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一頓年夜飯,最為國人所看重。在年夜飯的餐桌上,大魚大肉過后,吃一口香甜軟糯的八寶飯,才算完美!這份精致糯軟內(nèi)藏驚喜的甜食,充滿了過年的儀式感,是大家一整年的幸福期盼。咽下這甜甜的一口,上一年的五味雜陳就都過去了。 無錫人嗜甜如命,傳統(tǒng)的點心大多軟糯綿甜,只是那些甜點雖然味道討喜,卻不免些小家子氣,任誰也鎮(zhèn)不住臺面。唯有八寶飯一上桌,八寶匯聚,甚是隆重,正是傳統(tǒng)年夜飯必不可少的滋味! 相傳,八寶飯起源于武王伐紂成功之后的慶祝宴會。商末,紂王施以暴政,荒淫無度。周武王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yè),率領(lǐng)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騙八員勇將,一起建立天下大業(yè)。成功擊敗紂王之后,天下百姓為之歡慶,特別做了八寶飯,以示對八員大將的感謝與慶賀。 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流傳,八寶飯由最初的慶功菜色逐漸轉(zhuǎn)變?yōu)?strong>喜慶菜色。尤其是在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春節(jié),更是少不了這道色澤鮮艷、香糯甜美的八寶飯。八寶飯上鋪著的雜果或紅或黃,再配上紅綠絲兒,看著格外喜慶。 以前,家家戶戶都是自制八寶飯。碗底鋪以紅棗、蓮子、桂圓和各種蜜餞,上層填裝事先攪拌好的豬油白糖糯米飯,糯米飯里還要填埋紅豆沙。裝上滿滿一碗隔水蒸,蒸熟后將其倒扣在盤里,澆以糖鹵汁,令其香甜更上一層樓。晶瑩剔透的糯米飯上點綴著紅的棗兒、綠的瓜條、黃的白果、白的蓮子,好似一只“聚寶盆”,讓人忍不住食指大動。而那些象征著吉祥、甜蜜、長壽、平安、團圓的祝福,就隨著這甜蜜入了口、融化了胃、沁滿了心田。 文學大師梁實秋就沒躲過一碗“八寶飯”的誘惑。作家劉墉曾有這么一段記述,晚年梁實秋患上了糖尿病,某次與眾人一起吃飯,冷盤端上來了,梁實秋說不能吃有甜味的熏魚;熱菜“冰糖肘子”端上來了,梁實秋說里面放了冰糖,碰不得;“什錦炒飯”端上來了,梁先生還是說不能吃,因為米中的淀粉會轉(zhuǎn)化成葡萄糖。好嘛!這下最后上桌的“八寶飯”看來也沒戲了!這八寶飯又有糖又有淀粉,眾人猜度梁實秋肯定還是不吃。嘿~沒想到,這次大師卻一邊笑一邊說:“這個我要,這個我要!”眾人大惑不解,大師解釋:“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須計劃著,把‘配額’留給最愛?!?/strong>由梁大師的詼諧之舉可見,八寶飯的確誘人。 八寶飯為何如此誘人?用梁大師的話來講——不惜工本。做好一盤八寶飯,這“八寶”用料須得講究。八寶飯,以糯米為主料,配以紅棗、蓮子、百合、白果、瓜子仁、桂圓肉、紅綠絲等料,湊成八味。“八寶”從來只多不少,而且每一“寶”都帶有寓意:紅棗表示早生貴子,百合代表百年好合,瓜子仁象征平安無事,紅綠絲象征火火紅紅,還有撒糖桂花的,寓意著“金(金桂)玉(糯米)滿堂”。八寶飯的糯米入口要越軟爛越好,光靠蒸是不夠的,必須提前煮過,這是第一要緊的。八寶里蓮子必不可少,一定要選粒子肥圓,白色飽滿的,上鍋蒸前還要提前泡一宿,先煮個八分爛。 八寶飯一般到年夜飯的最后一刻才會上桌,寓意甜美圓滿。“最愛”八寶飯的梁實秋曾寫過一篇同名短文,開篇頭一句就是“席終一道甜菜八寶飯通常是廣受歡迎的……”看到八寶飯端上來,就知道沒菜了,放下筷子,準備拿勺挖吧!透過蜜餞看到糯米飯下面隱然若現(xiàn)的豆沙餡,入口軟糯香甜不爛不散不膩。一人一勺,一桌熱熱鬧鬧的筵席,最后就靠著這一道點心,圓滿收官。 對很多人來說,八寶飯是對春節(jié)最鮮明的味蕾記憶。“八寶齊聚,就是團圓。”一碗甜甜的八寶飯,是歡聚與團圓的味道,是家的甜蜜與幸福??爝^年了,期待著年夜飯時一家人的團聚,在雞鴨魚肉和山珍海味之后,和家人一起你一勺我一筷,“爭搶”八寶飯,那是春節(jié)里最甜的節(jié)趣。 圖:榔頭工坊 /無錫百草園書店 文:無錫百草園書店 編輯:Elaine |
|
來自: 農(nóng)場小五哥 > 《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