五日又有“惡日”之稱。因此,人們想方法設(shè)法在此時辟瘟祛邪,以求安康。民間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家家于在門上懸掛艾草、菖蒲或石榴、蒜頭等,都是有此用意。因為菖蒲的葉子像劍,被稱作“蒲劍”、“水劍”,因此,人們認為將其插在門上可以斬千邪。艾草有異味,是可以用來治病的藥草,人們認為將其懸于戶上,可禳毒氣?;t似火的石榴花正是這個季節(jié)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可以避禍。大蒜頭像錘子,氣味辛烈,具有祛病消炎的功用。


張?zhí)鞄熋辏置懒?,是東漢五斗米道的創(chuàng)立者,教人信奉道教,并用符水咒法給人治病,后世道徒尊其為天師。傳說中的張?zhí)鞄熒裢◤V大,有龍虎護法,能除五毒并,辟瘟消災(zāi),。因此,民間習(xí)俗常在端午節(jié)懸掛張?zhí)鞄煯嬒?,以祛邪除祟、?zhèn)宅佑安。

龍泉爐

龍泉爐,明萬歷,高21.5cm,口徑28.2cm,足距22cm。


香爐筒式,腹下略收,下承三足,底外凸。通體施青釉,釉面較薄,有黃色的開片紋,口沿凸起兩道弦紋,中間等距飾6個鼓釘。器腹一周印5朵蓮花紋,一側(cè)有長方形開光,內(nèi)有銘文“龍泉縣一都玖?;省蹙由鐟衾畛傻?,出心舍田貳石□□□□安□瓶及爐一副,恭入本社。天師大真人衙前永遠供奉,專保家肥屋滿,子貴孫賢,一門富盛百事利,享有□者。萬歷二十八年十一月吉日?!保ㄈf歷二十八年為1600年)


龍泉窯始于五代,終于清代,是我國制瓷歷史最長、影響深遠的一個瓷窯。龍泉窯在南宋發(fā)展到頂峰,元代燒制出大量的大件器皿遠銷國外。明初龍泉窯仍保留著宋元風(fēng)格,至中期以后逐漸衰落。


此爐造型承襲元龍泉窯風(fēng)格,施釉較薄,釉色偏黃,制作粗糙,為明代晚期龍泉窯典型作品。

青花龍穿花紋梅瓶

青花龍穿花紋梅瓶 款識

青花龍穿花紋梅瓶,高43cm,口徑6.7cm,足徑15cm。


瓶唇口外撇,短頸溜肩,肩下漸收至底。通體青花紋飾。肩部繪變形靈芝及蓮花瓣紋一周。瓶身繪二龍穿纏枝花紋,近底處亦繪變形靈芝、蓮瓣紋一周,瓶肩部有青花楷書“大明萬歷年制”橫行六字款。


明萬歷時青花瓷器器型豐富多樣,且制做大型器物之風(fēng)十分盛行。當(dāng)時的青花梅瓶最高者可達六十多厘米。其形制多為撇口或小直口,長頸,硬折肩,腹細長漸收。紋飾亦十分多樣,有云龍、纏枝花卉、人物紋等多種。此瓶器型高大規(guī)整,釉面潤澤,青花色澤藍中泛紫,是萬歷青花大器的代表作。

五彩云鳳紋葫蘆式壁瓶

五彩云鳳紋葫蘆式壁瓶 款識

五彩云鳳紋葫蘆式壁瓶 底部

五彩云鳳紋葫蘆式壁瓶,明萬歷,高31cm,口橫3.7cm,足橫11.7cm。


瓶呈半個葫蘆形,半圈足。外壁青花五彩裝飾。上腹部繪云鳳紋,束腰處繪多道云頭紋,下腹部繪花鳥鳳凰紋。背部署青花楷體“大明萬歷年制”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方欄,上覆荷葉,下托折枝蓮花。


此瓶所施色彩濃重鮮艷,雖紋飾滿密,但主題鮮明,上半部飛于空中的雙鳳與下半部立于地面的鳳凰構(gòu)成了整體畫面動與靜的強烈對比,堪稱萬歷五彩瓷器中的代表作品。壁瓶又稱轎瓶,后壁為平板形,大多有穿孔,以便將其掛在墻壁或車轎,為明萬歷時的創(chuàng)新器形。

五彩魚藻紋蒜頭瓶

五彩魚藻紋蒜頭瓶 底部

五彩魚藻紋蒜頭瓶,明萬歷,高40.3cm,口徑7.8cm,足徑13.7cm。


瓶蒜頭口,細長頸,圓腹下垂,圈足。通體青花五彩裝飾,釉上彩有紅、黃、綠、褐、紫彩等。腹部繪魚藻紋,頸部繪折枝梅花紋。上下襯以變形蓮瓣、卷草紋等??谘叵率鹎嗷w“大明萬歷年制”六字橫排款。


此瓶屬于當(dāng)時宮中的陳設(shè)用瓷,造型端莊凝重,優(yōu)美典雅,紋飾細膩,線條流暢。


魚藻紋蒜頭瓶這類大件彩瓷均為萬歷時新創(chuàng)。這種瓶除了以魚藻紋裝飾者以外,尚見有以鴛鴦蓮花紋和龍穿花紋裝飾者。


明代萬歷青花五彩的風(fēng)格與早期五彩迥然不同,前者用色具有強烈的裝飾性,顏色多用紅、黃、綠、紫等飽和色,而不用淺淡的中間色,以紅濃綠艷取勝。繪畫用筆豪放不羈,線條挺健有力。

(本文摘自人民瓷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