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九宮八風譯注1、從靈樞經(jīng)的九宮八風說起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倉門四十六日,明日居陰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宮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倉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復居葉蟄之宮,曰冬至矣。 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數(shù)所在日,從一處至九日,復返于一。常如是無已,終而復始。 太一移日,天必應之以風雨,以其日風雨則吉,歲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則多雨,后之則多汗。太一在冬至之日有變,占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變,占在相;太一在中宮之日有變,占在吏;太一在秋分之日有變,占在將;太一在夏至之日有變,占在百姓。所謂有變者,太一居五宮之日,病風折樹木,揚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貴賤。因視風所從來而占之。風從其所居之鄉(xiāng)來為實風,主生,長養(yǎng)萬物。從其沖后來為虛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者。謹候虛風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謂也。 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宮,乃朝八風,以占吉兇也。風從南方來,名曰大弱風,其傷人也,內(nèi)舍于心,外在于脈,氣主熱。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其傷人也,內(nèi)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氣主為弱。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也,內(nèi)舍于肺,外在于皮膚,其氣主為燥。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其傷人也,內(nèi)舍于小腸,外在于手太陽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不通,善暴死。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內(nèi)舍于腎,外在于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寒也。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兇風,其傷人也,內(nèi)舍于大腸,外在于兩脅腋骨下及肢節(jié)。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兀風,其傷人也,內(nèi)舍于肝,外在于筋紐,其氣主為身濕。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內(nèi)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氣主體重。此八風皆從其虛之鄉(xiāng)來,乃能病人。三虛相搏,則為暴病卒死。兩實一虛,病則為淋露寒熱。犯其兩濕之地,則為痿。故圣人避風,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虛而偏中于邪風,則為擊骨偏枯矣。 2、從河洛文化說起 河圖洛書為中華文化的源頭,是周易數(shù)術的根基。周易之前還有連山易,歸藏易,其最有名的出處來自于《易傳-系辭》中的“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古人據(jù)此認為八卦就是根據(jù)這兩幅圖推演而來的,從而成為易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由于歷代皆認為它們是“龍馬負之于身,神龜列之于背”,所以多少世紀以來,河圖洛書一直披上神秘的外衣,公認為中華民族文化起源的千古之謎,是難以參透的天書文化。 它就是十個數(shù)字,五和十居中央,然后四個方向,從一開始從上,從上面開始排,一方兩個數(shù),從外向內(nèi)。然后按順時針,就是往右轉(zhuǎn),一二從外向內(nèi),然后三四從外向內(nèi),六七從外向內(nèi),八九從外向內(nèi)。 在河圖中,一六處于最下,有潤下之象,與水之性相合,故用水來代表;二七處于最上,有炎上之象,與火之性相合,故用火來代表;三八處于左,從數(shù)的排列來看,一至三,六至八,有生升之象,與木之性相合,故用木來代表;四九處于右,根據(jù)數(shù)的排列,二至四,七至九,有沉降之象,與金之性相合,故用金來代表;五十居中,有中庸之象,又上下左右四組數(shù)字,生成之數(shù)相減皆為五,說明此居中之性與上下左右四性相雜,故用土來代表。在河圖,此五者之性,是由于河圖的能量和物質(zhì),在旋轉(zhuǎn)流動的過程中顯現(xiàn)出來的,所以稱之為五行。天左旋,地右動。 河圖 洛書 九宮格和井字格和米字格是中華文化的代表和精髓。 耳垂上有九宮格,耳垂上有眼穴和內(nèi)耳穴,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之說。和我們古代的九宮格有什么聯(lián)系呢?眼穴為什么位于九宮的中央呢。古人把數(shù)字5,中央脾土放在中央。脾主口,應該是口啊。這里面有什么文化淵源呢、值得大家研究和探討。 耳穴謙養(yǎng)坊 團隊: 李偉敏 李培培 柳聽杰 劉巧 張阿敏 王俊 楊麗 高磊 陳利平 鄭 俠 龐蘭妮 尹欣桂 柳兆林 李秋怡 李曉輝 姚其敏 曹 翔 吳 芳 柳慧宇 楊 紅 曾玉華 郭蘭 水晶 耳穴謙養(yǎng)坊 服務宗旨:為健康中國而努力奮斗,為人民身心健康服務! 96太極謙養(yǎng)坊: 服務范圍:耳穴健康體檢 耳穴體質(zhì)辨識和調(diào)理 祛斑 祛痘 瘦身 改善:睡眠 便秘 皮膚過敏 耳鳴 聽力下降 開竅明目 保健抗衰老 美容養(yǎng)顏 面部提升 耳穴謙養(yǎng)坊 美容養(yǎng)顏養(yǎng)生保健培訓班 開展實習帶教 教學培訓業(yè)務 常年招生 小班教學,保質(zhì)保量 |
|
來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