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吳健 看懂經濟特約作者,看懂經濟寫作營第1期成員 譬夫桂生高嶺,云露方得泫其花;蓮出淥波,飛塵不能污其葉。 比如桂樹生長在高高的山嶺上,云露才能夠滋潤它的花朵;蓮花出自清澈的湖水,飛揚的塵土就不會玷污它的葉子。 非蓮性自潔而桂質本貞,良由所附者高,則微物不能累;所憑者凈,則濁類不能沾。 這并不是說蓮花原本潔凈,桂樹原本貞潔,而是因為它們所依附的條件本來就好,所以那些卑賤的東西不能傷害到它;所依附的本來就很潔凈,所以那些骯臟的東西就玷污不了它。 夫以卉木無知,猶資善而成善,況乎人倫有識,不緣慶而求慶! 花草樹木沒有知覺,尚且能憑借好的條件成就善事,更何況人有血肉有思維,何不憑借好的條件去尋求幸福! ---《大唐三藏圣教序》 俗話說“選擇比努力重要”。我們幾乎每天都要選擇。一般來說,我們希望在真假中選擇真,是非中選擇是。但事與愿違,人們往往在真假中選擇了假,是非中選擇了非。因此,我們看到大部分創(chuàng)業(yè)失敗了,大部分投資虧錢了。 這是為什么呢?就讓我們通過《西游記》中的故事,看看為什么辨別是非很難。 ◆ ◆ ◆ 一、“孫大圣”名副其實嗎? 我們從男一號孫悟空開始說起。孫悟空自稱“齊天大圣”。那么“圣”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字典里對“圣”字的解釋是通達事物,精通學問或者技能的人,“圣”字明顯是褒義??梢?,孫悟空自認為是一個通曉天地、明辨是非的人(或者猴)。 有些漢字看一眼就知道什么意思。但“圣”字上邊是個“又”,下邊是個“土”。照這個說法,孫大圣的意思就是一個又大又土姓孫的人!這實在看不出什么優(yōu)點,顯然不是孫悟空的本意。 但你看一下繁體字,那就不一樣了。繁體字的“聖”,上面有耳有口,下面是個王。這是什么意思?那就把聽到的東西說給大王的人。所以圣人就是見多識廣、博古通今,并且把這些事情講給王(領導或者老板)的人。古代很多皇帝,特別是草根出身沒有太多文化的皇帝,不論工作多忙,每天都要聽有文化的人講講歷史,引以為戒。 比方說朱元璋就總是讓李善長和劉伯溫給他講課,學習創(chuàng)業(yè)和治國的經驗,這才開創(chuàng)了明朝的基業(yè)。但是現(xiàn)在的很多初創(chuàng)公司,面臨生存的壓力。創(chuàng)始人把太多的精力放到公司管理或者業(yè)務上,認為這樣就能管好公司。他們寧可一次又一次的犯前人已經犯過的錯誤,也不愿意花時間、精力或者金錢向高人請教。最終讓自己的道路越走越艱難,總是被妖怪抓走。 孫悟空見多識廣:雖然生下來是只猴子,但學會了人話。師從菩提老祖,掌握了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他和妖界的牛魔王八拜結交,和東海龍王是鄰居,去閻王爺那里劃去了生死簿上自己的名字,又被道家的太上老君詔安做了弼馬溫,然后大鬧天宮,在八卦爐里練得火眼金睛,最后被佛祖制服,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在總共一百回的《西游記》中,齊天大圣出場到第七回的時候,就被壓倒了五行山下。吳承恩為什么要這么寫呢?說明吳承恩覺得孫悟空并不是向自己吹噓的那么好。雖然孫悟空的基礎比較好,但是他過于驕傲,過早得掛起了“齊天大圣”的招牌,反而對自己不利?,F(xiàn)在很多初創(chuàng)企業(yè)也是這樣,創(chuàng)業(yè)團隊背景不錯,但是在自己的PPT里過高地描述了自己的實力,導致騎虎難下。 孫悟空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讓他明白了自己的能力邊界。同時他也發(fā)現(xiàn)光靠一個人單打獨斗是不行的,除了自己要有能力,還要跟有能力的人在一起。觀音菩薩作為“大唐取經工程人力資源總監(jiān)”,正是看中了孫悟空的能力和背景,又在去長安的路上了解了他最近的思想動態(tài)。于是把他安排到取經團隊中,并且給了他“首席”弟子的頭銜。 ◆ ◆ ◆ 二、為什么孫大圣只能做弟子? 這個要從唐僧取經的原因說起?!段饔斡洝防镎f唐太宗去陰曹地府里走了一圈,幸虧魏征的結拜兄弟崔判官救了他。但崔判官告訴唐太宗返回陽間以后要做個“水陸大會”,才能安享太平。唐太宗在“水陸大會”上發(fā)現(xiàn)了“高層次人才”玄奘法師。觀音菩薩又及時送來了袈裟和禪杖,還告訴唐太宗西天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事實上,李世民在玄武門事變時殺死了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逼迫父親唐高祖李淵退位。由于李世民得到皇位的手段不太光彩,所以他的地位也不太穩(wěn)固。就連大名鼎鼎的魏征,原來都是李建成的人?!段饔斡洝防锩鑼懥死罱ǔ珊屠钤陉庨g見到李世民以后,要來“揪打索命”。因此,李世民的內心深處十分恐慌,所以他要派人去西天取經,一來為了消除同兄弟之間的矛盾,二來為保大唐江山永固。可見,取經本身不是為了打妖怪,取經是目標,打妖怪只是過程。 唐僧根正苗紅,背景非凡:前世是如來佛祖的弟子金蟬子,現(xiàn)在是唐太宗的御弟,狀元的兒子,宰相的外孫。不僅出身好,是唐太宗的“自己人”,唐僧還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他從小在寺院長大,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了高僧。所以從各個方面看,這次“大唐取經工程”都必須要由唐僧領導。 “西天路遠,更多虎豹妖魔”,光靠唐僧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因此觀音把孫悟空安排進了唐僧團隊。孫悟空武藝高強,可以要做好師傅的安保工作。另外,孫悟空在路上還要把自己的經歷和五行山下五百年的感悟講給師傅聽,讓師傅明辨是非。 但是,孫悟空在取經之前是不信佛的,也根本沒有取經的理想信念。對他來說,取經可以換取人身自由。而且由于在常年被壓在五行山下,孫悟空對社會的理解還停留在漢朝。他只能聽懂東海龍王給他講的張良給老人穿鞋的故事,但不了解這五百年來社會的變化,不知道三國、兩晉、南北朝以及隋唐發(fā)生的事情,更別說玄武門事變了。他不僅思想上沒有提高,就連武藝似乎也有些荒廢了,以至于后來隨便一個妖股就能把他打敗。 可見,觀音在選人用人方面展示出了高超的水平。這是取經項目獲得成功的前提。 《三國演義》里劉備的團隊也有些類似。劉備出身比較好:是中山靖王之后,景帝玄孫。諸葛亮就是劉備團隊里的圣人,一見面就會劉備聊《隆中對》,要三分天下。后來劉備就是按照這個思路發(fā)展下去的。曹操、孫權身邊也有人才,所以也能稱霸一方。袁紹等人不能使用人才,反而把人才趕走,最終導致失敗。 ◆ ◆ ◆ 三、孫悟空不能辨別是非 在取經項目剛開始的時候,孫悟空不能明辨是非,犯了一些低級錯誤,距離“圣人”很遠。這是因為此時孫悟空依舊很驕傲,做事我行我素,從來不聽師傅的話。 早在孫悟空剛從五行山下出來的時候,唐僧師徒就遇到過六個打劫的匪徒。結果孫悟空把他們都打死了。在《西游記》第十四回中,唐僧就說這些土匪雖然有罪,但罪不至死。你孫悟空把他們趕走就是了,為什么要殺人呢? 唐僧還說 “出家人‘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頓打死?全無慈悲好善之心!早還是在山野中無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時沖撞了你,你也行兇,亂打傷人......”孫悟空說我不打死他們,他們就要打死你啊!唐僧卻說“我這出家人,寧死決不敢行兇。我就是死,也是一身,你卻殺了他六人。如何理說?”而且唐僧還說“此事若是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說不過去?!?nbsp;注意:后來只要孫悟空打死了人,唐僧就會說這段話,幾乎說了一路。 唐僧說得顯然是對的,他是一個是非分明、遵紀守法、有慈悲之心的好和尚。唐僧認為可以正當防衛(wèi)劫匪,但不能防衛(wèi)過度。唐僧還知道就算是老子做官,兒子也不能殺人的道理。作為出家人,他嚴格遵守“不殺生”這個標準。寧可自己吃虧,也不愿意傷害別人。也就是說在唐僧的心中“寧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后來孫悟空就辭職不干了,跑到東海龍王那里喝酒去了。很多創(chuàng)業(yè)團隊也是這樣,能力強的員工往往有自己的主見,和領導一言不合就提出辭職。 這次事件顯然是孫悟空錯了。在聽了龍王講張良給老人穿鞋的故事以后,孫悟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又回到了唐僧身邊。不僅孫大圣會犯錯誤,而且人都會犯錯誤,但是犯了錯誤還能改,就向圣人的方向前進了一部。 觀音發(fā)現(xiàn)了取經團隊中的問題:肉眼凡胎的唐僧不能管理驕傲的孫悟空。于是就給唐僧傳授了緊箍咒,從此唐僧就能約束孫悟空了。 等到了觀音禪院以后,那個老院主就問唐僧,你從天朝上國來,有沒有什么寶貝呢?唐僧說沒有。孫悟空卻說唐僧的袈裟是個寶貝。唐僧悄悄地和孫悟空說 “徒弟,莫要與人斗富。你我單身在外,只恐有錯”。唐僧還說“珍奇好玩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 這次唐僧說得又很正確,但是孫悟空又不聽話。結果搞得大火燒了觀音院,黑熊怪偷走了袈裟,惹出了很多是非。最后還是觀音菩薩出場,才收拾了殘局。 在只有師徒二人的時候,唐僧比孫悟空更能分辨是非,孫悟空顯得很幼稚。但是孫悟空在三打白骨精以后,被唐僧從取經團隊中優(yōu)化(裁員)了。我們每次看到這里,總是覺得唐僧很糊涂,分不清好人和妖精。那么唐僧真的糊涂嗎?其實未必。你要是唐僧,可能也會這么做。 ◆ ◆ ◆ 四、唐僧不能明辨是非 在《西游記》第二十七回里,白骨精變成花容月貌的女兒出場時,孫悟空不在師傅身邊。為什么不在呢?因為他去化齋飯了。但是這次化齋飯之前有個小插曲。唐僧說他餓了,孫悟空不但沒有立即去化齋,而且還說 “師傅好不聰明。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著店,有錢也沒買處,教往那里尋齋?” 唐僧很生氣,就批評孫悟空懶惰。后來孫悟空因為害怕唐僧念“緊箍咒”,才去化齋,這是個鋪墊??梢?,在打白骨精之前,師傅和悟空就有些不愉快。 當白骨精送上齋飯后,唐僧并沒有吃。這時孫悟空從天而降,不由分說一下子就把白骨精打死了。唐僧很生氣。需要說明一下,我們是看了電視或者小說才知道這個女孩是白骨精,唐僧并不知道。假如你出門在外餓了,有人給你送吃的,你的同伴直接把這個人給打死了。你是不是也會覺得很奇怪呢?所以,在唐僧眼中,孫悟空又是在荒山野嶺的打死了人,這和以前打死六個劫匪沒什么區(qū)別。所以唐僧就念了緊箍咒。 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情節(jié)類似,都是孫悟空不經過唐僧同意就打死了人,唐僧很不高興。但是由于第三次打完白骨精以后,她立刻變成了一個骷髏,脊梁上還寫著“白骨夫人”。唐僧看到以后,相信了孫悟空。如果劇情照此發(fā)展下去,師徒應該繼續(xù)趕路了。 但是,這時候八戒出場了。八戒說了幾句話,讓唐僧改變了觀點。八戒說 “師傅,他的手重棍兇,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話兒,故意變化這個模樣,掩你的眼淚哩!” 聽完這個以后,唐僧又開始懷疑起了孫悟空,又說荒郊野外打死了人沒人管,要是到了城里打死了人可怎么辦?幾乎和之前孫悟空打死六個劫匪以后說的話一樣。最后,唐僧寫了貶書,解除了和孫悟空的師徒關系。我們看到這里,都會感到唐僧糊涂,為孫悟空喊冤。 但是,貌似憨厚老實的豬八戒為什么要在這個關鍵時刻說孫悟空壞話?這里實在有必要講一下孫悟空和豬八戒的關系。 豬八戒被孫悟空降服后,進入取經團隊。按說孫悟空應該管他叫二師弟或者八戒,但是孫悟空就是開口就是“呆子”或者“夯貨”,總是羞辱他。唐僧聽到了似乎也不管。而原本是天蓬元帥的豬八戒對孫悟空卻表現(xiàn)得很尊敬,總稱他為“師兄”或者“哥哥”,最差也就是叫他“弼馬溫”。但是弼馬溫好歹也是個官名,并無貶義??梢?,八戒一直在忍耐悟空。而忍耐的越久,爆發(fā)的就越猛烈。 眾所周知,豬八戒代表了普通人的性格:好吃懶做,貪財好色。這次白骨精變成美女出場,又送上美食,正合豬八戒的口味。孫悟空卻偏偏打死了美女,也沒讓八戒吃上飯。壓抑已久的八戒終于在這一刻爆發(fā)了,不停地向師傅說孫悟空的壞話。面對貌似老實巴交的豬八戒和傲氣凌人的孫悟空,如果你是唐僧,你會相信誰呢?最終,唐僧相信了八戒,趕走了悟空。八戒取代悟空,實現(xiàn)了他成為“大師兄”夢想! 喬布斯說:“聘請聰明人并告訴他們該做什么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雇用聰明人,讓他們告訴我們該怎么做?!奔偃缣粕苈牭絾滩妓沟倪@句話,他的取經路也會變得容易很多。這對于現(xiàn)在很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也很有意義,創(chuàng)始人也要懂得如何選人用人?!拔蚩帐健钡某晒λ季S總是反人性的,“八戒式”的正常思維往往一事無成。很快,在遇到黃袍怪以后,沒有悟空的取經團隊幾乎失敗。 ◆ ◆ ◆ 五、孫悟空幫唐僧辨別真?zhèn)?/span> 經歷了三打白骨精事件以后的孫悟空,思想上顯然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了《西游記》第三十二回的時候,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出現(xiàn)了。 這一回吳承恩寫的很有意思,他先讓一個神仙變成山里打柴的人,告訴取經團隊,前面有妖怪,你們要小心了。唐僧嚇了個半死。孫悟空覺得不大對勁,就追上那個砍柴的人,發(fā)現(xiàn)了他的真實身份是暗中保護取經團隊的“便衣警察”:日值功曹。 鑒于以前的經驗和教訓,孫悟空這回讓八戒先去巡山。他想看看八戒的手段如何,如果八戒 “被怪拿去,等老孫再去就他不遲:卻好顯示我本事出名”。 結果八戒沒有讓孫悟空失望,并沒有真去巡山,而是找了個地方睡覺,還被孫悟空變成啄木鳥叮得嘴巴和脖子上都是血。八戒一看沒法睡覺了,就編了些瞎話,還對著一塊大石頭演練。這些都被孫悟空告訴了唐僧。 最開始唐僧還不相信,說八戒 “他兩個耳朵蓋著眼,愚拙之人也,他會編甚么謊?又是你捏合甚么鬼話賴他哩?!?可見,即使在三打白骨精以后,唐僧還是不太相信孫悟空。 等到八戒回來以后,果然開始說謊。這時候唐僧才說 “悟空說你編謊,我還不信。今果如此,其實該打?!?可見,到了這個時候,唐僧才相信豬八戒會說謊話。但是唐僧還是給八戒求情,并沒有打他。 孫悟空用了一個小手段,才向師傅證明八戒說得未必都是真的,自己說的未必都是假的。誠實的人往往不愿意去證明自己是誠實。事實上,即使誠實的人要想讓別人相信,也需要做一番努力。 ◆ ◆ ◆ 六、觀音不能辨別真假 取經團隊經過多年的磨合,唐僧也十分了解自己的幾個徒弟的性格特點了,孫悟空的大師兄地位也不可動搖了。但是團隊中似乎積累了更加深刻的矛盾,終于在真假美猴王這個故事中爆發(fā)出來。 這個故事的開始和以前很類似?!段饔斡洝返谖迨乩飳懱粕咴诼飞希龅綆讉€劫匪。孫悟空及時趕到,唐僧囑咐孫悟空把他們趕走了就行了,不要殺人。孫悟空跟著師傅這么多年有進步,只殺了兩個帶頭的。豬八戒再次跑去和唐僧說孫悟空殺人了。唐僧這次居然沒有念緊箍咒,只是讓豬八戒拋個坑把人埋了,讓孫悟空取香燭禱告。“行者努著嘴道:‘好不知趣!這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著店,那討香燭?就是有錢也無處去買?!?nbsp;這個和以前的情節(jié)、臺詞都類似。 唐僧當然不高興,在禱告的時候就說你們到閻王那里告狀,“倒樹尋根,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strong> 這個話就連豬八戒在旁邊聽得都笑了,說師傅你倒是推得干凈啊,我和沙僧也不再現(xiàn)場。然后唐僧就繼續(xù)禱告“好漢告狀,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睂O悟空聽了當然非常不高興。 后來師徒四人投宿在一個楊老漢家。這老漢的兒子正好是那伙歹徒之一。楊老漢半夜叫醒唐僧師徒,告訴他們自己兒子要殺他們,讓他們快走。但是楊老漢的兒子還是和幾個歹徒追上了他們。結果又被孫悟空打死了。這次唐僧念了緊箍咒,又把孫悟空趕走了。 孫悟空去找觀音菩薩,居然哭訴了自己的遭遇。觀音說你師傅有難,你先待在我這里,哪兒都別去了。結果唐僧就被假悟空用金箍棒在后背上輕輕碰了一下,立刻不省人事,這就是震驚陰、陽、佛、道各界的“孫悟空打師傅事件”。 唐僧醒來以后,沙僧去花果山找到了假悟空,并且和假悟空打起來了。沙僧顯然打不過假悟空,就去南海找觀音菩薩,結果發(fā)現(xiàn)那里也有個悟空。沙僧和真悟空講了發(fā)生的事情,真悟空就帶著沙僧一起去找假悟空。這時候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就開始了。 他們先在花果山打,不分上下,沙僧在旁邊也不知道該幫誰。于是真假美猴王就到了南海,希望觀音菩薩能辨別真?zhèn)巍5怯^音菩薩也不能辨別誰是真悟空,誰是假悟空。菩薩就說,悟空你當年大鬧天宮,去上界看看他們能不能分辨真假。但是上界的神仙也分不清誰是真的。于是他們又到了陰間,讓閻王辨認真假。閻王讓判官差資料,也沒分清。 這時候,地藏王菩薩說我有個“神獸”叫諦聽,它聽一下就知道了。果然,諦聽分別出了真假,但是諦聽卻說咱們陰間沒有人能降服假悟空,所以不能當面點破,否則咱們陰間就要大亂了。你們還是去找佛祖吧。 這時候,真假美猴王故事的高潮到了。佛祖看到真假悟空拉拉扯扯地來了,就對雷音寺里的菩薩、金剛等人說 “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斗而來。” 真假悟空把過往的事情向如來做了匯報。正在此時,觀音菩薩踩著祥云而來。如來就問觀音是否能辨別真假,觀音說我分不清,而且他們到了天宮和地府,也都分不清。 這時候如來笑了笑,說 “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匯周天之種類也。” 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們法力廣大,但也只能看到天下發(fā)生的事情,卻不能認識到天下所有的事物,更不能把這些事物分類。天下有五仙、五蟲。但有四種猴子不在這十種之中,其中一種就是六耳獼猴。于是如來收了六耳獼猴,孫悟空把它一棒子打死了,以表明自己從此沒有二心。 從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辨別真假確實很難,就連觀音菩薩有時候都不能分辨真假。之所以真假難辨,是因為有時候真假融為一體了。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中,一個孫悟卻空有二心,他即想保唐僧取經,又對唐僧的推卸責任的行為表示不滿,甚至發(fā)生了“孫悟空打師傅事件”。有些事情連神仙都不能明辨,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生活中也經常有這樣的事情。壞人做壞事的破壞力未必很大,好心辦壞事的破壞力更大。說得再明白一點,投資中想掙錢才會虧很多錢。如果投資中不想掙錢,你就虧不了什么錢。 ◆ ◆ ◆ 七、如何辨別真假是非? 看來這是個世界級難題,孫悟空和唐僧經常分不清,就連觀音菩薩有時候也不能分辨。幸好如來給了我們一點啟發(fā):我們要不斷增強自己的法力,閱周天之事,識周天之物,廣匯周天之種類,這樣就能辨別六耳獼猴(假貨)了。通俗的講就是要好好學習本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shù),這樣就能提高辨別真假的能力。 辨別真假和自己的經歷有關。孫悟空原本就是石猴成精,還做過多年妖怪,所以在辨別妖精方面能力很強。唐僧取經的時候也到了而立之年,有一定的社會閱歷,知道不要把好東西拿給貪婪之人看,這也是辨別力。不要小看豬八戒,就連豬八戒也有一定的辨別力。做過天河水軍天棚元帥的他,知道水里扔一塊大石頭,就能辨別水深水淺。這是師傅和大師兄不知道的。 對于現(xiàn)在很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來說,創(chuàng)始人要提高自己辨別力。但是閱周天之事,識周天之物確實很難。所以這時候就要找到能夠辨別妖精的悟空,能夠辨別水深淺的八戒,大家合作共贏。八戒和悟空之間又會產生矛盾,師傅要明辨他們之間的是非。師傅可以把聽話但能力不太強的八戒留在身邊,但是不要趕走不聽話而有能力的孫悟空,否則就會被黃袍怪抓走,取經事業(yè)半途而廢。 當然,最重要的是從事的事業(yè)要偉大,要有前程。否則也不可能聚集起這么多有辨別能力的人。正如《西游記》第八回里所說: 若要有前程,莫做沒前程。 歡迎加入頂級學習研究資源群/工作與實習信息分享群/碩士博士交流群 掃描二維碼,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加入相應社群 < end > 如果您對本文有好的想法,就留下您的寶貴建議吧! 1、小微企業(yè)怎么沾上普惠金融的光2、回鄉(xiāng)啟示錄3、金融科技+供應鏈金融,開啟服務中小企業(yè)融資的“第二曲線”4、2019,購房者回來了,房價即將上漲?5、管理者到底應該怎么授權? |
|
來自: 昵稱7202067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