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一直是劉備的得力干將,同時也是劉備的好兄弟,可趙云一生就只是個鎮(zhèn)軍將軍。這讓當(dāng)時的很多人為趙云鳴不平,他如此地為劉備賣力,卻一直得不到重用。 也許正是這樣的歷史才顯得撲朔迷離,假若智者諸葛亮幫助扶不起的劉禪得到這個天下,假若關(guān)羽沒有因粗心大意而失荊州,那沒有殘缺的歷史是否還能讓人們?nèi)绱酥阅??趙云即使得不到重用,但他為劉備效忠的初心沒有改變,在歷史中趙云是沒能發(fā)揮他最大的才干,但在《三國演義》里,他得到了人們的認(rèn)可與敬佩,趙云也在劉備心里有著重要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劉備托孤于諸葛亮,其實在這之后,劉備還托孤于趙云。雖然在正史中只記載劉備托孤于諸葛亮和李嚴(yán),但既然《三國演義》中寫了劉備也托孤于趙云,這也必定是有根據(jù)的。其一,趙云沒有得到重用,這讓羅貫無中法理解,所以在劉備死前要與趙云說說話來體現(xiàn)自己對趙云的重視。其二,趙云作為將軍,也曾救了劉禪的性命,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臨死前叫趙云到自己跟前也是人之常情。 也許就是上面的兩個原因,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用自己的方式來對趙云進(jìn)行彌補。但當(dāng)時劉備說的那句話,卻比與他人說的任何話都讓人感到驚訝。在著作中,劉備對著趙云說:兄弟,無論我處于何種困境你都對我不離不棄,沒有任何埋怨地隨我走到今天,我很快就要走了。在我心中你就是我的四弟,是我兒子的救命恩人, 我不在了以后,你定要護(hù)劉禪周全……把劉備的這句話譯的帶有煽情的味道,是因為在著作中,劉備與趙云的情深義重,并不比與關(guān)羽和張飛的差。 可無論怎樣,這都給人留下了懸念,即劉備道:早晚看覷吾子。這是讓趙云對劉禪進(jìn)行怎樣的保護(hù)呢?在著作中,有提到諸葛亮當(dāng)時也在,劉備早已將蜀國托付給了諸葛亮,劉禪是處于這種尷尬的地位,但劉備對趙云說的話,算是給了趙云特權(quán)。諸葛亮雖掌握著大權(quán),但劉禪將來無論面臨什么樣的威脅,都可做出行動,不用向誰請示。 趙云當(dāng)時卻哭著說:“我甘愿效犬馬之勞!”這就說明趙云并沒有聽懂此話的意思,也沒有體會到劉備的用意,只是單純地以為就是要保護(hù)劉禪。這項特權(quán)劉備并沒有成功賦予趙云。而諸葛亮必定是聽懂了,卻不敢說。劉備只是想讓趙云自己體會,諸葛亮要是說的話,就是枉費了劉備的良苦用心。 因為大家若是都知道了,趙云會處于不利的境地,便增強了敵人的加害之心,趙云哪能專心保護(hù)劉禪呢?這也會對諸葛亮的施政造成負(fù)面影響。在羅貫中的著作中,終于有了彌補他一直不得重用的機會,卻因為他極好的人品而沒有真正領(lǐng)會到這項特殊的權(quán)利。人生終歸是有遺憾的,如此令人敬佩的將軍又何嘗不是呢?聽了小編的講解大家對趙云將軍是不是又多了幾份敬意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