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樂眠日記(28):從埋兒奉母談如何孝

 快速賺錢筆記 2020-01-30

(根據孫偉醫(yī)生講課錄音整理)

上次課給大家講了講孩子的教育問題,尤其是談到了“孝”在教育中的重要的作用。講了以后,一個學員就提出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我覺得提的特別好,他說孫老師你講的孝很好,《二十四孝》上有個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就是講一個人把自己的兒子要埋了來孝順他的媽媽,叫“埋兒奉母”,大家聽過嗎?這是《二十四孝》上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什么呢?我們古代有個叫郭巨的人,家里邊比較窮,侍奉著老母親又生了一個兒子三歲了,因為家里比較窮沒有飯吃,但這個老母親又特別疼愛這個小孫子,很疼愛他,每次她的飯都給她的孫子留一點。郭巨看了以后就覺得老母親這個飯本來就少,還要分一部分給兒子吃,于是他就和他老婆商量,說:“兒子沒有了,我們還可以再生。老母親沒有了,那就沒有了。我們把兒子埋了吧,埋了以后節(jié)省的飯給老母親吃”。夫妻兩個就去挖坑準備埋兒子。結果呢,挖坑時挖出來了一箱黃金,箱子上面寫著黃金是專門給孝子郭巨的。有了這箱黃金,就不用埋兒了,一起侍奉老母親。這就是“埋兒奉母”,把兒子埋了侍奉老母親,這就是《二十四孝》上的一個故事。我們有學員就提出來,問我如何看待這個事情?那么大家聽了這個故事以后如何去分析這個事情呢?關于“埋兒奉母這”個事兒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你是怎么看的。以下給大家說一說我的分析。

首先分析的就是我們學習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看那些古書,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去學習的問題。要想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大家記住有這么以下幾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叫“依文不依人”,就是你要依這個文本身不要依誰在講。相同的經典,不同的人講出來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樣是一本《道德經》,大家知道歷史上存在非常多的注解的版本,甚至有好幾個皇帝都寫了《道德經注》,我們現在也有很多人寫這個“注”,《道德經注》不下五百本,五百個人都在注解道德經,那每人講的都不一樣,怎么辦呢?因此我們要“依文不依人”,你要依《道德經》的文字,不要去依這個注解的人。這是第一個原則。

第二個原則是“依義不依語”,你要去依這個文字背后的含義,而不是依這個文字本身。這個語句不重要,語句所要表達的含義是重要的,這叫“依義不依語”。這是兩個基本原則。我們現代人研究古典這些文化、這些書,往往就是依文依語但不依意。我們古人寫的這些書就好比一個手指頭一樣,它要干什么呢?就是指引你看那個月亮。我們比喻為“指月”。古人寫了那么多東西其實就是一根手指頭,告訴你月亮在哪里,你順著古人手指的那個方向看到月亮去。我們現在人呢就是只研究這個手指頭去了。這個文字怎么樣的優(yōu)美,怎么寫的。但這文字背后它想讓你干什么忘了。所以你用這種方式來學習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就走偏了,所以大家要看到文字背后的真正的含義是什么。其實“埋兒奉母”這個故事,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什么?它的含義在哪里?其實就是給你講這個孝的根本是什么,就是一個“安位”的原則,把位置安好了這才叫孝。大家看這個孝字怎么寫的?大家想想孝順的孝如何寫呀?這個孝上邊是一個“老”字,下邊是一個“子”字。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孝”字本身就告訴大家它的含義是什么,老人在上子女在下,講的是個安位的問題。所以“埋兒奉母”這個事兒講的是當你的父母和你的子女之間有了利益沖突的時候,你應該把父母放在天位、放上面去,把子女放在地位、放到下面去,這叫“天地各安其位”,這是“孝”本身所要傳達的意思,就是安位的原則,而不是讓你真的把孩子殺了去侍奉你的老母親去,這是這個故事真正的含義所在,不要理解偏了,說“孝”真是無情無義把親骨肉都給埋了。我們古人告訴我們一個成語,叫“得魚忘筌”,聽過這個成語嗎?筌是什么?就是一個竹字頭加一個全部的全,這是我們古代一個捕魚的工具,用它去抓魚的,如果說你用這個工具把魚給抓到了,你就不用再在乎這個筌了,叫“得魚忘筌”,也就是“得意忘言”。知道這個故事背后深層次的含義了就不用在乎這個故事本身了,明白這個意思了嗎?所以我們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定要去理解它的含義而不在乎它的形式,這是第一個層面的解釋。

那么第二個層面的解釋呢,我們從孝的這個角度來看郭巨這個人的行為,“埋兒奉母”是真的孝嗎?這要引起大家的思考。大家想一想這種方式孝敬父母可不可以?孝,有不同的層次,大概可以總結出來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叫“孝其身”,就是我們孝順父母的身體,照顧父母的衣食起居,給父母錢,給他們吃的、給他們穿的,這叫孝其身,這是第一個層次。第二個層次叫“孝其心”,就是讓父母開心,心情愉快,你看孝順孝順為什么要順呀,就是讓老人家心情愉快,這叫孝其心。第三個層次叫“孝其志”,這個志是志向的志,父母的志向一般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如果我們本身能夠成龍、成風、成才的話,本身就是孝父母的志。第四個層次的孝呢叫“孝其慧”,你能夠讓父母有智慧,什么叫智慧呀?就是有了解脫煩惱的能力這就叫智慧。如果你能夠帶領父母走向心性修行的道路,讓他們放下煩惱,了脫了生死,得到了真正的智慧,那是孝的最高境界。一個層次比一個層次高,但是難度更大一些。從“孝其身、孝其心、孝其志、孝其慧”四個層面,我們看看郭巨這個人的行為。他為了讓老母親多吃點飯,把兒子給埋了,他在“孝其身”呀。如果老母親聽說她的孫子被埋了,她會什么感覺呀?怎么想?肯定痛苦?。∷敲聪矚g這個小孫子,結果被埋了,她不痛苦嗎?與孝其身來比,孝其心更重要?。∑鋵嵗咸珱]有吃的,但看到孫子就高興,這不更好嗎?你覺得“孝其身”和“孝其心”哪個重要?當然要孝其心了,讓她開心就好嘛,所以郭巨就愚蠢,愚蠢到只知道孝其身而不知道孝其心。

如果是從孔子的角度來看,肯定是要批判郭巨的。為什么孔子還批判他,孔子一直推崇孝呀,你看郭巨很孝,為什么孔子還會罵他呢?《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其實是元朝人編的。和我們孔子當年那個“孝道”已經差的太遠了,都走樣了。所以我建議大家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書啊,漢朝以后的書不用看,要看就看漢朝以前的書,之后的基本上都存在一些文化斷層的問題。如果孔子看到這個故事,能把孔子給氣死!為什么會這么說呢?孔子當年教育他的學生曾參的故事,大家有沒有聽過?曾參是孔子的學生,特別孝順父母。但是曾參父親脾氣特別暴躁,動不動就打曾參,甚至往死里打。但曾參又是個大孝子,父親打他的時候動都不動,打死也不動,他以為他是孝順他父親呢。曾參請教孔子:老師啊,你看我父親那么打我,我都不還手,我也不躲,你看我夠不夠孝?孔子就說了兩個字“愚癡”!為什么說曾參愚癡呢?萬一父親把你打死了,這不是陷你父親于不義嗎?讓他成了殺人犯了嗎?“陷父不義,安有孝乎?”你讓父親陷于不仁、不義,你還談什么孝啊?你只是為了成全你自己的孝,就讓你父親背上了殺人犯的罪名,愚癡不愚癡?孔子給曾參的建議就是“小打則挨,大打則逃”嘛,如果父母親打你,小打小鬧不太疼,你就挨著,表示你的孝順。如果往死里打,趕緊逃跑啊。這就體現了孔子的中庸之道!什么叫中?就是不執(zhí)兩端靠中間!這叫中庸之道。你不孝順父母作為一個極端,你愚癡的孝又是另外一個極端。所以你要取中間,要靈活,這才是真正的孝呢。所以大家不要理解偏了。

對于郭巨埋兒奉母,我的看法是:“郭巨虛孝名,不分重和輕,愚孝取兒命,徒傷老母情”。郭巨虛有一個孝的名號,《二十四孝》標榜他為大孝子,但卻不分重和輕,愚蠢的孝順,差點取了他兒子的性命。如果把兒子活埋了,只會傷害老母親的感情,不是真正的孝順。

以上就是我對郭巨埋兒奉母的分析,供大家參考。今天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ü恼疲?/p>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