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干的來歷 地支記錄了大地氣候的溫度、濕度、風力的變化,并記錄了由這種變化而產生的五氣分布規(guī)律,從這個排列規(guī)律中說明了地上五行之氣對人體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如果說地球大氣層屬于地氣的一部分,那么天干又記錄了天上哪些五行之氣呢 天干是指天上五行之氣的變化,這一點是肯定無疑,人們可以再想一想,天上出除了大氣層以外,還有什么?還有太陽,還有月亮,還有滿天的星星,從地支的產生原理中已經知道,太陽的能量和月亮的變化,是造成地上五行之氣的主要因素,從原理上推算,天干記載的應該是天上星體的五氣運動規(guī)律,但天上有無數(shù)的星體,究竟天干記錄了哪些星體的影響呢? 《黃帝內經》為人們揭開了這個迷,書中記載,天干所表達的五行之氣變化,是指天上近地星體運動對地球所產生的影響,而重點又是以太陽系內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的影響為代表,書中說到: 古時候人們所說的歲星,現(xiàn)在已稱為木星;熒惑星,現(xiàn)在已稱為火星;鎮(zhèn)星,現(xiàn)在已稱為土星;太白星,現(xiàn)在已稱為金星;辰星,現(xiàn)在已稱為水星;它們和地球一樣,都是太陽系內的行星。 由此可見,金木水火土五星的兩大秘密:一是五星與五行有著性質上的相應類似關系;二是五星的五行性質對地球環(huán)境產生重大影響力。 木星產生出具有五行中風的性質,與方位東方,與五色青色,與人體肝臟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lián),故定為木;火星產生出具有五行中火的性質,與方位南方,與五色赤色,與人體心臟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lián),故定為火;土星具有五行中濕的性質,與方位中央,與五色黃色,與人體脾臟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lián),故定為土;金星產生出具有五行中燥的性質,與方位西方,與五色白色,與人體肺腑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lián),故定這金;水星產生出具有五行中寒的性質,與方位北方,與五色黑色,與人體腎臟有相對應的類似關聯(lián),故定為水。 五大行星有五行性質,它們又是怎樣產生出一陰一陽兩種性質狀態(tài)的呢?任何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會有一個強盛和衰弱的轉變過程,五大行星的運行也不例外,從一個側面上看,可能看到的是不斷上升過程,從另一個側面上看,看到的是不斷下降的過程,簡單地說,當確定了行星在旋轉過程中面向太陽時的最高點為中點后,在中點前為上升過程,在中點后則為下降過程,上升時體現(xiàn)為陽性,下降時體現(xiàn)為陰性。加以星轉周期計算方能結合實際推理而應用無誤。 于是,古代的人們應是根據(jù)五大行星在運行中一陰一陽變化產生的不同影響力,作出了明確性的性質區(qū)別,有兩種說法如下: 以下這兩種不同的論法中,供朋友們參考指正。 第一: 將木星直射地球的一面設為“陽性”,在天干代表為“甲”木;將木星背射地球的一面設為“陰性”,在天干代表為“乙”木。當木星運行周率之半后的一面陰性“乙”木與地球的另一面直射相對,即為木星和地球直射的陽與陽相對、陰與陰相對。 將火星直射地球的一面設為“陽性”,在天干代表為“丙”火;將火星背射地球的一面設為“陰性”,在天干代表為“丁”火。當火星運行周率之半后的一面陰性“丁”火與地球的另一面直射相對,即為火星和地球直射的陽與陽相對、陰與陰相對。 將土星直射地球的一面設為“陽性”,在天干代表為“戊”土;將火星背射地球的一面設為“陰性”,在天干代表為“己”土。當土星運行周率之半后的一面陰性“己”土與地球的另一面直射相對,即為土星和地球直射的陽與陽相對、陰與陰相對。 將金星直射地球的一面設為“陽性”,在天干代表為“庚”金;將火星背射地球的一面設為“陰性”,在天干代表為“辛”金。當金星運行周率之半后的一面陰性“辛”金與地球的另一面直射相對,即為金星和地球直射的陽與陽相對、陰與陰相對。 將火水星直射地球的一面設為“陽性”,在天干代表為“壬”水;將火星背射地球的一面設為“陰性”,在天干代表為“癸”水。當水星運行周率之半后的一面陰性“癸”水與地球的另一面直射相對,即為水星和地球直射的陽與陽相對、陰與陰相對。 第二: 將木星在太陽系內繞太陽運行中,木星與地球在太陽系內以太陽為中心把太陽系一分為二的同一面時,木星于地球兩種物質磁性相互傳導職能時,木星相對地球的一面設為“陽性”,在天干代表為“甲”木;將木星在太陽系內繞太陽運行中,木星與地球在太陽系內以太陽為中心把太陽系一分為二的各自一面時,木星對地球間隔太陽物體的磁性間接相互傳導職能時,設木星傳導至地球的磁性職能為“陰性”,在天干代表為“乙”木。即為木星和地球直射的陽與陽相對、陰與陰相對。 將火星在太陽系內繞太陽運行中,火星與地球在太陽系內以太陽為中心把太陽系一分為二的同一面時,火星于地球兩種物質磁性相互傳導職能時,火星相對地球的一面設為“陽性”,在天干代表為“丙”火;將火星在太陽系內繞太陽運行中,火星與地球在太陽系內以太陽為中心把太陽系一分為二的各自一面時,火星對地球間隔太陽物體的磁性間接相互傳導職能時,設火星傳導至地球的磁性職能為“陰性”,在天干代表為“丁”火。即為火星和地球直射的陽與陽相對、陰與陰相對。 將土星在太陽系內繞太陽運行中,土星與地球在太陽系內以太陽為中心把太陽系一分為二的同一面時,土星于地球兩種物質磁性相互傳導職能時,土星相對地球的一面設為“陽性”,在天干代表為“戊”土;將土星在太陽系內繞太陽運行中,土星與地球在太陽系內以太陽為中心把太陽系一分為二的各自一面時,土星對地球間隔太陽物體的磁性間接相互傳導職能時,設土星傳導至地球的磁性職能為“陰性”,在天干代表為“己”土。即為土星和地球直射的陽與陽相對、陰與陰相對。 將金星在太陽系內繞太陽運行中,金星與地球在太陽系內以太陽為中心把太陽系一分為二的同一面時,金星于地球兩種物質磁性相互傳導職能時,金星相對地球把太陽系一面設為“陽性”,在天干代表為“庚”金;將金星在太陽系內繞太陽運行中,金星與地球在太陽系內以太陽為中心把太陽系一分為二的各自一面時,金星對地球間隔太陽物體的磁性間接相互傳導職能時,設水星傳導至地球的磁性職能為“陰性”,在天干代表為“辛”金。即為金星和地球直射的陽與陽相對、陰與陰相對。 將水星在太陽系內繞太陽運行中,水星與地球在太陽系內以太陽為中心把太陽系一分為二的同一面時,水星于地球兩種物質磁性相互傳導職能時,水星相對地球把太陽系一面設為“陽性”,在天干代表為“壬”水;將水星在太陽系內繞太陽運行中,水星與地球在太陽系內以太陽為中心把太陽系一分為二的各自一面時,水星對地球間隔太陽物體的磁性間接相互傳導職能時,設水星傳導至地球的磁性職能為“陰性”,在天干代表為“癸”水。即為水星和地球直射的陽與陽相對、陰與陰相對。 從此,由五行性質中區(qū)分出陰陽屬性的十大天干,記錄了太陽系內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對地球有規(guī)律變化的影響。 太陽系中的金、木、水、火、土這五大行星本身是不發(fā)光不發(fā)熱的,它們所以都擁有著明亮的光輝,完全是它們對太陽光線的反射所致,地上五行之氣的產生,是由于地球從太陽吸收了光和熱,由于五大行星不發(fā)光不發(fā)熱,如果說它們制造出了天上五行之氣,那么肯定這不是由光和熱產生,這是毫無疑問的事,但是除了光和熱以外,五大行星對地球的影響力又是怎樣體現(xiàn)出來的呢? 五大行星的信息能量波因頻率不同和強弱不同,故對地球上生命體產生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古代的人們發(fā)現(xiàn):木星發(fā)出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產生一種溫的功能作用;火星發(fā)出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產生一種暑的功能作用;土星發(fā)出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產生一種濕的功能作用;金星發(fā)出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產生出一種燥的功能作用;水星發(fā)出的信息能量波,對人體產生一種寒的功能作用。這就是天干中五行之氣產生的原因所在,雖然天上星辰無限地多,由于金、木、水、火、土五星為太陽系內的行星比較靠近地球,相互間的影響力必然最大,因此成為了太陽系中星體及其附近星系影響力的代表。 一是太陽系內的行星并不只有五顆,為什么古代人單單就提金、木、水、火、土五星,而對地球以及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又一點也不提?難道古代的人們不知道太陽系內除了五大行星外,還有其他行星么? 二是按照五大行星的排列,土星離地球最遠,但在五行相生的規(guī)律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為什么土星產生的作用,卻把土星排在五行性質的中間位置上,這與實際情況還不是會有些差異嗎? 先賢對太陽系的行星應該是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根據(jù)五行的認識觀點上來看,太陽系內不管有多少顆行星,最終也只能產生出金、木、水、火、土這五種不同的性質,概括的選出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為代表,就可以將太陽系內所有行星的不同個性性質作出歸納,從這個意義上看,可見五大行星不單在代表自己,也代表了太陽系內五行性質相同的其他行星,古代雖然知道太陽系內有諸多行星,始終只提五大行星,而不再提其他行星的根本原因。 按照太陽系內行星的排列,地球位于金、木、水、火這四大行星的中間,但在天干的五行性質排列中,地球屬于的位置卻被土星占據(jù)了,從表面上看,其實是有一定根據(jù)的,地球在五行的性質中和土星的性質一樣,同屬于土,這樣,土星不但表示自己的五行性質,同時也代表了地球的五行性質屬性。在十天干中,土居中位,并不是表示土星在中間位置,而是表示地球在五大行星中位于中間,當以地球代表了土星的性質后,以地球為中心看,前有水星與金星,后有火星與木星,這和天干中木、火、土、金、水的五行性質排列為一致性,這也證明了天干是以太陽系內行星中的木星、火星、地球(土星)、金星、水星的排列順序為基礎表述。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自轉運動公轉運動,必然地要向周圍的空間發(fā)射自己的職能能量波,它們輻射向地球的信息能量波,只是其中面向地球方向一面或局部某些面,而不是全部。當這五類信息能量波相互匯合后,經過震蕩組合,自然地形成一條有序的變化規(guī)律,當這個變化規(guī)律與地球的運動變化相結合后,于是就產生出了以十個時辰、以十天、以十個月、以十年為周期的四種變化過程,設立出十天干這種有序的變化性質。 二十八宿與十二地支與生肖來源 我國早在殷商時代,己使用干支紀年。而天文歷法家為觀察宇宙之星辰運行規(guī)律,把天空劃分為二十八空域,分別為: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 、危月燕、室火豬、壁水貐、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冀火蛇、軫水蚓,因而稱為二十八宿。并劃為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個宮,成為春、夏、秋、冬四季。 太陽系中第五顆行星木星(古稱歲星),每十二年繞太陽一周。人們站在地球視角看,它每年歲初,分別循序經過四宮的六、四、二宿,合計十二宿,周而復始,正好是與紀年的十二支相合。這十二宿的名稱是:虛日鼠、牛金牛、尾火虎、房日兔、亢金龍、翼火蛇、星日馬、鬼金羊、觜火猴、昴日雞、婁金狗、室火豬。 由于在干支紀年的子年,歲星(木星)剛臨虛日鼠宿空域,故以子年肖鼠;丑年歲星經過牛金牛宿空域,故以丑年肖牛。歲星(木星)剛臨尾火虎宿空域,故以虎年肖虎;歲星(木星)剛臨房日兔宿空域,故以兔年肖土;歲星(木星)剛臨亢金龍宿空域,故以龍年肖龍;歲星(木星)剛臨冀火蛇宿空域,故以蛇年肖蛇;歲星(木星)剛臨星日馬宿空域,故以馬年肖馬;歲星(木星)剛臨鬼金羊宿空域,故以羊年肖羊;歲星(木星)剛臨嘴火狼宿空域,故以猴年肖猴;歲星(木星)剛臨昴日雞宿空域,故以雞年肖雞;歲星(木星)剛臨婁金狗宿空域,故以狗年肖狗;歲星(木星)剛臨室火豬宿空域,故以豬年肖豬。子年肖鼠,丑年肖牛,寅年肖虎,卯年肖兔,辰年肖龍,已年肖蛇,午年肖馬,未年肖羊,申年肖猴,酉年肖雞,戍年肖狗,亥年肖豬。這是中國十二生肖的由來,它的產生說明了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對宇宙星體的觀察,比西方國家地區(qū)先逬了數(shù)百年。 由于二十八宿在以地球中心說確定了地球表面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定立了地球十二個方位和十二支的屬性。 由于二十八宿中十二支的星在天體運行中與五星相互傳導的磁性職能對地球在太陽系內經緯運行的輻射下,組成了六十干支,具體的這六十組干支相配所定的納音五行純屬后天思想。 干支組合納音五行是由于“天干”和“地支”設定數(shù)之后用五行數(shù)概括,干支配屬來源于太玄數(shù):甲己子午九, 乙庚丑未八, 丙辛寅申七, 丁壬卯酉六, 戊癸辰戌五, 巳亥單四數(shù),五行數(shù)來源是“《尚書·洪范》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贝藬?shù)的五行以河圖為根源。 由于古人以星座運行,推測人事禍福吉兇,這叫“占星術”。它乃人類認識宇宙星辰,并推測宇宙天體與人世之間的聯(lián)系之一種原始而樸素的方法。
河圖為數(shù)之源,律呂仿用之,春木其音角,其數(shù)8;夏火其音征,其數(shù)7;中央土其音宮,其數(shù)5;秋金其音商,其數(shù)9;冬水其音羽,其數(shù)6;諸數(shù)既本于河圖,以是,1、6水;2、7火;3、8木;4、9金;;5、10土,此河圖生成之數(shù),音各為羽、征、角、商、宮是也,而6、7、8、9、10,此五成數(shù),猶五音之濁者,律之全;而生數(shù)1、2、3、4、5,猶五音之清者,律之半。 日干支太玄數(shù)之和,取尾數(shù)為韻母;日干支納音五行為聲母。 太玄經之聲律數(shù)9、8、7、6、5、4,本為河圖之合變數(shù),9南(即2+7=9);8西(即4+9-5=8);7北(即1+6=7);6東(即3+8-5=6);5中,4南(即2+7-5=4),所以60納音皆歸于河圖。 納音五行從聲律數(shù)出,聲律則出于河圖之理數(shù),楊子之太玄經曰:( 子午之數(shù)9,丑未8,寅申7,卯酉6,辰戌5,巳亥4。律42,呂36,甲、己之數(shù)9;乙、庚8;丙、辛7;丁、壬6;戊,癸5。聲生于日,律生于辰。)。 納音起于西方,即甲子、乙丑金始,( 注:甲子陽先、乙丑陰隨,陰不離陽。),每隔八位則復得金,如壬申,癸酉金是。納音五行系以兩干兩支之數(shù)總合,然后以大衍之數(shù)50,先去1以象太極而虛其用,以49減掉該總數(shù),因五行有5,故將其所得余數(shù)除以5,此除得之余數(shù)為母,納音取法從母之所生,故母所生之子即納音五行。 例如:甲子、乙丑,其甲9、子9、乙8、丑8,總合34,然后以大衍之數(shù)50去1,減掉34,余15,除以5,余5,5屬土,土母生金子,故甲子、乙丑納音屬金;又例如:丙寅、丁卯,其丙7、寅7、丁6、卯6,總合26,以大衍之數(shù)50去1,減掉26,余23除以5,余3,3屬木,木母生火子,故丙寅、丁卯納音屬火;余仿之,即余數(shù)1,屬水,水母生木子,故納音屬木;余數(shù)2,屬火,火母生土子,故納音屬土;余數(shù)4,屬金,金母生水子,故納音屬水。 即: 五音:宮 商 角 徵 羽 河圖數(shù):五、十 四、九 三、八 二、七 一、六 五行:土 金 木 火 水 納音:生金 生水 生火 生土 生水 六十甲子納音五行生成的來源計算法 甲9子9乙8丑8 海中金[(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9+9+8+8=34)]=15土宮·生五行·金 丙7寅7丁6卯6 爐中火[(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7+7+6+6=26)]=23木角·生五行·火 戊5辰5己9巳4 大林木[(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5+5+9+4=23)]=26水羽·生五行·木 庚8午9辛7未8 路旁土[(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8+9+7+8=32)]=17火征·生五行·土 壬6申7癸5酉6 劍鋒金[(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6+7+5+6=24)]=25土宮·生五行·金 甲9戌5乙8亥4 山頭火[(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9+5+8+4=26)]=23木角·生五行·火 丙7子9丁6丑8 澗下水[(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7+9+6+8=30)]=19金商·生五行·水 戊5寅7己9卯6 城頭土[(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5+7+9+6=27)]=22火征·生五行·土 庚8辰5辛7巳4 白臘金[(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8+5+7+4=24)]=25土宮·生五行·金 壬6午9癸5未8 楊柳木[(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6+9+5+8=28)]=21水羽·生五行·木 甲9申7乙8酉6 泉中水[(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9+7+8+6=30)]=19金商·生五行·水 丙7戌5丁6亥4 屋上土[(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7+5+6+4=22)]=27火征·生五行·土 戊5子9己9丑8 霹靂火[(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5+9+9+8=31)]=18木角·生五行·火 庚8寅7辛7卯6 松柏木[(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8+7+7+6=28)]=21水羽·生五行·木 壬6辰5癸5巳4 長流水[(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6+5+5+4=20)]=29金商·生五行·水 甲9午9乙8未8 沙中金[(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9+9+8+8=34)]=15土宮·生五行·金 丙7申7丁6酉6 山下火[(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7+7+6+6=26)]=23木角·生五行·火 戊5戌5己9亥4 平地木[(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5+5+9+4=23)]=26水羽·生五行·木 庚8子9辛7丑8 壁上土[(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8+9+7+8=32)]=17火征·生五行·土 壬6寅7癸5卯6 金箔金[(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6+7+5+6=24)]=25土宮·生五行·金 甲9辰5乙8巳4 覆燈火[(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9+5+8+4=26)]=23木角·生五行·火 丙7午9丁6未8 天河水[(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7+9+6+8=30)]=19金商·生五行·水 戊5申7己9酉6 大驛土[(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5+7+9+6=27)]=22火征·生五行·土 庚8戌5辛7亥4 釵釧金[(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8+5+7+4=24)]=25土宮·生五行·金 壬6子9癸5丑8 桑拓木[(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6+9+5+8=28)]=21水羽·生五行·木 甲9寅7乙8卯6 大溪水[(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9+7+8+6=30)]=19金商·生五行·水 丙7辰5丁6巳4 沙中土[(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7+5+6+4=22)]=27火征·生五行·土 戊5午9己9未8 天上火[(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5+9+9+8=31)]=18木角·生五行·火 庚8申7辛7酉6 石榴木[(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8+7+7+6=28)]=21水羽·生五行·木 壬6戌5癸5亥4 大海水[(大衍數(shù)50—太極1—) =49—(6+5+5+4=20)]=29金商·生五行·水 六十甲子是基本的紀時方法:納音五行的對應是在 “六十甲子”中推衍的。六十甲子與納音的關系經推衍后,被規(guī)定下來,形成《六十甲子納音歌》。如下: 甲戌乙亥屋上土,丙子丁丑澗下水,戊寅己卯城頭土,庚辰辛巳白蟻金,壬午癸未楊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靂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長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土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覆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鄢土,庚戌辛亥釵釧金,壬子癸丑桑榻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納音的意義 納:歸屬,所屬,屬于,從屬,歸于,歸附,劃定從屬關系。 納:歸納,指歸攏并使有條理 ( 多用于抽象事物 ),也指一種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體的事實概括出一般原理。另外,數(shù)學中的所謂歸納,是指從許多個別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則或結論的思維方法。所謂歸納,是指通過對特例的分析來引出普遍結論的一種推理形式,它由推理的前提和結論兩部分構成:前提是若干已知的個別事實,是一種別或特殊的判斷、陳述,結論是從前提中通過推理而獲得的猜想,是普遍性的陳述、判斷。 歸納演繹的基本釋義: 1:歸攏并使有條理 ( 多用于抽象事物事 ):某些事物的問題或者是普遍性的見解,歸納或歸屬起來。 2:一種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體的事實事概括出一般原理。另外,數(shù)學中的所謂歸納,是指從許多個別的或者普遍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則或結論的思維方法。 3:從前提必然地得出結論的推理:從一些假設的命題命出發(fā),運用邏輯的規(guī)則,導出另一命題的過程。 納音是什么?納一般認為就是出納,一進一出。出納、歸納,出是出去,這個納是進來,所以一出一進叫出納,它就是陰陽。納是進的意思,入的意思。納音就是把這個音給納進來,就叫納音。什么音?是黃帝身邊的一個人伶?zhèn)?,他是黃帝的五個大臣之一,這五個大臣蒼頡,大橈,伶?zhèn)?,歧?/span>……,歧伯寫《黃帝內經》的。伶?zhèn)惥桶l(fā)明了音律,發(fā)明了十二律呂,一共有十二個所謂的音階、音標。后來包括彈古箏、古琴、琵琶這些都是根據(jù)這個來的。納音的音雖然是音樂的音,音聲的音,聲音的音,但是它所真正納的這個音,實際上是關系的意思,納的是你我彼此之間的遠近,叫納音。因此納音你能真正納入了推敲人生命運的假設。很多命學書籍里不解釋這個,因為不知道怎么解釋,也就亂用。而且命學當中很多人不用納音,但是恰恰相反,納音在預測學是相當重要。 黃帝時代命大臣蒼頡造字,大橈制甲子,伶?zhèn)愔乒艠?,歧伯制醫(yī)藥???網絡搜索如下: 蒼頡: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墩f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fā),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圣人”。 據(jù)《河圖玉版》、《禪通記》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號倉帝,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倉頡在位期間曾經于洛汭之水拜受洛書。 倉頡也是道教道中文字之神。據(jù)史書記載,倉頡有雙瞳四個眼睛,天生睿德,觀察星宿的運動趨勢、鳥獸的足跡,依照其形象首創(chuàng)文字,革除當時結繩記事之陋,開創(chuàng)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為“文祖?zhèn)}頡”。 大橈:相傳在公元前2697年,黃帝命大橈以干支紀年,定此年為黃帝元年,甲子為始元。往后每六十年為一甲子周期,俗稱“六十花甲”。一個花甲定為一元,三個花甲定為三元。三元分上元、中元、下元,合180年。由黃帝開始至今(2017年止)共有七十八個花甲余三十一年。每一個花甲為一大運,至今己經歷了78個大運。 “大橈制‘甲子’,黃帝啟‘元年’” 伶?zhèn)悾毫鎮(zhèn)愑址Q泠倫,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相傳為黃帝黃時代的樂官,是中國古代發(fā)明律呂律、據(jù)以制樂的始祖,即中國音樂的始祖(《呂氏春秋.仲夏紀》)。 《呂氏春秋·古樂》有“昔黃帝令伶?zhèn)愖鳛槁伞钡囊欢斡涊d,說伶?zhèn)惸M自然界的鳳鳥鳳鳴聲,選擇內腔和腔壁生長勻稱的竹管,制作了十二律十,暗示著“雄鳴為六”,是6個陽律,“雌鳴亦六”,是6個陰呂?!豆艠贰菲€記載了伶?zhèn)愔茦返膫髡f。記載中對黃帝以前氏族社會的樂舞,只列其內容,而名之以氏族名稱;氏族社會進入父系之后,自伶?zhèn)愖鳌断坛叵獭菲穑加袑S脴访?/span> 岐伯,中國傳說時期最富有聲望的醫(yī)學家,《帝王世紀》: “(黃帝黃)又使岐伯嘗味百草百。典醫(y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咸出焉”。宋代醫(yī)學??睂W家,林億等在《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表》中強調: “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伺c岐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垂法以福萬世,於是雷公之倫,授業(yè)傳之,而《內經》作矣”視今傳《素問》基本上乃黃帝問,岐伯答,以闡述醫(yī)學理論,顯示了岐伯氏高深的醫(yī)學修養(yǎng)。中國醫(yī)學素稱“岐黃”,或謂“岐黃之術”,岐伯當屬首要地位。 納音一共三十個,六十組甲子是每兩組甲子合一個納音。但是,所有的納音都是自然空間五行的結晶,只不過納音是把五行再做一個總結。凡是學風水和命理的人,都免不了要掌握六十甲子的納音五行。 注:五行的排列次序:《尚書·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為最早次序?!秴问洗呵铩ぴ铝睢贰ⅰ秲冉洝?、《管子·幼官》等均列其不同次序,反映各自特定的意義。 《尚書·洪范》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唐代孔穎達認為:“五行之體,水最微為一,火漸著為二,木形實為三,金體固為四,土質大為五?!?/span> 六十納音的作用是什么 六十納音的來歷是起源于中華古代天文學研究者通過觀星象所得出太陽系內的星輻射及各星球產生的作用關系后,對環(huán)境氣場造成的不同成分,各個流年的不同成分又對世間萬物產生了不同作用的影響,使之世間萬物產生了不同行為與變化。尤其是天文學與地理學的科學氣場成分相結合后對地球人類產生的影響之作用更是關系重大。為了便于人類掌握氣場科學;應對和利用氣場科學,就需要將各個不同流年中的氣場科學成分和氣場科學成分的度數(shù),再用語言將這些內容表達描述出來。因此,六十納音內容就用于說明和記載了各個不同流年的陰陽五行氣場成分及度數(shù)。在預測學中,每個天干地支在不同流年中都用了不同程度的五行命名來記載。 六十納音與八字預測是否有關系 八字算命是從宋代時大量流行,在唐代時還是多以《玉照定真經》預測法算命,《玉照定真經》又稱為《六十花甲子》預測法,其預測方法就是與八字同樣排盤四柱,以年柱為命主,在結合流年內容預測其命主吉兇及與其人生有關的一切內容,沒有八字預測中的大運和小運內容。其預測原理就是根據(jù)四柱中六十納音的內容結合四柱中五行生克制化的科學原理,批斷命主未來的一切現(xiàn)象。至如今民間依然還有采用六十花甲子算命師。現(xiàn)在多數(shù)高級八字預測師在預測八字中,都是要結合應用六十納音內容的。 什么是四柱 我們通常說八字,這八個字是一個人出生年、月、日、時這“四柱”所包含的。就是說,標序時間時,用的是天干地支結合的兩個字,比如“甲子”“乙丑”都可以確定一個時間。年、月、日、時四柱各組兩字,共八字。 為什么納音要根據(jù)五行相生來推衍 八字是推算人生的,也就是預測。預測是未來的事物,因此是將要發(fā)生的事情,也就是“生”,這大約是納音通過五行相生推出的原因。 四柱推衍,就會出現(xiàn)四個“納音五行”,對此,根據(jù)年、月、日、時在人生中的獨特排序,確定納音按時、日、月、年的順序起作用。就是說,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納音,最主要的是時辰納音,其次才是日納音,月柱納音,年柱納音論述。 納音五行在命理中的運用 命理學認為,五行是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xiàn)象變化的基礎,預測是在于五行溝通及邏輯思維的推導下進行的。四柱中的五行包括:天干五行、地支五行、納音五行。其中納音五行是由一個天干與一個地支組成的五行。 六十甲子中,任何一個天干與地支的組合,都有一個納音相應。命理學認為,納音五行是掌管人元氣機趨向指勢的五行,四柱五行是人體接受天元、地元信息的物質能源生化的五行。其中三元是:以天干代表天元,地支代表地元,納音代表人元,天元、地元、人元即三元,三元各有對應的運作范圍。四柱五行通過對流年大運的生克制化來協(xié)助判斷其吉兇,通過納音五行則可察盛衰氣數(shù)。納音五行是不同天干、地支組合生化的,它結合了許多具體的事物——如“海中金”“爐中火”之類,這就使得預測更可以聯(lián)系具體事物等等。四柱五行之氣是納音五行之氣的本源,納音之氣可補四柱五行氣之不足;納音五行使四柱五行具體化,四柱五行是納音五行神韻的組成部分;納音五行在四柱推理對五行做出準確判定,四柱五行可根據(jù)納音五行來觀察盛衰……總之,四柱納音五行在命理的推衍就更靈活更豐富。 在早期六爻筮書《火珠林》中,指出“天干管天文,地支管人事,納音管地理”,也就是說,在預測中,地理的推理就要在納音中尋找答案。與地理有關的環(huán)境學,如:風水選址、工作方位、殯葬地點,遷徙方向,就在納音中找。這里也可以看出納音的重要作用。 預測家、命理家不太重視納音五行,將它置于輔助地位,只有堪輿家把它放到了比較重要的位置,穿山、透地、百二分金、盈縮、選山定穴、擇吉等等都離不開納音五行,但也不取海中金、沙中金什么的,只考慮其休囚生旺。 納音五行的規(guī)律有人用“同類娶妻,隔八生子,子代母位”的理論來解釋,取名“律呂相生之法”:比如甲子與乙丑同類,娶其為妻,與甲子相隔八位的是壬申,所以壬申是甲子所生之子,壬申的納音為金,因為子代母,所以甲子乙丑的納音為金。這也不成規(guī)律,用這種方法只能解釋大部分納音,還有少部分納音不是這種情況。 總結 推衍和預測人生命運是古人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把人生與世間的五行、五音、五星、五方、五色等事物聯(lián)系起來考察是一種樸素的辯證法。但是,由于古人使用人出生的時辰這樣一個偶然的數(shù)據(jù)來聯(lián)系世間萬物并且希望獲得必然性的認識,相對偶然的出生年月日時的人生與世間萬物職能有著必然聯(lián)系,所以,自然物質職能與人體物質職能(時空物質職能與其它物質職能存在著物質職能相互傳導它們的職能能量的情況下所設立的“實踐”學科。)相互傳導職能轉變產生了人的思維理念和處事的禍福過程,從這里解釋命運還是比較靠譜。 我們常常覺得的某人推衍命理很準確,那種情況如果不是偶合,就是先生運用了你個人的更多資料在辨證闡述。利用命理書籍上的固有條文推衍人生是一種胡亂的、沒有邏輯、沒有道理的聯(lián)系。而一些關于命理學就是講究辯證法的辯解恰恰是不懂辯證法的表現(xiàn):因為,辯證法雖然講究普遍聯(lián)系,但決不允許胡亂聯(lián)系。一種關于辨證命理的觀點是如此的無力——那就是,所有的宣稱辨證預測的觀點都不是所謂的“命理學”之學理所固有的,而是牽強附會的,因為,如果運用那些辨證的闡述,我們在拋開所謂的“命理學說”的羈絆的情況下,預測可能會更準確、更切合實際、更具有理性些。 更簡單的道理是:預測是有條件的,如果這些條件中也包含了出生的年月日時,那么,我們可以認為,年月日時四柱八字對人生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真正影響人生的是自然物質職能與人體物質職能相互傳導職能轉變和父母的遺傳基因與他所處的自然社會環(huán)境,以及后天的發(fā)展等條件,用歸納方可大致地、有限地“預測”人生的吉兇禍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